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955 3
2007-11-02

2.危机的后果

    第二个问题,危机的后果。国内咱们这么说,现在看得很清楚,总归是有损失的人,谁买了债券谁损失,谁叫你买了人家的债券,人家还不上你就倒霉。但是国际上的后果也很严重。很明显的,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很多债券持有者受的损失肯定是很大的,因为美国的这些按揭贷款公司这边把银行的贷款买下来,那边发债券,这个债券被大量的国际金融机构当作好资产买,也不只是发展中国家买,国际上同样对美国存在一种崇拜,他照样买。买完了以后,现在人家公司倒闭了,你的债券怎么办?导致有名的巴黎银行手下三个基金受产生危机,为什么?肯定是这三个基金持有大量美国次级抵押债券。现在美国的这帮基金的持有人一看不行,我得赶快收回。结果把巴黎银行拖得几乎要倒闭。到什么程度?巴黎银行宣布,这三个基金不做业务了。既不让你申报,也不给你赎回。为什么?巴黎银行,你赎回,它背后的投资基金得往里送钱,避免基金倒闭。最后一直到中央银行出来给你注钱,以防倒闭。可能就是昨天还是前天,这两天巴黎银行才宣布恢复赎回。很简单,就是这个恐慌过去了。恐慌过去了不等于你的亏损就没了,说简单了,大家一窝蜂跑去赎回可能过去了,巴黎银行,澳大利亚最大的什么投资银行,下边几个大基金,德国的什么银行,等等,都进去了。所以导致他们每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都发生过危机,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有这样重大的金融机构陷在里头,都导致动荡,都导致这种赎回,抛掉股票等等。总之一句话,恐慌,导致了中央银行注资。起码先把恐慌接过去。我回头讲一个随便的话,这个道理我十年前就想通了,十年前很多人就说中国的银行坏账非常厉害,坏账是百分之多少,我说百分之多少我都相信,60%我也相信。但是你说中国银行非完蛋不可,我说完不了。很简单,其实理论家都承认,中央银行做最后贷款者,大家一窝蜂地提钱,我的钱已经亏了,坏账收不回来,怎么办?中央银行来贷款,肯定救过来,全救过来。但为什么很多国家最后还发生金融危机呢?大家知道很多金融危机,第一个是政府政策指导失误,典型的是美国人,30年代大萧条的时候,越是紧,大家越到银行提款,美联储越收缩信贷,不是给你发贷款,还收回,那不是雪上加霜吗?

    如果大家都来提外汇,比方说现在开放资本市场,你们有美元存到中国的银行,然后来提美元,那问题大了。因为美元不是中国的中央银行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你们国家总共那点美元,等到你们把外汇储备都提完了,还有人手里握着外汇存款单,这个外汇叫你们弄掉了,借给谁不还了,没办法了。其实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一个是外汇,外汇要顶住,中央银行可以赖账,我不让你提了。我在中国流动人民币,你提美元,巴黎银行可以赖账,先不赎回,现在不给你提,等什么时候有美元了再给你提,就这样的。但这样做,就怕什么?你这个国家如果有贸易逆差,要进口大量的东西,老百姓说好你这样弄,下回我有钱也不往国内存了,都弄外国去。本来为什么存?我将来肯定能拿回来,国家为什么吸收你的存钱?你把你的钱拿出去进口东西。实际最大问题是在贸易逆差。如果有贸易逆差的话,大家都不存钱,完了逆差那一块儿,你这个政府一旦赖账,世界上也没有人敢给你借钱。很简单,我存给你钱,自己老百姓存的款都不给,我借给你钱,肯定是赖账的政府,我不借给你。那你贸易逆差拿什么堵?贸易逆差是什么意思?进口比出口的大。总得有钱,外汇来的多。实际上要明白这个的人就都知道社会主义国家怎么倒下的。

    再讲第二个问题,国际后果。欧洲和日本的债券持有者损失很大。原因是他们的大量资金流进美国,就是购买美国债券。关键是在这一点上,我历次讲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也是最大的资金流入国。一年全世界向美国流入的资金,能够占美国GDP的6%、7%,这个格局,已经维持了十年,导致美国的净外债,(美国人欠外国人的减去外国人欠美国人的)。这个净外债现在有各种数字,有的说占美国GDP的35%,有的说是50%。假设每年流入的基金占GDP6%,美国经济每年增长3%的话,你会知道,35%、50%没多大差别。因为现在是35%,三年以后就是50%了。美国现在是急剧地从国际输入资金,所以我就在想美国在剥削全世界。两条路,第一条,美元本身是世界货币,就像任何国家的政府,印了钱以后你们都会要,政府就用印的钱买你的东西,政府就白拿东西了。美国就这样,印了美元买你们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进口了。第二条就是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上出发,从国际上吸收对美国的大量投资。这么大的资本市场上流进美国的资金量,他是怎么流的,你得给我讲个具体的。现在这件事给我回答一个很大问题,怎么流进去的,次级抵押贷款,起码是一个渠道。还有什么呢?比如我们中国最近外汇管理基金去买美国的黑石股票,你是不是把资金流那儿去了。很多渠道,你去买美国企业的股权,你去给美国的消费者发信贷。实际上美国的消费信贷是你发的,不是银行发的。你想银行发完以后倒几手,但到最后是谁发的,是谁买的债券谁发的。就这样,资金流进了美国。

    我们现在讲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按照资本主义的逻辑,按照私有制的逻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合同上签了字,说是你要连本带利还给我多少,你就必须到时候还给我多少。如果你能做到这个,咱们也没什么话说,起码人家美国是首尾一贯地坚持资本主义原则。现在的问题是这次次级贷款你们看到了什么?人家赖账啊,你能把他怎么样?赖了就赖了,谁买了那个债券还不上你就得认倒霉,就叫人骗了一回。我敢保证,美国人肯定也说,我下回保证不再出这样的事,我一定不让他骗,我才不信,他下回还照骗。为什么?很简单,西方人也都知道,这回政府注资,这帮搞金融的也知道,不管我做多滥的东西,只要我现在挣了钱,将来我的公司倒闭政府还来救我,只要政府这么救,下回照骗。

