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0600 发表于 2018-1-6 12:07 
但这个6小时不是前面12小时的一半,后面12小时的一半,而是在产品过程中无穷微分地分布在每瞬间时间中,凝 ...
什么3先令只支付给有酬劳动,3先令支付给总共的12小时。
但是12小时是资本家通过计算X个小时就能实现回本(包括可变和不可变资本的投入)而12-X>0后是工人帮他实现利润的时间。
假设剩余价值率是100%,那么这个X就是6。
资本家从来没有也不会认为工人的劳动是无酬的劳动。
但马克思认为,任何死劳动自身不能实现增值,增值的动因完全来自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所以12-X个小时的劳动变成了资本家买下了他从未买过的劳动。
你糟糕的地方就在于你缺乏辩证逻辑思维,你不能理解什么叫买过却也就是没有买过,你不能理解劳动是一个过程,而劳动力是一个各个维度都既存的对象。如果生产资料不是私有制,不是资本家掌握所有权,那么实际上按照剩余价值100%,工人在这个案例中拿到的是6先令而不是3先令,因为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在交换领域中实现的是折合等价为6先令的财富量。马克思看到了这一点,劳动过程是既定的N个小时,但劳动力确是不定的N个先令。
当我们说劳动过程是既定的N个小时时,它是辩证的,一方面它是内部不同剩余劳动比例的动态量,另一方面它是任意一个固定时间的向量。
当我们说劳动力是不定的N个先令时,它是辩证的,一方面它是在过程中可以实现比资本家为购买它而投入的可变资本更大的价值量的因素,另一方面,它是代表过去的,一个为维系自身存在而消耗的既定价值量。
没把你绕晕吧?自己慢慢琢磨去,我的理解是国际上对马克思理论理解中最肤浅的层次,你觉得你连这都不懂,还来要反驳马克思,我真的劝你,你写篇完整的文章,我给你寄送到国外学术机构去。我可以提供翻译,你信不过我翻译的,你自己拿了中文文稿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办事处,他们会帮你翻译然后请相关人士鉴定是否有学术价值,如果有,那么这个学术价值究竟到什么程度,就不是他们做主了,他们会帮你交到相关的研究会和大学去的,这个你尽管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