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741 5
2009-11-12
11月11日,根据《新安晚报》的报道,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钱老生前曾经有过一个公开的发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安徽这11名教授在袁贵仁教育部长刚刚走马上任,钱老又刚刚仙去这当口儿,写了这么一封公开信,大约还是能吸引眼球的,差点让我以为中国又要诞生11个伟大的教育家,可以培养出至少一个师的钱学森式的人才。我正襟危坐,去看这公开的信。确实有封信在那里摆着,语言通顺,没有语病,道理浅显。哦,这真的很像是一篇中学生作文。
“只有直面这个疑问,才能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只有什么什么,才能什么什么,这真是个造句的好范句。还有“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绝对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教授们,这么深刻的道理全国人民早就明白了。我不敢寄希望你们真能回答得了“钱学森之问”,但至少你们该比小学毕业的人高明些吧?我真的不敢相信你们就敢把这样一篇中学生作文给“公开”,还“信”了。可能你们知道自己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是你们还是善于发动群众的,于是快到信的末尾,你们又很爱国地号召广大人民:“我们一起来深思、来解题。”
最搞的是,11名教授在公开信的末尾署名的地方还专门注上:“排名不分先后。”如果我们的教授们对11个姓名的排列顺序都这么在意,还要单独注明排名不分先后的话,钱老的遗愿怕是永远不会实现的。但是这封公开信不是一点作用也没有,它至少让我发现了“中国的学校为什么一直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原因之一。
你们说呢?请允许不是教授的我们也写封公开信:“回答钱学森之问,先从11名教授们学写公开信开始。”
河北邢台 张军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12 21:42:46
这则新闻是我昨天在上课的时候手机上网的时候看的~一面要随时准备着跟着刚刚跑题的老师继续学习,一面又在搜索着新闻。当时这个新闻真的是让我好振奋,心想,还是中国的老教授们是有涵养的~结果,匆匆一扫,没啥感觉,不咸不淡的,似白水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2 22:28:05
就算有咸有淡都没用,何况不咸不淡
现在治学的哪有学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4 21:05:28
解决体制问题,是个特大难题,是个超级的系统管理工程啊!

这哪能通过《公开信》这种新闻形式来表达呢,只能通过《方案建议书》的方式来进行。不能怪责教授们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5 10:16:21
那么请问楼主:你认为这封公开信要写成什么样子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8 22:22:08
呵呵,这新信我没看到~至于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所谓人才,看看我们自己就知道答案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