    你现在就明白了美国是如何剥削全世界的,现在说美国经济好,美国人消费,美国人买房子,最起码是卖房子的人是拿了钱了,人家是真正拿了钱了,人家高消费了。所以给大家重点讲的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解答了,美国是怎么在剥削全世界的,它存在哪些渠道,而且是确确实实的剥削。我的老师昨天给我打电话,美国的资本主义你得承认变了,和早期不一样了,其实他就讲这套衍生产品。亚当·斯密强调什么?资本主义是储蓄的资本主义。富兰克林有名的一句话,你要是能找到花钱比挣钱少的办法,你就是找到致富的窍门。美国的国父们立国的信条是你一定要学会花的钱比挣的钱少,美国现在是什么?花的钱比挣的钱多。总体统计数字,美国的家庭已经没有储蓄,所有的收入都花掉,挣多少钱花多少钱。所以美国资本主义确实变了,不是亚当·斯密那时候。现在是变着法花的钱比挣的钱多。其实很多年轻人都知道,很多人都讲美国制度好,没有钱可以用信用卡,先花着再说。可是问题是你现在买的房子,拿了谁的钱,最后赖的账是外国人的钱,拿我们的钱买完了不还我们。这个就是美国资本主义。

3.祸根

    第三个问题涉及重大的理论,就是祸根。祸根是美联储反萧条的猛烈降息政策。这次危机出来,美联储来救市,来注入资金。中央银行注入资金就意味着要降低利息率,而且一般的后果确实是降低利息率。而这次的争论,危机在扩散的过程中,美国电视台上有名的一个大嘴,说伯南克根本不懂金融,现在必须赶快降息,他要搞垮美国经济的。其实很明白,咱们公正地讲,他讲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明摆着他就是替那些资金链要断了的人说话。这里头的关系我们应该是清楚的,就是说政府注入资金就要降息,降息本来是经济要面临萧条危机的时候,为了扩大需求,需要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其实美国干过很多次。正好是20年前,1987年的时候美国发生了股灾,几天之内,股市一下子降低20%,那次很多人认为29年大萧条就是从股债开始的,华尔街崩溃了,美国这回要来大萧条了,但是结果没萧条。其实很简单,格林斯潘坚决地注入资金,而且坚决出来表态:我们美联储一定要保证金融市场稳定,不让银行垮掉。这一手玩够了以后,格林斯潘就老了,其实格林斯潘也就这么两手,这手是提高利息率,抽回资金;要萧条了,产品卖不出去了,失业可能要增大了,我就降低利息率,注入资金。我这不是吹,2001年,就是9.11之后,我打电话跟余永定说,肯定现在美国股市崩溃,2001年又有个股灾,科技泡沫,网络上有新经济破灭,经济处在危险中。再加上9.11,我说它肯定要降息,而且它就是降息,也不能马上把股市救活。因为现在明摆着的是整个股市到头了。我看着股市降了,我降利息。降利息以后,股市可能降得缓一点,但是它还在降。其实格林斯潘并不是故意救股市,整个经济陷入一个衰退。那么我再降息,一直降到整个经济走出衰谷,多次降。我说那肯定今后就是这样了。看着股市降还得降息,降了息股市还得降,这就是咱们说的有名的降息周期。

    2001年美国真实地面临着一次衰退,就是互联网泡沫破灭,这个破灭的情况下,美国经济明显地出现衰退,而且已经正式承认是一次衰退,但这次衰退非常轻微。说老实话,最初的时候我们所长曾经问我你怎么看这次衰退,我说这次衰退不那么容易过去。表面上看这次危机很容易过去,是美国历次衰退中最轻的一次衰退,但是我坚持我的观点。我就说很简单,因为格林斯潘一贯在实行过渡扩张的货币政策,他整个政策倾向是过渡扩张。但是这个过渡扩张在过去的情况下就会引起通货膨胀,但是格林斯潘的过渡扩张没引起通货膨胀,所以很多人说格林斯潘非常成功,他不管升息降息,而且人家是一贯过渡扩张,但是没引起通货膨胀。没有引起通货膨胀的话,就业又多,为什么不搞?那就应该搞,搞得很好。实际上不是。

    这些年增加了一个问题,过渡扩张没搞成通货膨胀,实际上我上次6月几号给大家做的报告就是回答这个,为什么?过去,你注意这个过渡扩张主要标志是什么,美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而且占GDP的百分比也越来越高,这是典型。现在的这次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就是我说的那句话,那次危机没有过去,我现在还回头翻那句话,我说这次危机不那么容易过去,因为那次危机一直维持到现在。最近格林斯潘对外国记者讲了,他说说“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一些有害的事情,虽然当时不知道后果会如何,我们清楚信贷市场是不应该这样的”,格林斯潘是在公司里做出来的,按照美国金融资本主义的理念,金融市场不应该是这样的。但是我在做这样的事情,我在降息,为什么?当然不是他捣乱,是他要救当时的整个经济。现在大家都已经公认了,这次次级贷款危机根源在于急剧降息。

    为什么不应该这样?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降低利息会扩大对住房的需求,特别是对住房贷款的需求,而且一般来说,如果它降得很厉害的话,住房的价格可能上升。美国从2000年之后经历了一个非常大的房地产业的繁荣,房价上升,房地产业的投资增加。格林斯潘的目的就是这样,最终是为了搞房地产投资,一有房地产投资,经济就不衰退。其实宏观经济学学得好的人都知道,就是说房地产市场对利息率是高度敏感,西方经济学公认的,降低利息率受益最大的就是房地产业,房地产投资会增加。为什么?美联储为了反萧条,搞了一个猛烈的降息政策,他在金融上为扩大信贷性的消费和信贷性的投资创造条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使买房更加有利,最典型的例子中国都有,利息低到一定程度,很多人完全借钱买房子,然后再把房子租出去,都会挣钱的。这是国外公认的,利息率低的时候完全是买房子租出去,就是挣钱,所以这是肯定的。这种急剧降息导致一般人借钱买房子非常有利,大家都借钱买房子。

