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17-12-30 21:23:06
转帖:

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

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30 21:30:26
1993110 发表于 2017-12-30 21:23
转帖:

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 ...
上述的增加,增加值,是说当期货值的发生、提供。
拿一个地皮、一个面包等等去卖,就是增添了货物货值,就是货物货值的发生提供。
假若不拿这个地皮、这个面包去卖,就没有这个货物货值,就少了这份货物货值。
所以,上述的增加、增加值,就是增添的意思,发生的意思,提供的意思。


上述说,不计算中间产品。意思是说,假若计算,就是重复计算了。为了避免第二次计入,就剃除掉。
也就是说,这仅仅是统计上的常规手法而已,也仅仅是统计上的方法之一而已。
也就是说,这无关什么财富的创造不创造,净增不净增,等等。
也就是说,这不是实质、本质、根本的东西。用其他的方法,完全也可以搞统计,搞国民收入的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30 21:36:25
转帖:

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前者计算一段特定时期本地进行的生产,而后者则计算本地居民的总体收入。
GDP=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转帖完毕。

也就是说,一个按国土,另一个按国籍,等等等,诸如此类。其实,2者大同小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31 01:41:01
产品市场上的产品之市值,能否吸纳、囊括要素市场上要素之市值呢?

换句话说,产品市场上的所有最终产品,其中间品,是否由要素市场上所有要素来构成,来参与构成呢?

再换言之,要素市场上的所有要素,是否小于等于产品市场上所有最终产品的中间品?

也就是说,产品市场上的所有最终产品,是否就等于GDP呢?

也就是说,要素市场上的“最终产品”,都在产品市场之最终产品之中间品当中了?

则答案是:不是,不是这样,GDP=产品市场上的最终产品+要素市场上的“最终产品”-或许可能有的重复计算

这是因为,产品市场上的所有产品,所使用的是:要素市场上售出的部分要素<要素市场上供给的全部要素。

上述当中,产品所使用的要素,包括购买和自购,而这小于要素市场的供给,不可能等于。因为,至少有失业。

这还因为,所谓最终产品,其实包括要素市场上的所谓最终产品,例如,人们到要素市场上购租财物,用作消费。


或许,产品市场的所有最终产品(含劳务服务)直接就等于GDP了,而要素市场的要素等等都在中间品当中了。
那么,即便如此,仍旧有直观简单的表述方法,就是:用货物一词替代产品一词,用产出一词替代生产一词。
亦即,把产品市场的产品看成货物,把要素市场的要素看成货物,把一切用来卖的值钱的东西统称为货物、货品。
这样,更直观,更简单,更明确,更清晰,甚至更全面、更彻底。
从而,GDP=产品货主自身产出之和+要素货主自身产出之和=货物市值之和-其中的中间品市值之和

归根到底,GDP本来应指产出,仅指货值的发生、产生,无需考虑售出。失业者也有雇佣劳动力产出。
归根到底,只要是用来卖,任何值钱东西都是货品(不限于产品)。即便卖不掉,也参与构成了GDP。
这样来说,比如失业者越多,或者失业者越少,则要素市场上雇佣劳动力的货值、GDP,是不变的?
假若如此,则可见国内成交总值,是很重要,更重要的了。国内成交总值=国内供给总值*成交比例。




上述当中,假设市场只有三种,假设仅仅只有三种:

产品市场(货物是产品,含劳务服务),资本要素市场(货物是资本品),劳动力要素市场(货物是劳动力)。

像居民因为日常消费而购租土地,借贷资金,被假设是到资本要素市场。
像企业因为生产经营而购租土地,借贷资金,购买雇佣劳动力,被假设是到资本要素市场和劳动力要素市场。

像居民、企业,因为日常消费或生产经营而加油、打的、购租卡车、请保姆、聘律师,被假设是到产品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31 20:11:23
假设市场只有三种,货物只有三类:

产品市场(货物是产品,含劳务服务),资本要素市场(货物是资本品),劳动力要素市场(货物是劳动力)。

那么,GDP所统计的,是上述哪些市场、哪些货物呢?

这可能是:

1,GDP只统计产品市场,只统计产品的产值,甚至进而,只统计已经生产出来的那些产品、产值,等等等。

亦即,GDP并不统计要素市场及其货物。

那么,要素市场上的货物,如果被已经购买,用于了产品,则作为产品投入被统计,作为产品的成本被统计。

总之,假若要素市场上的成交货物,作为产品市值的一部分被纳入了统计,其实这仍旧是对产品本身的统计。

2,或者,GDP统计产品市场,同时,也统计要素市场。

3,或者,其他种种可能性。例如,GDP统计产品市场上已经生产的那些货物,和要素市场上已经成交的那些货物。



假若GDP只统计产品市场,只统计劳动产品的产值,

那么,前面我的个人理解,个人解释,就有许多不合适不妥当的地方了,存在偏差和错误了。但,仍旧另有道理吧。

我在前面是认为,GDP是统计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是统计全社会所有广义产出的,不仅仅统计产品产值。

同样,前面我说的国内供给总值、国内成交总值,都是针对全部市场的,其中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假若GDP只统计产品市场,只统计劳动产品的产值,

这个当然确有道理,很有道理,但是,它这样规定是有不足的。它在统计当中,也是出现问题的,也是面临问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02:05:38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真的只统计产品、劳务服务吗?甚至,真的只统计已经生产已经发生的那些产品、劳务服务吗?

