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和中国股票中的机会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戴维•史蒂文森 2009-11-11
我的工作带给我的一项福利是,我很少遇到试图推销股票投资“新”看法的无趣基金经理。或许是冒险投资者(Adventurous Investor)的绰号让他们望而却步。
我花时间去做的,是与身负投行交予的了解复杂股市任务的策略师交谈。他们往往不属于传统的伦敦金融城类型。
特别是,法国兴业银行(SocGen)已成为略有些离经叛道人士的避难所。多年来,该银行由定量分析师安德鲁•拉普索恩(Andrew Lapthorne)、经济学家阿尔伯特•爱德华兹(Albert Edwards)和股票策略师詹姆斯•芒迪埃(James Montier)领导的战略团队,因其价值推动型逆向投资观点而得到一致赞誉。
如今芒迪埃已转投基金管理公司GMO,一个同样能激发讨论的人取代了他:迪伦•格赖斯(Dylan Grice)。
格赖斯更乐于援引历史书籍,而不是武断地判言富时指数的未来方向。他愿意根据自己的观点行事。表明他愿意押下巨额赌注的例子是,他每月都会定期购买少量金币。
“我购买黄金是因为我喜欢历史,”他告诉我。“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令人惊异的是,你会看到事情会变得多么糟糕。经常如此!”
那么格赖斯认为未来会出现哪些灾难呢?稍做一下调查就会揭示出两件令人担忧的事:货币宽松和中国。
与许多购买黄金的人一样,格赖斯对最近几个月的货币实验深感不安。他认为,这将导致严重的通胀问题。
但他对中国的看法更加入微,并进行了历史和地缘政治分析。“如果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达到美国的四分之三左右,而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那么中国的经济规模将是美国的3倍,”格赖斯提出。“这意味着,中国的军力也会是美国的3倍。中国将不仅有能力保护自身利益,展示其实力。中国的崛起将成为我们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转变……因此或许我会持有一些黄金。”
不过,中国首先将不得不应对短期通缩繁荣,最终导致通缩式崩溃(deflationary bust)。格赖斯表示:“你会看到彻底的产能过度累积。”大规模的工业化正在造成这种过度累积。“如果你看看人均石油消费、人均铁矿石消费、人均铜消费,这些数值都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如果这些指标提高到西方的水平,再乘以10亿(消费者),你会得到一个天文数字,只要你愿意,你还可以照此扩展到电视、汽车、轮胎、剃须刀等随便什么产品。”
中国走日本老路?
格赖斯认为,中国注定要走日本的老路,下一个阶段可能是金融自由化。他提出,这将引发荣衰周期的最终阶段,就像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日本那样。
“资金开始流入金融体系的各个领域,而这些领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他表示。“突然之间,一位一直贷款给当地报贩的银行家,开始接到摩根大通(JP Morgan)的来访,讨论进行10年期的美元互换。”
格赖斯表示,中国将最终重复这种金融自由化的进程,这种荣衰周期将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挑战。
有益的是,格赖斯清楚购买中国股票的时机。他表示:“我不认为中国的股票现在看起来很便宜。它看上去不是很贵,但似乎存在些许泡沫。”不过,他补充说:“金融自由化预计将催生各种泡沫。在中国走向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中国市场异常廉价的机会。”
于挑选中国股票的人士,格赖斯也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他认为,“当每个人都在告诉你中国已经崩溃的时候”,你就该买入了。“所谓中国企业是垃圾的说法完全是个骗局,是彻头彻尾的欺骗。”
格赖斯说,遗憾的是,中国股市当前的繁荣,似乎没有为价值投资者提供多少增持中国股票的机会。因此,除了黄金之外,他还建议投资者关注利基观念,如天然气和一些软性大宗商品——假如滞胀真的站稳脚跟的话,还有铜。
谨防泡沫
消费的大幅增长只是推动中国资产价格不断走高的因素之一,中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崛起也很重要。格赖斯表示,这一崛起意味着,中国有可能出现更多泡沫和萧条。他警告说:“从历史上看,过去几个世纪的投资狂热与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改变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一致性。”
他指出,作为战后年代的全球性大国,日本出现了一长串的市场繁荣,最后以泡沫而告终。
他提醒我:“日本就曾是这类崛起于东方的大国。我们的管理学权威们曾到日本考察,想弄明白他们是如何做得那么好,而我们当时却做得那么糟糕。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那一切都土崩瓦解了——不过,他们当时泡沫的规模绝对很庞大。”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