    同时,人们有借钱买房子的动力,借钱买房子的动力一多,需求就增大,房价肯定上涨。当然有一个好处,盖房子的非常有利,所以美国就是在2001年之后,经济恢复很快,房地产起了重大作用。降低利息肯定能增加房子的需求,然后房地产业很旺,房价往上升,而且房地产投资就来了。这是一条,造成什么后果?一个是房价高,第二个是借钱多。

    第二个,增强了消费信贷借款者的还贷能力。你简单算一算,如果买80万的房子,一年4%的利息的话,我是承担不了的。即便我签了约,把这个房子买下来了,我将来还不了贷,可是你利息率一低,经济学家其实能算一个账,利息率低一个点那不是一个点,因为你这是20年,低一个点,还贷的压力减少很多了。所以说你要是降到1%的话,我还是肯定还得起,我也不会赖帐。

    第三个,还降低了发放贷款者,包括银行的资金成本。你想银行就是他发这个贷款,我从消费信贷上一年只挣到4%的利息,很多银行都能算清楚,月供多少。如果现在银行利息率都是4%的,甚至比4%还高的话,这个消费信贷是不能发的,资金成本太高了。有的资本不如存到别的银行去。而现在降到1%了,那没事,这中间有利差的。说白了,那些按揭公司,搞抵押贷款的按揭公司挣什么钱,就是这个钱。资金成本很低,1%的利息,然后我贷的房子一年4%,中间赚3%。你想银行贷了3%,银行挣一块手续费,4%,我可能挣3%。当然还有一大块。所以我就看,这就是他们挣钱的来源,就是这三条。但这三条前提都是一个,利息率降低,暴降,从6%、7%降到1%。这样的暴降就是当时格林斯潘说的话,其实他是一个老江湖,他一直是做金融公司的,肯定明白这种暴降害处是极大的。这样暴降肯定是有暴利的,所以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立刻暴涨起来,就是本来大家对那些信誉不好的人,还贷能力不足的人,银行是不想贷给他的,因为怕你不还钱。利息率暴降以后,三条一上来,我现在相信他还得起了,也能借了,资金算一算,利还挺大的,那就要干了。干了以后银行还狡猾,如果有风险怎么办,卖出去。那些小公司可不怕,干了一年挣一年。这中间的利差两三个。这个情况下,再做一个评级,包装着往外卖。最初买债券的人不怀疑它,因为什么?因为确实消费者还得起,那也没有坏账。咱们说第二条,刚才跟你们讲了,可以算账,还得起,整个形势都很好。格林斯潘目的达到了,把经济拉起来了,但是问题留下来了,对美国经济来说,这1%的利息率就是低利率,过渡扩张了。

    当时按揭贷款热到什么程度?美国有的报纸上形容,银行雇了一些公司在街上拉人。纽约大街上,你要贷款买房子吗,我可以给你马上弄。关键是现在的条件,一般人都履行这个条件。现在揭露大量的事,中国的银行也是,你要审查资质,这个人的还贷能力、信誉程度。银行到那么热闹的时候也是到这个程度了,业务量太大了,他们也放心,也不审查了,现在都有纪录,华尔街的报纸上很形象地写当时的情况,审查也不很审查了。所以格林斯潘到底是一个老江湖,他当时其实心里清楚。现在说老实话,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一些有害的事,但是这个话的意思,确实当时不知道具体有害在哪儿。这么急剧地降息,以那些年的经验就知道了,这恐怕在很多地方会产生害处。就是在资金这么宽松的情况下,拉着你贷款的情况下,什么审查都没有了,肯定发出去了滥贷款,将来回不来。什么时候回不来呢?就是倒头来升息的时候。2005年之后,美国经济繁荣了,繁荣了以后,通货膨胀的压力来了,在这个情况下,美联储开始提高利息。一提高利息,我刚刚讲的这三个作用全倒过来了。

    第二个,关键是消费信贷借贷者还贷能力不行了。举个例子,一个人买80万的房子,一年4%的利息他的收入是还不上的,但是利息降到1%,他可能完全还上了。这是从还贷能力上讲的,这个人可能他信誉也不好,就是说这个人是比较爱赖账的人,你算到次优里了,过去就有前科。但是没问题,现在贷给你了。因为一看你的收入确实没问题。可是你知道,说你还贷没问题是按照1%的利息率。现在涨到4%了,美国问题恰恰在这儿,次级贷款全是浮动利息率,就是现在利息率多高,你还的月供就是按利息率算的。利息率一高了,你的月供水涨船高,本来一个有还贷能力的人,现在变成没还贷能力的人了。于是这个危机是从这儿开始的,听明白没有,关键是从这个地方起来的人。他本来信誉就不怎么样,就是一种爱赖账的人,他的收入,你低利息率的时候他还月供还得起,利息率一高,水涨船高,月供上去他就还不起了。然后房地产公司收回房子,但是收回房子,房子价格已经掉了,当时给你发的贷款是按照80万发的,现在这个房子掉到60万了。

    银行方面也不行了,我们说你降低利息率是降低了发贷款的资金成本,提高利息率,他的资金成本上去了,他也没什么空间,必须提高你的月供,因为我的成本上去了。银行还不要紧,最主要这中间搞热闹是谁呢?就是按揭贷款公司,这些按揭贷款公司很可能就是刚把一批房贷买下来,突然提高了利息率。提高利息率,我发行的债券,原来以为发行债券能发80万,现在只能发60万。因为你必须按比较高的利息率来计算我的收入。就因为利息率上升了,结果我这边借了80万的流动资金贷款,发的债券全卖出去还少20万,公司马上陷入了流动性危机。这个就是整个这件事的开始。

    简单地说,格林斯潘为了逃脱2001年的这次萧条,来了急剧的降低利息率,制造了房地产的一次繁荣,但这个繁荣很大程度是一个泡沫。泡沫表现在哪儿?你一旦将来觉得经济有点过热的危险,提高利息率,而且是比较快地速度大幅度地提高,现在就是1%的利息率提高到5%,房地产泡沫立刻破灭。现在整个金融市场陷入危机,陷入危机,如果你不救,又可能发生30年代大萧条式的恐慌,又得救。那怎么办?伯南克还得降息,终于又在市场的压力下降息。这篇文章反复地讲,伯南克反复强调我们现在关注的是通货膨胀危险,如果有通货膨胀危险的话,我要提高利息率。可是现在人家不让你关注通货膨胀危险了,人家说金融市场又垮了,你再注入资金不降低利息率,整个大萧条来了。现在没法关注通货膨胀了,美联储处在两难里了,他没法反通货膨胀了,必须降息,必须注入资金。我刚才跟大家讲了,要降息的话,可能又有很多赖账的人说还得起了,确实有助于挽救现在的房地产业按揭贷款公司的危险。

