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970 0
2020-05-05

4378.拥有较高核外电子相对“缺位”的元素

2020.5.5

核外电子相对“缺位”,是各周期元素与本周期0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比较存在的相对“空位”。例如:“氢”与“氦”比较存在一个核外电子相对“缺位”;“钾”与“氪”比较存在两个层次8+9个核外电子相对“缺位”。

核外电子相对“缺位”可能产生核外电子相对“互补”,结成比较牢固的分子形态。跨层次“互补”,分子形态可能更为牢固。其原理猜想如下:各周期元素都是在一定重力条件下形成的,与一定光子密度和具体重力条件有关。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很难发生聚变反应,却可以通过核外电子共轭与核外电子互补组成分子形态。相对“缺位”可能存在某种“势能”,相对容易组成“耦合”分子形态,成为化学现象的基础。

是否如此,现代科学应该可以认定。

分析《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相对“缺位”最多的元素是s区元素,应该具有最为活跃的化学属性,其次是f区和d区金属元素。

最值得关注的是f区金属元素,仅存在于第五周期  以上元素,很多具有放射性。因为它们是地核元素,来到地球表面就会失去稳定性。

其中的稀土元素属于第六周期元素,位于s区间和d区间之间,熔点低于d区间元素,高于s区间元素,核外电子相对“缺位”高于d区间元素,可能成为不同元素结合的“粘合剂”。

第六周期d区元素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原子量,本身也有较高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相对容易与原子量较低的元素结合,组成合金形态,弥补原子量较高的“缺陷”。例如:“钨”与“铍”、“硼”、“碳”、“钛”都可以形成核外电子相对“互补”,成为质量相对较轻的合金材料。“铼”与“钛”就未必能有这种深层次的“互补”。

航空发动机并不需要所有材料都耐高温,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局部温度,如利用油料和压缩空气循环,降低燃烧室金属材料的局部温度。

由于“钨”的质量较高,不利于降低推重比,我曾经把“钨”排除在航空发动机材料选项。后来发现“铼”都可以成为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材料,“钨”有什么不可?“铼”不但稀缺,而且很难提炼,比黄金还要贵,原子量超过“钨”,熔点低于“钨”,核外电子相对“缺位”少于“钨”,从哪方面看都不如就地取材的“钨”。所以,我建议以“钨”代“铼”,攻关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材料。

本文旨在介绍核外电子相对“缺位”,所以就此打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