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403 21
2007-09-07

经济学界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对一个经济问题,10个经济学者至少有11种观点。原来,其中有一位经济学者刚刚提出一种观点,过了一会儿,他的看法又变了。这个笑话当然有些言过其实,但也并非空穴来风,它多少反映出人们对经济学者分析经济问题众说纷纭的印象。不少经济学者喜欢不断地预测,并找出一大堆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预测;预测不断地失灵之后,又能找出更多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预测失灵――总之是大千世界太过诡异,而非自己的理论不高明。经济学者看待问题的多样善变,使得其在人们的印象中远不如其他方面的专家学者那么严谨、客观。

  就举眼下的例子。经济是否过热、贸易顺差是好是坏、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房价究竟是高是低、股市高估还是低估,对这些重要而热门的经济问题,经济学界见仁见智、观点各异。问题不在于看法有分歧,而在于这个学者举出的经济过热的理由,转眼之间就被那个学者当作不过热的理由。每个人似乎都理据充分,就是不见谁去认真分析过热与否的标准。人们可以看到,即使非常明显的问题,在经济学者那里也会与常人有不同的解释,而他们的“专业观点”又往往各不相同、五花八门。

  那么,为什么经济学界看待问题的分歧普遍大于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至少从大众的感觉上经济问题总是众说纷纭、难有定论呢?这可能与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目前经济学者的社会地位有关。

  经济学是显学,经济学者所讨论的问题要么关乎国家大计,要么关乎百姓生活,住房价格、股市涨跌、物价指数等等,能有几人漠不关心?这就使经济学者总是处在话题的焦点和镁光灯下,其言论总是吸引眼球、撩拨人心。他们的态度变化、观点差异,也就更为人所瞩目。一个人甚至可能因听取了某个经济学者的观点而进行或退出了某项投资,结果损失惨重,但却不能去找那位学者包赔损失。此时,经济学者就不仅仅是引人注目,而是遭人愤恨和诟病了。相比较而言,很多其他学科的专家争论,尽管也是观点五花八门、言辞非常激烈,却可能不为一般大众所关注。

  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学是实证性的、可以检验的学科,但又是缺乏客观标准的学科。一项经济预测,很快就会被现实证明正确与否;一项分析和建议,也会在付诸实施后看到其效果。越是临近预测到期,就越容易看出其分析准确与否。于是,经济学者不得不经常调整自己的观点。这与那些非量化的、其正误难于检验的人文社会学科完全不同。然而,经济学又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客观标准,其结果经常是模糊的,是有许多假设前提的,这就为争论和诡辩留下了空间。比如,对于房价调控是否奏效,有人会说价格越涨越快,调控失效;但也有人说,假如没有调控,房价会比现在高得多。“假如”怎样,无法检验,所以只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此外,经济学的低门槛也是经济学界意见纷纭的原因之一。目前的所谓“经济学界”,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可以自由进出的农贸市场,是一个谁都可以说上几句、舶来几个术语就成为“经济学家”的领域。这种状况难免让人觉得经济学界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今,一些经济学者热衷于经济学的数学化,搞得高深莫测,据说原因之一就是要提高经济学的门槛,让一般人不能插嘴。但这会不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使经济学曲高和寡呢?不大好预测。

(北京大学教授 王跃生/人民网—人民日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9-7 12:17:00
以下是引用在2007-9-7 11:27:00的发言:…为什么经济学界看待问题的分歧普遍大于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至少从大众的感觉上经济问题总是众说纷纭、难有定论呢?这可能与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目前经济学者的社会地位有关…

其他学科(包括自然学科、数学、哲学)同样众说纷纭。也许,只不过,人们不太关心那些学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7 15:50:00
社会学科是关于人学科,而理工科类是关于静物的科学。对于静物我们可以渐进式地向其根本趋进,而对于人对于我们自己永远只能环绕运行,这种情况下背离感很强烈。基于以上观点,对于社会学科缺乏一个受控环境下的检验,自然会对于同样的事,按照同样的理由,却可以给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7 21:45:00
众说纷纭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搞一言堂罢黜百家是最原始的行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7 21:46:2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7 22:03:00

经济学的众说纷纭就像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这起码说明了现在的经济学界是繁荣,开放的

让他们去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7 23:15:00

坐在高堂之上,哪懂得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