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071 0
2017-12-03

3969.元素的原子稳定和分子稳定

2017.12.3

元素的原子稳定是裂变的临界温度较高,分子稳定是熔点较高。宇宙中没有不能裂变的原子,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固体形态,只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只能寻求相对优良的物理化学属性。《元素周期表》中首先吸引我的是6号“碳”元素,熔点高达摄氏3727度,是现有已知化学元素之首,无怪乎核反应堆的堆芯采用石墨材料,吸收中子是其次,耐高温才是首要原因!“碳12”是“碳”同位素的主体成分,在世界现存碳元素中丰度为98.89%,可能由3个“氦4”内核组成,只有两层结构,却有较好的分子稳定性,所以熔点较高。我过去认为煤炭的“碳”含量决定煤炭的热值,现在看来是“碳”的某些化合物含量决定煤炭的热值,因为煤炭燃烧之后“碳”元素并没有消失,消失的可能是低燃点化学元素。截止1998年底,在全球最大的化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上登记的化合物总数为18.8“百万”种,其中绝大多数是碳的化合物。“碳”的质量很轻,只有“铼”的百分之十五点五,其他物理属性赶不上“铼”,才没有成为航空发动机叶片的首选材料。“氢”以外气体元素都有较好的原子稳定性,却没有较好的分子稳定性,所以成为气体元素。“氢”不但没有较好的分子稳定性,更没有较好的原子稳定性,所以成为常规燃料的化学组成部分,最有用的化学元素之一。放射性重金属元素可能形成于较高的重力环境,在形成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离开了形成条件才产生放射性。所以,稳定性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分析《元素周期表》,d区元素具有相对较好的原子稳定性和分子稳定性,应用较广,其他次之。高周期元素可能形成于地心深处,所以资源稀缺。第五周期以内0族表层核外电子齐全的元素原子稳定性好,分子稳定性差;s1族核外电子相对“缺位”的化学元素原子稳定性和分子稳定性都相对较差。P15号元素“磷”、16号元素“硫”、35号元素“溴”、53号元素“碘”的原子稳定性和分子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在化学元素的形成序列中,我不知道它们是如何被“超越”,形成其后化学元素的。恒星和太阳系“巨行星”有更为复杂的重力环境,化学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一定更为丰富。目前所知,只有地球环境适合生物存在,拥有丰富多彩的化合物形态。某些低熔点、低燃点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可能形成于生物体内的复杂化学环境。所以,地球环境的物质种类可能更为丰富。个人遐想,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