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应该是谁的?
国内近几年很少再谈起社会主义的分配问题。虽然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可是大家似乎都在默认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而近几年来不公平的分配导致的野蛮的社会现状更让不少人人开始怀疑:这样的社会也叫社会主义? 其实社会主义的分配问题,和资产的归属问题才是导致这个局面产生的根本。国有企业到是谁的资产?是国家的?是获得实际掌控权的那批人的?这个问题让国内经济学家“头疼”了很多年,其实那批经济学家学的太多,糊涂了也没准。其实在大陆读书的都知道,国有企业又叫全民所有制企业,这个资产在一开始创建的时候就说的很明白:属于全国人民的! 明白了?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某个人,某个团体,而是全国人民。至于这个资产怎么具体管理是另外的问题,但是这个归属问题必须先定下来,后边的讨论才有意义。 既然属于全体人民,也就是作为国民的你我都有份,当然香港和澳门的同胞隶属资本主义制度,很遗憾,这个资产你们没有份了。在这个前提下,作为这些资产的产权拥有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收到应有的收益,所以国有企业的资产收益,应该无条件派分给每一个公民,这个分配在市场经济里大家一点都不会陌生,这个过程不会有问题吧?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分到过吗?没有,给谁了?给了国家,确切一点说:给了政府。那么现在很明朗了:这些年来,之所以政府越来越富裕,人民越来越贫穷,就是这个分配方法没有实现,本来应该分给人民的利益,没有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发挥,人民没有分享到改革的果实,问题都集中到这里了! 当然,我这个说法在经济学家眼里,有些粗俗,没有引用经典,也没有摆出数据,但是这个问题我觉得不需要讲那么多,都可以很明了。 所以,国有企业改革困境,就是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个国有企业是属于人民的,那不如私有化了吧!他们全自己看着办了,反正不是自己的,随便半卖半送了,他们完全忽略了所谓的国有,并不是国家政府的,而是全体人民的。也就是你的,我的,每一个人的,如果讲的入神一些:我们是原始股东,这些个国有企业是委托给政府管理的,政府充其量是个托管单位。他们没有经过原始股东的同意,就当自己家的在那里乱改,是不对的吧?所以说,产权所有人并没有缺位,我们在呢,全国人民都在看呢,就大睁眼睛说瞎话,当我们是空气啊? 这些东西我想了很久,第一次写到凤凰论坛这里,有些乱,但是道理大家一看就了。总结一下,很简单: 1.国有企业(即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不属于国家政府,而属于人民,实实在在的每一个公民 2.国有企业(即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收益,不属于国家政府(因为国家政府的收益是税收),而是属于人民,实实在在的每一个人。 这个问题明白了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就不要绕开全国人民在那里瞎鼓捣,而更重要的是:分配!我们的企业每一年的收益,是属于每一个公民的,政府必须原封不动的发到每个人手里,不用从政府的财政里划了,也不用给公务员涨工资了,那一笔钱,是属于我们的!!!!
其实长期以来,我们国家政府在对待国有企业的态度上都存在错位。但是,这个错位必须先认识清楚,然后才谈得上从错位的地方撤出。这个国有企业的资产是属于人民还是政府,根据我们的分析,已经很清楚,属于人民,但是政府在这里是个什么角色呢?托管。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应该是有她的独到之处的,这些个企业怎么管理,政府不需要亲自去管理,而是考虑一个制度出来,目的只有一个,让这些个企业自负盈亏,并且不断壮大,不断为广大人民(也即原始股东)创造更大的财富。 当然,在承认人民对国有企业股东地位的前提下去改革,还是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觉得起码有个方向和指导前提了,只要紧紧抓住这个前提,那么改革就是成功的。 想想吧,全体股东都得到应有的一份收益,对富人也许是小意思,但是对很多流利失所的人,起码会让他们的生活质量有些提高。这个不是恩惠,是马克思和毛泽东等社会主义创始人的本意,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注意,这个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是一回事,这个是资产收益,是本来就属于每一个人的财产。
怎样去实现呢?
对于怎么去实现国有资产“人民管理”的问题,我以前还真没有仔细想过,只是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是怎样的,没有想过怎么去实现。楼上的两位朋友提的问题让我不得不象个改革者一样去全面思考了,本来我呵呵 我仔细想过了,既然国有企业和政府最终要实现基本分离,那现在的国资委也不是方向,只是个过度。放眼国内的单位,既能代表人民又不属于政府的,完美的答案有且只有一个------各级人大代表! 这个单位起码在宪法上有着无可争议的发言权,又是起码在理论上绝对由代表人民利益的人组成,到这里,合法的所有人和管理者都弄清楚了:全体人民和人大代表。 怎么个管法呢?我又细分了一下,公有制主体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那么为了完全体现地区概念(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效率问题)和全国概念(共同富裕,使发展趋于最终目标),可以将全民所有的部分划归全国人大,集体所有的划归地方人大,资产所有者的权利由各级人大代为行使。也就是说,全国庞大的国有资产最终要归人大管理而不是政府,这些企业的税收照样交,但是除去税收的部分(如果盈利)到底是用于“人民股东”的分红还是用于企业扩大生产,代表人民说话的人大说了算。这个框架基本上应该是这个样子,我觉得只要这个框架制定得好,运行无误,国有资产不会成为无主之物,国有资产的运作也会越来越规范和优质化,因为有了利益的驱使,跟当年农民搞家庭联产一样,大家都会努力当自己的事情去做的(呵呵,实际上就是自己的) 也许有人觉得这个太浪漫主义,国家也会觉得难以接受,毕竟这些资产(说白了是钱)在政府手中掌控了将近半个世纪,但是国家性质决定这个国家就是人民的国家,这个社会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后大家一直感觉不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感觉不到“主人翁”的地位,反而处处象做仆人的感觉。 也许还有人担心人大不可能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一步一步来,比起通过人大产生的政府机构,人大更能代表人民,首先人大是人民选举产生,虽然不一定是直选,但是起码是第一级选举产生的,直接对人民负责,而政府是由人大表决和监督产生的,只对人大负责,对于人民来讲,隔了一级,效率就不如人大;其次,人大以前之所以依附于政府,就是因为没有利益权,说白了没有资金收入,没有政府财大气粗(在政治上,权力总是倾向于资本,一点也不含糊)。一旦人大将国有资产抓到手里,人大的独立性将得到空前的加强(政府日子更不好过了),而由于国有资产更具体地属于人民,人大选举的公正性将得到加强和提高,所以这个东西是水到渠成的。 那么现在国有资产的改革重点就集中在 政府怎样把企业交还给人大 的问题上了。想想让政府把这个优势的东西交还给人大,感觉还真的很难 ,中央政府都为难,更别说地方政府,所以各级人大应该主动去争取自己的优势。讨论到这里,大家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改革如果方向是前进的,就真的可以同时促进政治改革!经济决定政治,马克思说的的确非常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