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2487 87
2009-11-08

有些经济学者被称为“论文印刷机”,他们的文如泉涌,非常人能及。但如果对一些高才者的作品进行系统阅读,可以发现,他们之所以高产,在于他们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他们的思维已经达到了“稀薄的抽象”,他们具备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可以达到一种深入的意境。因而,他们能够利用这种能力来对类似的问题作出“平行式”的分析,从而在其它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这可以看到,一些大家能够跨越学科的人为的界限,得到令长守于这个领域的学者惊奇且叹服的结论。

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对各种经济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一个核心的理念,这个理念在他们的研究中不断得到升华,构成他们“稀薄的抽象”的内核,有了这个内核,他们可以把一些看似不相关的问题联结起来,做出巧妙的结合。

这种高产,还源于他们对于经济学技术的娴熟把握,这种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使它的思想得以华丽地展现,另一方面,对不同问题的挖掘,使他们对这种技术的运用更具有艺术性,两者相互交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8 06:01:40
这些话总结得好!到达‘道’的境界的大家的确可以一通百通,甚至可以跨越学科和领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8 07:32:15
说到要害!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8 08:31:04
楼主的文字表达能力不俗,另外还有一个因素 就是勤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8 08:56:14
总结的好 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8 11:43:40
大师从来不高产,高产从来不大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