    我当年就说格林斯潘的危机不是那么容易过去的,2001年,之所以当时糊弄过去了,是你弄一个稀泥和了,把这个矛盾压下去了。压到现在,终于坏的露出来了,所以我就说,实际上2001年美国那次萧条没有过去,现在的危机是那一次萧条的延续。而且这一次涉及到最后的问题,大家问这次会不会过去,我不敢做绝对的回答,他可能还会过去。但是肯定美国今后政策上能走的,就是选择的余地是越来越小了,两个夹缝夹着,这边通货膨胀,这边出坏账。这次房地产的滥账,这次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是你上一次大幅度降息降出来的,你这次又在搞降息,为了救这个市场,不定又在哪儿造出问题来。而且就我说的,现在降息确实能缓解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因为刚才说的几个原因都需要降息,降息就能救过来。可是你就是把老问题压下来了,你敢保证永远不升息吗?这就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的美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你永远不升息吗?如果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就按他们的货币政策,必须升息,升息了这些坏账怎么办? 

    我现在就敢说这个,看来我没说错。确实格林斯潘实行了一个高明的政策,每次危机来了,他都用货币来拯救。可是根上的问题一点没解决,所以只不过是把那个危机表面上铺平了,大家好好地想想我刚才讲的次级抵押贷款这一套就知道了,你肯定又种下一个更大的祸根,这个祸根到底能拖到什么时候,不知道。这就是我现在在研究的,现在国际金融的格局,美国不断地从外边借资金,到底能玩到什么时候? 

    现在回头说一个我一直不相信的东西,90年代,包括西方的媒体讲格林斯潘创造了奇迹,我们中国媒体也讲格林斯潘创造了奇迹。我说老实话,那时候就坚持说是一个泡沫,因为我经常说美国的经济是一个泡沫,2002年我在凤凰卫视做了一次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报告,本来和美国没有什么关系,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后来阿忆在网上看评论,有一个人的话我现在都记得,说你这个小子,我一查你的底子,你跟阮次山有的一拼,你们俩一天到晚就知道骂美国。我当时回答说,骂美国怎么了,我讲的都是事实,我就简单告诉你一句话,谁不听我的话谁倒霉。你的资金往美国流,你得小心点,我当时就那么说。你认为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好你买去,你们都去支援美国建设去吧。我告诉你美国的资产是有风险的。我这个人反美国,但是在经济上还是很理性的,我讲的都是事实。

    实事求是地讲,现在我不是在搞反美宣传,格林斯潘的奇迹是一个泡沫,这是第一个。美国确实搞了比较高明的战略,但是这次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表现得很清楚,很大程度上是圈钱战,特别是我刚才跟你说的,怎么打包把最坏的那批卖给第三世界,那都是商量好的战略,就是圈钱。有人认为美国的实体经济非常强有力,其实美国的实体经济并不强有力,在哪儿?第一个,大家都很清楚,美国整个经济的增长率,到现在平均也就是百分之三点几,我们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年8%、9%没问题,我的增长比你高的多。

    最关键的是我们讲结构,美国3%的增长里头是什么呢?美国的制造业增长率比3%低的多,我不用查数字,你看得很清楚。因为我们大家都讲一个规律,美国的第三产业越来越大,那当然了,第二产业占经济的比例越来越低,意味着第二产业的增长率比3%的还要低。很多人认为这是美国经济现代化的表现,伟大的表现,强有力的表现?不是,咱们得两面说,一方面第三产业比例大,是美国经济有利。另一方面,就是美国经济衰落的表现,列宁讲的话是腐朽、没落。为什么?很简单,第三产业都是什么?美国第三产业主要不是卖淫、嫖娼,人家那一个是违法,再一个美国并没有。他的第三产业很大一块是金融产业,而且金融的比例越来越高。美国赚最多钱的人是在金融,说美国第三产业强是美国强的表现,哪一点可以承认?就是美国的第三产业很大一块是搞研发的,搞科研的。大学里搞科研的,那个都算GDP,算在第三产业。高科技这块是对第三产业有贡献的,这块可以说是美国强。但是金融这一块儿,我告诉你,金融这一块的创造产值怎么创造的,就是干这个玩意儿创造的,你把次级贷款倒腾出去,GDP就是按照增加值算的,一个企业买进那么多材料,卖出那么多产品,中间的差额,包括员工的工资都叫增加值。你说金融业的增加值怎么算,那就是你倒腾出来的,你挣的钱就算是。美国的第三产业是金融这帮人倒腾出来的,这个倒腾越来越大,第一个表现是什么?就像列宁说的,美国越来越剥削。第二个,剥削什么?剥削的是全世界,是从外边借钱的时候中间再倒一回手,剥削这个,两头剥削。你从外面借了钱中间都得经过美国金融机构洗一次,那就得有一份增加值,而且是收入最高的。借钱还能发财,这就是美国的秘密,要说美国可怕确实是可怕的,从全世界借钱,他还能从这里发财。GDP都做得大,收入又搞得高,那就是金融。他纯粹是剥削,而且是靠骗的。是说我美国的东西,美国的消费信贷,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是挣钱的,你们来买我的债券,我来推销债券,推销债券的公司肯定是赚钱的,中间有增加值,算第三产业的一部分,是在中间收一部分手续费。

    我把外国资金引进来还可以挣一笔,就是第三产业。这样的经济能叫强吗?从外国倒腾钱来,在中间收一把手续费。我不知道你们的观点,我认为这样的经济绝对不叫强, (未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3 12:45:00

