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 1 个论坛币 未解决
广东人的口头禅:“水为财。”
香港开埠,港人逐水而居。到了1851年,香港政府拨预算五十二块英镑,计划开凿五眼水井。1852年的财政记录显示,共开凿四眼水井,花费47英镑4先令。如果从这时开始计算,香港的水务建设已达一百五十八年。
一百五十余年间,人口的激增,商业活动的频繁,使香港的水资源的供求关系,一直处于极端尖锐化的矛盾中。
1859年,香港政府悬赏1000英镑,公开征求发展水原方案;
1863年,第一座水塘,薄扶林水塘建成,耗资十七万港币;
1894年,香港爆发鼠疫;
1898年,《拓展香港界址专条》签署,深圳河以南,九龙界限街以北,被划入香港版图;
1930年,第一条海底输水管道修成;
1957年,香港政府开始在李郑屋村和石硖尾屋村设立海水冲厕系统;
1963年,由于天旱,香港实施四天供水四小时;
1965年,香港政府向广东省买水,折合一立方米一角钱人民币;
1975年,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青山乐安排海水淡化厂投产;
1978年,香港政府关闭乐安排海水淡化厂;
1990年,香港工业北移,耗水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1997年,香港回归;
2000年,由港府免息贷款,兴建密封式输水管道,正式开工;
2001年,香港水务建设迈进一百五十年。
在香港这个资源严重匮乏的地方,英国人首先想到的是解决用水问题,这无疑为香港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广东人说“水为财”,那英国人留给香港的水资源,当然是财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