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SPSS论坛
5844 6
2017-12-05
各位老师好!最近在做论文中遇到一个问题,登门请教。如果我想验证 网络学习时长) 变量,对 态度 变量影响网络使用行为的调节作用,但是发现结果不显著,然后我考虑把 学科背景(所属学科)变量同时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回归计算,看 网络学习时长*学科背景*态度    三个交互项的显著性,以此来判断网络学习时长和学科背景对态度的调节作用,可以行吗?请老师指导,万分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2-6 02:06:31
可行的。请参考温忠麟老师2014年的论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7 13:11:32
bfzldh 发表于 2017-12-6 02:06
可行的。请参考温忠麟老师2014年的论文。
谢谢老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 16:22:00
bfzldh 发表于 2017-12-6 02:06
可行的。请参考温忠麟老师2014年的论文。
老师:交互效应的简单斜率图,怎么分析?参与交互的虚拟变量斜率大的影响就大吗,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4 17:42:58
ccs0531 发表于 2018-2-2 16:22
老师:交互效应的简单斜率图,怎么分析?参与交互的虚拟变量斜率大的影响就大吗,谢谢
请问是温老师的哪篇文章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2-24 17:48:26
731514106 发表于 2018-2-24 17:42
请问是温老师的哪篇文章呢
你检索下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论文,题目中有调节作用的,一般都会用到简单斜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