其实,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目前中国的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开放,对国际资本的流入以及流出的控制还有体制上的约束,这一点从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持续走高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7 09:11:00
文章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7 10:53:00
以下是引用liubgood在2007-11-2 16:35:00的发言:

2.危机的后果

    第二个问题,危机的后果。国内咱们这么说,现在看得很清楚,总归是有损失的人,谁买了债券谁损失,谁叫你买了人家的债券,人家还不上你就倒霉。但是国际上的后果也很严重。很明显的,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很多债券持有者受的损失肯定是很大的,因为美国的这些按揭贷款公司这边把银行的贷款买下来,那边发债券,这个债券被大量的国际金融机构当作好资产买,也不只是发展中国家买,国际上同样对美国存在一种崇拜,他照样买。买完了以后,现在人家公司倒闭了,你的债券怎么办?导致有名的巴黎银行手下三个基金受产生危机,为什么?肯定是这三个基金持有大量美国次级抵押债券。现在美国的这帮基金的持有人一看不行,我得赶快收回。结果把巴黎银行拖得几乎要倒闭。到什么程度?巴黎银行宣布,这三个基金不做业务了。既不让你申报,也不给你赎回。为什么?巴黎银行,你赎回,它背后的投资基金得往里送钱,避免基金倒闭。最后一直到中央银行出来给你注钱,以防倒闭。可能就是昨天还是前天,这两天巴黎银行才宣布恢复赎回。很简单,就是这个恐慌过去了。恐慌过去了不等于你的亏损就没了,说简单了,大家一窝蜂跑去赎回可能过去了,巴黎银行,澳大利亚最大的什么投资银行,下边几个大基金,德国的什么银行,等等,都进去了。所以导致他们每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都发生过危机,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有这样重大的金融机构陷在里头,都导致动荡,都导致这种赎回,抛掉股票等等。总之一句话,恐慌,导致了中央银行注资。起码先把恐慌接过去。我回头讲一个随便的话,这个道理我十年前就想通了,十年前很多人就说中国的银行坏账非常厉害,坏账是百分之多少,我说百分之多少我都相信,60%我也相信。但是你说中国银行非完蛋不可,我说完不了。很简单,其实理论家都承认,中央银行做最后贷款者,大家一窝蜂地提钱,我的钱已经亏了,坏账收不回来,怎么办?中央银行来贷款,肯定救过来,全救过来。但为什么很多国家最后还发生金融危机呢?大家知道很多金融危机,第一个是政府政策指导失误,典型的是美国人,30年代大萧条的时候,越是紧,大家越到银行提款,美联储越收缩信贷,不是给你发贷款,还收回,那不是雪上加霜吗?

    如果大家都来提外汇,比方说现在开放资本市场,你们有美元存到中国的银行,然后来提美元,那问题大了。因为美元不是中国的中央银行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你们国家总共那点美元,等到你们把外汇储备都提完了,还有人手里握着外汇存款单,这个外汇叫你们弄掉了,借给谁不还了,没办法了。其实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一个是外汇,外汇要顶住,中央银行可以赖账,我不让你提了。我在中国流动人民币,你提美元,巴黎银行可以赖账,先不赎回,现在不给你提,等什么时候有美元了再给你提,就这样的。但这样做,就怕什么?你这个国家如果有贸易逆差,要进口大量的东西,老百姓说好你这样弄,下回我有钱也不往国内存了,都弄外国去。本来为什么存?我将来肯定能拿回来,国家为什么吸收你的存钱?你把你的钱拿出去进口东西。实际最大问题是在贸易逆差。如果有贸易逆差的话,大家都不存钱,完了逆差那一块儿,你这个政府一旦赖账,世界上也没有人敢给你借钱。很简单,我存给你钱,自己老百姓存的款都不给,我借给你钱,肯定是赖账的政府,我不借给你。那你贸易逆差拿什么堵?贸易逆差是什么意思?进口比出口的大。总得有钱,外汇来的多。实际上要明白这个的人就都知道社会主义国家怎么倒下的。

    再讲第二个问题,国际后果。欧洲和日本的债券持有者损失很大。原因是他们的大量资金流进美国,就是购买美国债券。关键是在这一点上,我历次讲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也是最大的资金流入国。一年全世界向美国流入的资金,能够占美国GDP的6%、7%,这个格局,已经维持了十年,导致美国的净外债,(美国人欠外国人的减去外国人欠美国人的)。这个净外债现在有各种数字,有的说占美国GDP的35%,有的说是50%。假设每年流入的基金占GDP6%,美国经济每年增长3%的话,你会知道,35%、50%没多大差别。因为现在是35%,三年以后就是50%了。美国现在是急剧地从国际输入资金,所以我就在想美国在剥削全世界。两条路,第一条,美元本身是世界货币,就像任何国家的政府,印了钱以后你们都会要,政府就用印的钱买你的东西,政府就白拿东西了。美国就这样,印了美元买你们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进口了。第二条就是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上出发,从国际上吸收对美国的大量投资。这么大的资本市场上流进美国的资金量,他是怎么流的,你得给我讲个具体的。现在这件事给我回答一个很大问题,怎么流进去的,次级抵押贷款,起码是一个渠道。还有什么呢?比如我们中国最近外汇管理基金去买美国的黑石股票,你是不是把资金流那儿去了。很多渠道,你去买美国企业的股权,你去给美国的消费者发信贷。实际上美国的消费信贷是你发的,不是银行发的。你想银行发完以后倒几手,但到最后是谁发的,是谁买的债券谁发的。就这样,资金流进了美国。

    我们现在讲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按照资本主义的逻辑,按照私有制的逻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合同上签了字,说是你要连本带利还给我多少,你就必须到时候还给我多少。如果你能做到这个,咱们也没什么话说,起码人家美国是首尾一贯地坚持资本主义原则。现在的问题是这次次级贷款你们看到了什么?人家赖账啊,你能把他怎么样?赖了就赖了,谁买了那个债券还不上你就得认倒霉,就叫人骗了一回。我敢保证,美国人肯定也说,我下回保证不再出这样的事,我一定不让他骗,我才不信,他下回还照骗。为什么?很简单,西方人也都知道,这回政府注资,这帮搞金融的也知道,不管我做多滥的东西,只要我现在挣了钱,将来我的公司倒闭政府还来救我,只要政府这么救,下回照骗。

