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布的美国第三季度经济数据超出预期。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了3.5%,为连续4个季度下滑后的首次增长。
这一“久违”的增长似乎预示着美国经济已经走出衰退,步入复苏通道。但是,也有分析人士表示,还不能过早地对这一数据表示乐观。
摩根士丹利全球财富管理固定收益策略师弗纳甘指出,美国经济增长超出预期,说明美国已告别经济大衰退。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辉清认为,“3.5%的增长,真的是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在他看来,促使这一次超预期增长的因素主要是消费增长、进出口情况的好转以及逆差的不断减少。
当然,这一亮丽数据与美国政府投入的大规模经济刺激举措是分不开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新的数据显示美国已经走出经济衰退,这说明了美国的经济衰退已经结束,政府所采取的刺激经济政策也发挥了一定的效用。
“旧车换现金计划提振了汽车销售,刺激消费者支出,而且耐用品及服务业出货双双提升。”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分析师指出,预计增长将在未来两个季度内延续。
野村全球经济的专家团队认为,GDP数据带来的最大惊喜是库存数相比预期有了更大幅的下降。
当然美国经济还不能太乐观。借用奥巴马的一句话:“在经济全面恢复之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高辉清指出:“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次的增长还是属于技术性的反弹,是短期的波动。这远远不能说明美国经济衰退已经结束,从世界范围来看,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还将主要在底部震荡。”
多数经济学家指出,美国经济虽可能已复苏,但复苏的基础很不稳固。原因是,消费支出增长中大约有40%来自汽车销售,但是,随着汽车销售在第四季度回落,消费支出增速多半会放缓。
美财长盖特纳指出,美国经济虽好转,但失业率偏高,小型企业继续面对信贷紧缩的情况,这些现象说明衰退问题还“存在并且尖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戴维·舒尔曼这样形容美国经济:好比一个刚刚走出“重症病房”但仍需要关注的病人,仅从病情好转本身无法判断这是病人自身免疫力的作用还是外界刺激的功劳。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此前的报告,目前至少仍存在3个消极因素:失业率居高不下,并很可能突破10%的关口;消费虽有起色,但总体仍显疲软;信贷仍显紧缩,许多企业无法获得融资。每个因素都极大削弱了经济复苏的力度。
高辉清预计,四季度美国GDP将会有小幅回落,应该在3.3%左右。他认为,与欧美其它国家相比,“美国第三季度3.5%的增长实在有点太快了”。刺激政策的效果已经显现,但是从现实而言,政策的拉动还是一个短期的效果。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预计,今后几个季度内美国经济可能不会大幅增长,但他们同时也认为,不会出现双底型经济衰退。经济学家大多预计,今后美国经济增长率可能在2%~3%范围内,并且认为,库存调整有可能推动今后几个季度的经济增长。
经济似乎复苏了,那么在危机爆发时推出的大量经济刺激政策是否继续就成了首要问题。但是,如果现在就开始大举实施退出策略,在美国就业市场仍然非常低迷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还需要仔细思量。
高辉清指出,和中国一样,美国此次的增长还是一个政府政策的带动效应。“我预测至少到明年,才会讨论美国政府相关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市场人士会谨慎看待美国第三季度GDP数据,尽管近期公布的众多公司业绩表现出色,但美国失业率仍处于高位,消费者信心也仍在下滑,经济复苏之路仍很漫长。所以,刺激政策不会立即退出。
“未来几个月美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在于美国经济是否能有增长的内生力量、政府政策的持续性。”高辉清认为,还有来自市场的力量,热钱的情况值得关注。除此之外,更要警惕市场的投机行为。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教授艾兰·梅尔策指出,美国政府必须实行负责任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如果美国不能有效控制当前的赤字问题,美国经济将可能走向新的危机。
在高辉清看来,美国政府对经济的政策还会深刻影响世界经济的运行,对世界其它国家的物价也会造成影响,加上欧美国家对本国物价控制力度较弱,所以美国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也需要考虑来自世界其它国家的压力。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