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5 1
2005-12-18
中国保险报   



最近,国际资本流向出现了新变化,印度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热土,虽然中国使用外
资的绝对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外资逐渐流向印度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大规模地利用了外资,但是从整体而言,仍然属于政府主导下的
“内生性”经济发展类型。在这种体制发展的早期,出现了准市场的竞争局面,国有
企业在民营企业的压力下,进行了一些形式上的改革。但是从整体上而言,由于中国
的国有企业并不是典型的市场主体,所以,国有企业普遍缺乏竞争力。在与民营企业
竞争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出现了整体性的溃败现象。过了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决策者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战略。而这样一来,全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纷纷关停并转,
中小企业职工失去了工作岗位,中国的社会矛盾伴随着失业人口的增加而全面爆发。


为了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加大企业经营成本的措施。而这样做
,在客观上降低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中央政府意识到了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战略
。但这种改革模式仍然缺乏可持续性。首先,政府主导的市场改革借助于政府掌握的
庞大国有资产,当国有资产处理完毕,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就会大为削弱。中国的经
济出现了类似于联邦制国家的“财政联邦主义”。这种格局,有可能会分隔中国的统
一市场,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制度矛盾。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局面
,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其次,中国“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模式同样不具有可持续性。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下
,掌握技术并不意味着拥有知识产权。西方国家通过输出技术在服务贸易中获取巨额
的收益,同时通过打开中国市场,在传统贸易中又一次获得巨额收益。市场换技术的
发展战略,不但延误了中国的技术创新,同时还使得外资企业从中国获取了双倍的收
益。当中国意识到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模式必须被自主创新所取代时,西方跨国公司不
可避免地掉转方向,寻求新的目标市场。

第三,中国的资源配置方式仍然被国际社会所诟病,中国尚未取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随着中国外贸总量的不断增加,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的倾销指控越来越多。
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为了规避倾销指控,将生产企业转移
到印度等国家,中国吸引外资最多的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企业外迁的现象


第四,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进行原始积累。随着民
主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强烈要求清算部分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欠下的
历史旧账,特别是国企改制中侵害国家和职工利益的问题。与此相关的一些中资和外
资企业为了逃避罪责,转而向印度发展。

第五,中国企业发展缺乏可以信赖的金融环境,企业在与金融机构打交道时,不得不
付出许多额外的成本。伴随着部分外资企业的外迁,中国一些著名的民营企业也在考
虑转移到印度,中国的经济由于金融环境不断恶化而出现大面积失血现象。

没有良好的政治制度环境,没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思路,没有取得市场经济地位,没有
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没有可以信赖的金融环境,所有这些都造成了中
国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的严峻局面。有部分学者大胆预言,在未来的三年内,中国的经
济将出现悲惨性的下降局面。这或许是危言耸听,但是,面对持续增长的印度市场,
中国的决策者必须认真反思,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何在?

长达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不是中国赖以自豪的资本,相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沉重包袱
。当中国大型城市房地产价格直逼纽约市场的时候,在印度的任何一个城市,背井离
乡的贫民随时都可以找到一块栖身之地;当中国的经济被高污染产业所支撑的时候,
印度选择了软件业和其它可持续发展产业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当中国经济出现
结构性失衡的时候,印度通过正常的民主选举,不断地调整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当中国由于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出现大量生产事故的时候,印度人却在自由的阳
光下安详地生活;当中国的城市居民由于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经营城市,进行大规模
的城市房地产拆迁而流离失所的时候,印度公民却可以依照印度的法律自由地支配自
己的财产,哪怕是遮风避雨的塑料布。

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如果除去“发现房地产价格”而增加的比例之外,增长速度与印
度相差无几。不仅如此,由于周期性的政治选举,印度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并不像
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巨大,相反地,由于中国改革中民众的参与程度尚停留在经济领域
,所以,中国贫富差距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才令人担忧。

当然,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选择的一条正确道路。当前出现的这些问题,主要是发展
手段、战略选择、操作模式失当所造成的。如果中国能够大力发展政治文明,动员广
大群众群策群力,自主创新,在资源的配置上严格依法办事,民主决策,那么,中国
的经济将会出现实质性的变化。




作者:乔新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18 16:00:00
很显然,在这篇文字的作者眼中,即便印度人头上的虱子,其外形也是很俊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