    你现在就明白了美国是如何剥削全世界的,现在说美国经济好,美国人消费,美国人买房子,最起码是卖房子的人是拿了钱了,人家是真正拿了钱了,人家高消费了。所以给大家重点讲的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解答了,美国是怎么在剥削全世界的,它存在哪些渠道,而且是确确实实的剥削。我的老师昨天给我打电话,美国的资本主义你得承认变了,和早期不一样了,其实他就讲这套衍生产品。亚当·斯密强调什么?资本主义是储蓄的资本主义。富兰克林有名的一句话,你要是能找到花钱比挣钱少的办法,你就是找到致富的窍门。美国的国父们立国的信条是你一定要学会花的钱比挣的钱少,美国现在是什么?花的钱比挣的钱多。总体统计数字,美国的家庭已经没有储蓄,所有的收入都花掉,挣多少钱花多少钱。所以美国资本主义确实变了,不是亚当·斯密那时候。现在是变着法花的钱比挣的钱多。其实很多年轻人都知道,很多人都讲美国制度好,没有钱可以用信用卡,先花着再说。可是问题是你现在买的房子,拿了谁的钱,最后赖的账是外国人的钱,拿我们的钱买完了不还我们。这个就是美国资本主义。

3.祸根

    第三个问题涉及重大的理论,就是祸根。祸根是美联储反萧条的猛烈降息政策。这次危机出来,美联储来救市,来注入资金。中央银行注入资金就意味着要降低利息率,而且一般的后果确实是降低利息率。而这次的争论,危机在扩散的过程中,美国电视台上有名的一个大嘴,说伯南克根本不懂金融,现在必须赶快降息,他要搞垮美国经济的。其实很明白,咱们公正地讲,他讲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明摆着他就是替那些资金链要断了的人说话。这里头的关系我们应该是清楚的,就是说政府注入资金就要降息,降息本来是经济要面临萧条危机的时候,为了扩大需求,需要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其实美国干过很多次。正好是20年前,1987年的时候美国发生了股灾,几天之内,股市一下子降低20%,那次很多人认为29年大萧条就是从股债开始的,华尔街崩溃了,美国这回要来大萧条了,但是结果没萧条。其实很简单,格林斯潘坚决地注入资金,而且坚决出来表态:我们美联储一定要保证金融市场稳定,不让银行垮掉。这一手玩够了以后,格林斯潘就老了,其实格林斯潘也就这么两手,这手是提高利息率,抽回资金;要萧条了,产品卖不出去了,失业可能要增大了,我就降低利息率,注入资金。我这不是吹,2001年,就是9.11之后,我打电话跟余永定说,肯定现在美国股市崩溃,2001年又有个股灾,科技泡沫,网络上有新经济破灭,经济处在危险中。再加上9.11,我说它肯定要降息,而且它就是降息,也不能马上把股市救活。因为现在明摆着的是整个股市到头了。我看着股市降了,我降利息。降利息以后,股市可能降得缓一点,但是它还在降。其实格林斯潘并不是故意救股市,整个经济陷入一个衰退。那么我再降息,一直降到整个经济走出衰谷,多次降。我说那肯定今后就是这样了。看着股市降还得降息,降了息股市还得降,这就是咱们说的有名的降息周期。

    2001年美国真实地面临着一次衰退,就是互联网泡沫破灭,这个破灭的情况下,美国经济明显地出现衰退,而且已经正式承认是一次衰退,但这次衰退非常轻微。说老实话,最初的时候我们所长曾经问我你怎么看这次衰退,我说这次衰退不那么容易过去。表面上看这次危机很容易过去,是美国历次衰退中最轻的一次衰退,但是我坚持我的观点。我就说很简单,因为格林斯潘一贯在实行过渡扩张的货币政策,他整个政策倾向是过渡扩张。但是这个过渡扩张在过去的情况下就会引起通货膨胀,但是格林斯潘的过渡扩张没引起通货膨胀,所以很多人说格林斯潘非常成功,他不管升息降息,而且人家是一贯过渡扩张,但是没引起通货膨胀。没有引起通货膨胀的话,就业又多,为什么不搞?那就应该搞,搞得很好。实际上不是。

    这些年增加了一个问题,过渡扩张没搞成通货膨胀,实际上我上次6月几号给大家做的报告就是回答这个,为什么?过去,你注意这个过渡扩张主要标志是什么,美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而且占GDP的百分比也越来越高,这是典型。现在的这次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就是我说的那句话,那次危机没有过去,我现在还回头翻那句话,我说这次危机不那么容易过去,因为那次危机一直维持到现在。最近格林斯潘对外国记者讲了,他说说“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一些有害的事情,虽然当时不知道后果会如何,我们清楚信贷市场是不应该这样的”,格林斯潘是在公司里做出来的,按照美国金融资本主义的理念,金融市场不应该是这样的。但是我在做这样的事情,我在降息,为什么?当然不是他捣乱,是他要救当时的整个经济。现在大家都已经公认了,这次次级贷款危机根源在于急剧降息。

    为什么不应该这样?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降低利息会扩大对住房的需求,特别是对住房贷款的需求,而且一般来说,如果它降得很厉害的话,住房的价格可能上升。美国从2000年之后经历了一个非常大的房地产业的繁荣,房价上升,房地产业的投资增加。格林斯潘的目的就是这样,最终是为了搞房地产投资,一有房地产投资,经济就不衰退。其实宏观经济学学得好的人都知道,就是说房地产市场对利息率是高度敏感,西方经济学公认的,降低利息率受益最大的就是房地产业,房地产投资会增加。为什么?美联储为了反萧条,搞了一个猛烈的降息政策,他在金融上为扩大信贷性的消费和信贷性的投资创造条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使买房更加有利,最典型的例子中国都有,利息低到一定程度,很多人完全借钱买房子,然后再把房子租出去,都会挣钱的。这是国外公认的,利息率低的时候完全是买房子租出去,就是挣钱,所以这是肯定的。这种急剧降息导致一般人借钱买房子非常有利,大家都借钱买房子。

    同时,人们有借钱买房子的动力,借钱买房子的动力一多,需求就增大,房价肯定上涨。当然有一个好处,盖房子的非常有利,所以美国就是在2001年之后,经济恢复很快,房地产起了重大作用。降低利息肯定能增加房子的需求,然后房地产业很旺,房价往上升,而且房地产投资就来了。这是一条,造成什么后果?一个是房价高,第二个是借钱多。

    第二个,增强了消费信贷借款者的还贷能力。你简单算一算,如果买80万的房子,一年4%的利息的话,我是承担不了的。即便我签了约,把这个房子买下来了,我将来还不了贷,可是你利息率一低,经济学家其实能算一个账,利息率低一个点那不是一个点,因为你这是20年,低一个点,还贷的压力减少很多了。所以说你要是降到1%的话,我还是肯定还得起,我也不会赖帐。

    第三个,还降低了发放贷款者,包括银行的资金成本。你想银行就是他发这个贷款,我从消费信贷上一年只挣到4%的利息,很多银行都能算清楚,月供多少。如果现在银行利息率都是4%的,甚至比4%还高的话,这个消费信贷是不能发的,资金成本太高了。有的资本不如存到别的银行去。而现在降到1%了,那没事,这中间有利差的。说白了,那些按揭公司,搞抵押贷款的按揭公司挣什么钱,就是这个钱。资金成本很低,1%的利息,然后我贷的房子一年4%,中间赚3%。你想银行贷了3%,银行挣一块手续费,4%,我可能挣3%。当然还有一大块。所以我就看,这就是他们挣钱的来源,就是这三条。但这三条前提都是一个,利息率降低,暴降,从6%、7%降到1%。这样的暴降就是当时格林斯潘说的话,其实他是一个老江湖,他一直是做金融公司的,肯定明白这种暴降害处是极大的。这样暴降肯定是有暴利的,所以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立刻暴涨起来,就是本来大家对那些信誉不好的人,还贷能力不足的人,银行是不想贷给他的,因为怕你不还钱。利息率暴降以后,三条一上来,我现在相信他还得起了,也能借了,资金算一算,利还挺大的,那就要干了。干了以后银行还狡猾,如果有风险怎么办,卖出去。那些小公司可不怕,干了一年挣一年。这中间的利差两三个。这个情况下,再做一个评级,包装着往外卖。最初买债券的人不怀疑它,因为什么?因为确实消费者还得起,那也没有坏账。咱们说第二条,刚才跟你们讲了,可以算账,还得起,整个形势都很好。格林斯潘目的达到了,把经济拉起来了,但是问题留下来了,对美国经济来说,这1%的利息率就是低利率,过渡扩张了。

    当时按揭贷款热到什么程度?美国有的报纸上形容,银行雇了一些公司在街上拉人。纽约大街上,你要贷款买房子吗,我可以给你马上弄。关键是现在的条件,一般人都履行这个条件。现在揭露大量的事,中国的银行也是,你要审查资质,这个人的还贷能力、信誉程度。银行到那么热闹的时候也是到这个程度了,业务量太大了,他们也放心,也不审查了,现在都有纪录,华尔街的报纸上很形象地写当时的情况,审查也不很审查了。所以格林斯潘到底是一个老江湖,他当时其实心里清楚。现在说老实话,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一些有害的事,但是这个话的意思,确实当时不知道具体有害在哪儿。这么急剧地降息,以那些年的经验就知道了,这恐怕在很多地方会产生害处。就是在资金这么宽松的情况下,拉着你贷款的情况下,什么审查都没有了,肯定发出去了滥贷款,将来回不来。什么时候回不来呢?就是倒头来升息的时候。2005年之后,美国经济繁荣了,繁荣了以后,通货膨胀的压力来了,在这个情况下,美联储开始提高利息。一提高利息,我刚刚讲的这三个作用全倒过来了。

    第二个,关键是消费信贷借贷者还贷能力不行了。举个例子,一个人买80万的房子,一年4%的利息他的收入是还不上的,但是利息降到1%,他可能完全还上了。这是从还贷能力上讲的,这个人可能他信誉也不好,就是说这个人是比较爱赖账的人,你算到次优里了,过去就有前科。但是没问题,现在贷给你了。因为一看你的收入确实没问题。可是你知道,说你还贷没问题是按照1%的利息率。现在涨到4%了,美国问题恰恰在这儿,次级贷款全是浮动利息率,就是现在利息率多高,你还的月供就是按利息率算的。利息率一高了,你的月供水涨船高,本来一个有还贷能力的人,现在变成没还贷能力的人了。于是这个危机是从这儿开始的,听明白没有,关键是从这个地方起来的人。他本来信誉就不怎么样,就是一种爱赖账的人,他的收入,你低利息率的时候他还月供还得起,利息率一高,水涨船高,月供上去他就还不起了。然后房地产公司收回房子,但是收回房子,房子价格已经掉了,当时给你发的贷款是按照80万发的,现在这个房子掉到60万了。

    银行方面也不行了,我们说你降低利息率是降低了发贷款的资金成本,提高利息率,他的资金成本上去了,他也没什么空间,必须提高你的月供,因为我的成本上去了。银行还不要紧,最主要这中间搞热闹是谁呢?就是按揭贷款公司,这些按揭贷款公司很可能就是刚把一批房贷买下来,突然提高了利息率。提高利息率,我发行的债券,原来以为发行债券能发80万,现在只能发60万。因为你必须按比较高的利息率来计算我的收入。就因为利息率上升了,结果我这边借了80万的流动资金贷款,发的债券全卖出去还少20万,公司马上陷入了流动性危机。这个就是整个这件事的开始。

    简单地说,格林斯潘为了逃脱2001年的这次萧条,来了急剧的降低利息率,制造了房地产的一次繁荣,但这个繁荣很大程度是一个泡沫。泡沫表现在哪儿?你一旦将来觉得经济有点过热的危险,提高利息率,而且是比较快地速度大幅度地提高,现在就是1%的利息率提高到5%,房地产泡沫立刻破灭。现在整个金融市场陷入危机,陷入危机,如果你不救,又可能发生30年代大萧条式的恐慌,又得救。那怎么办?伯南克还得降息,终于又在市场的压力下降息。这篇文章反复地讲,伯南克反复强调我们现在关注的是通货膨胀危险,如果有通货膨胀危险的话,我要提高利息率。可是现在人家不让你关注通货膨胀危险了,人家说金融市场又垮了,你再注入资金不降低利息率,整个大萧条来了。现在没法关注通货膨胀了,美联储处在两难里了,他没法反通货膨胀了,必须降息,必须注入资金。我刚才跟大家讲了,要降息的话,可能又有很多赖账的人说还得起了,确实有助于挽救现在的房地产业按揭贷款公司的危险。

    我当年就说格林斯潘的危机不是那么容易过去的,2001年,之所以当时糊弄过去了,是你弄一个稀泥和了,把这个矛盾压下去了。压到现在,终于坏的露出来了,所以我就说,实际上2001年美国那次萧条没有过去,现在的危机是那一次萧条的延续。而且这一次涉及到最后的问题,大家问这次会不会过去,我不敢做绝对的回答,他可能还会过去。但是肯定美国今后政策上能走的,就是选择的余地是越来越小了,两个夹缝夹着,这边通货膨胀,这边出坏账。这次房地产的滥账,这次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是你上一次大幅度降息降出来的,你这次又在搞降息,为了救这个市场,不定又在哪儿造出问题来。而且就我说的,现在降息确实能缓解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因为刚才说的几个原因都需要降息,降息就能救过来。可是你就是把老问题压下来了,你敢保证永远不升息吗?这就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的美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你永远不升息吗?如果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就按他们的货币政策,必须升息,升息了这些坏账怎么办? 

    我现在就敢说这个,看来我没说错。确实格林斯潘实行了一个高明的政策,每次危机来了,他都用货币来拯救。可是根上的问题一点没解决,所以只不过是把那个危机表面上铺平了,大家好好地想想我刚才讲的次级抵押贷款这一套就知道了,你肯定又种下一个更大的祸根,这个祸根到底能拖到什么时候,不知道。这就是我现在在研究的,现在国际金融的格局,美国不断地从外边借资金,到底能玩到什么时候? 

    现在回头说一个我一直不相信的东西,90年代,包括西方的媒体讲格林斯潘创造了奇迹,我们中国媒体也讲格林斯潘创造了奇迹。我说老实话,那时候就坚持说是一个泡沫,因为我经常说美国的经济是一个泡沫,2002年我在凤凰卫视做了一次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报告,本来和美国没有什么关系,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后来阿忆在网上看评论,有一个人的话我现在都记得,说你这个小子,我一查你的底子,你跟阮次山有的一拼,你们俩一天到晚就知道骂美国。我当时回答说,骂美国怎么了,我讲的都是事实,我就简单告诉你一句话,谁不听我的话谁倒霉。你的资金往美国流,你得小心点,我当时就那么说。你认为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好你买去,你们都去支援美国建设去吧。我告诉你美国的资产是有风险的。我这个人反美国,但是在经济上还是很理性的,我讲的都是事实。

    实事求是地讲,现在我不是在搞反美宣传,格林斯潘的奇迹是一个泡沫,这是第一个。美国确实搞了比较高明的战略,但是这次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表现得很清楚,很大程度上是圈钱战,特别是我刚才跟你说的,怎么打包把最坏的那批卖给第三世界,那都是商量好的战略,就是圈钱。有人认为美国的实体经济非常强有力,其实美国的实体经济并不强有力,在哪儿?第一个,大家都很清楚,美国整个经济的增长率,到现在平均也就是百分之三点几,我们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年8%、9%没问题,我的增长比你高的多。

    最关键的是我们讲结构,美国3%的增长里头是什么呢?美国的制造业增长率比3%低的多,我不用查数字,你看得很清楚。因为我们大家都讲一个规律,美国的第三产业越来越大,那当然了,第二产业占经济的比例越来越低,意味着第二产业的增长率比3%的还要低。很多人认为这是美国经济现代化的表现,伟大的表现,强有力的表现?不是,咱们得两面说,一方面第三产业比例大,是美国经济有利。另一方面,就是美国经济衰落的表现,列宁讲的话是腐朽、没落。为什么?很简单,第三产业都是什么?美国第三产业主要不是卖淫、嫖娼,人家那一个是违法,再一个美国并没有。他的第三产业很大一块是金融产业,而且金融的比例越来越高。美国赚最多钱的人是在金融,说美国第三产业强是美国强的表现,哪一点可以承认?就是美国的第三产业很大一块是搞研发的,搞科研的。大学里搞科研的,那个都算GDP,算在第三产业。高科技这块是对第三产业有贡献的,这块可以说是美国强。但是金融这一块儿,我告诉你,金融这一块的创造产值怎么创造的,就是干这个玩意儿创造的,你把次级贷款倒腾出去,GDP就是按照增加值算的,一个企业买进那么多材料,卖出那么多产品,中间的差额,包括员工的工资都叫增加值。你说金融业的增加值怎么算,那就是你倒腾出来的,你挣的钱就算是。美国的第三产业是金融这帮人倒腾出来的,这个倒腾越来越大,第一个表现是什么?就像列宁说的,美国越来越剥削。第二个,剥削什么?剥削的是全世界,是从外边借钱的时候中间再倒一回手,剥削这个,两头剥削。你从外面借了钱中间都得经过美国金融机构洗一次,那就得有一份增加值,而且是收入最高的。借钱还能发财,这就是美国的秘密,要说美国可怕确实是可怕的,从全世界借钱,他还能从这里发财。GDP都做得大,收入又搞得高,那就是金融。他纯粹是剥削,而且是靠骗的。是说我美国的东西,美国的消费信贷,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是挣钱的,你们来买我的债券,我来推销债券,推销债券的公司肯定是赚钱的,中间有增加值,算第三产业的一部分,是在中间收一部分手续费。

    我把外国资金引进来还可以挣一笔,就是第三产业。这样的经济能叫强吗?从外国倒腾钱来,在中间收一把手续费。我不知道你们的观点,我认为这样的经济绝对不叫强, (未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