在定义上来说,真的如此吗?

------现实当中,由于统计上的惯例、习俗、误差等等,可能超越了产品、劳务服务这个统计范围,这种情况,暂不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9 13:34:45
xwu622 发表于 2018-1-29 09:14

2003年,受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委托,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五大国际组织发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8》,成为目前SNA最新版本。世界各国的GDP基本都按照SNA2008计算。

中国的GDP计算并非完全符合SNA2008。例如,张三住自有住房,邻居的房子出租,租金为每年2万元。则按SNA2008,张三的自住房也应计入2万元GDP。中国的GDP统计不计入张三的2万元。

以上转帖。

从以上转帖来看,在实际工作当中,GDP的核算范围很广,不限于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二三产业了,不限于狭义和广义的产物劳务了,甚至是无所不包,大体相当于市场当中的市场里面的总货值、总市值,
但是,不能重复核算。
而且,这有可能偏爱统计已经生产、已经发生、已经入库、已经上市、已经成交等等的那些“已经的”货物。
而且,各国各地之间不是很一致。
而且,理论也比较随和实务,比较迁就实务。
而且,GDP的定义不是很明确很具体,统计范围不是很明确很具体,有关逻辑也不是始终如一、贯彻到底的,有关标准也是摇摆不定的,存在双重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9 14:09:44
1993110 发表于 2018-1-29 13:34
xwu622 发表于 2018-1-29 09:14

2003年,受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委托,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
那么也就是说,
前面各跟帖的有关说法是错误的偏差的。前面把GDP,误会成:不重复核算的所有货物的所有货值。
因为,GDP的具体内容、具体范围比较飘忽不定,所以,前面各个跟帖的有关说法是错误的偏差的。

那么,把国内供给总值,重新表述如下:
国内供给总值,是指当期用于交换(已经上市或者将要上市)的所有货物(包括二手货等等任何货物)的所有货值,其中也包括各种重复核算(例如面条这种货物当中,包括面粉的货值)。这其实是人们所见市场、货物的全貌。
国内成交总值=国内供给总值*成交比例
国内供给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9 14:29:52
国内供给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国内供给总值,是人们所见的市场的全貌,货物的全貌,交换活动的全貌。
国内供给总值,包括任何货物的任何货值。

这包括各种市场,各种货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9 17:20:27
无敌是多么地寂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9 17:54:22
王宝树 发表于 2018-1-29 17:20
无敌是多么地寂寞
无语是更加地寂寞


你说,或者不说
你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
风就在那里
不来 而去
你爱,或者不爱
心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
你的筹码就在你手里
不舍 不弃
默然 寂静 开牌 欢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0 13:45:43
王宝树 发表于 2018-1-29 17:20
无敌是多么地寂寞
兄弟我说的这些,对于既有的知识来说,对于别人来说,对于大家来说,完全可能毫不新鲜,等等等。

但,对于我本人来说,属于心得,和新得,又有所解决了一个问题。

那么,说出来这些,则大家当中,看的人很少吧,爱看的人更少,

总之,其实无伤大雅,我不说,世界是这样,我说了,世界还这样,相当于守恒。

那么我说了,是自己爱说,同时,万一有几位网友,还爱看一看什么的,相当于新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8-4 14:37:05
转帖:美国GDP构成—供高手解毒
作者:水陆庵主


290154086.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8-4 14:44:56
1993110 发表于 2018-8-4 14:37
转帖:美国GDP构成—供高手解毒
作者:水陆庵主
综合以上转帖的内容来看:

1,美国是大ZF,不是小ZF。

2,大部分美国人确实不生产了,都去干服务了。其中,炒股票、炒房子最优。


3,国内生产总值,这个说法,这个翻译,是成问题的。因为汉语当中,生产一词有约定俗成的含义。而在GDP的核算当中,它其实不限于生产,它考虑的其实是市场的市值,凡是拿来卖的任何货物,凡是拿来买的任何货币,都被纳入统计范围了。据说,美国甚至把自有自住的房屋,也看成自租,估算出租金,计入了GDP。

货值,就是货物的市价、市值。凡是在当期能够产生市值的那些货物货币,可能产生市值的那些货物货币,往往都被计入了GDP,特别是美国GDP。例如美国的财政收入,这是一些货币,这些货币用于采购物资、发放工资等等,所以,这些货币直接构成了美国GDP。当然,GDP的核算要求之一,是避免重复核算。

从转帖资料来看,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其实是国内产生货值,亦即,总的国内净货值(当期发生的国内的总的净货值)。这个净货值的统计范围,是一切拿来买卖的或收支的(包含一部分潜在的可能的买卖、收支)。换言之,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生产,财富的生产,而是产生,货值的产生。

4,货值是用货币来核算的,对货物用货币来核算,就叫货值。其中,GDP是指净货值,净货值避免了重复核算。
  那么,GDP用货币(本国货币或者外国货币)来核算,这个实用,合理,但是缺乏根基,不那么地道,比较迷茫模糊。
  亦即,货币它本身,又应该如何核算呢?这就需要用劳动,再来核算货币,如此才地道,确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2-17 17:06:38
I=S恒等式的推导如下:

国民收入=消费品销售额+投资品销售额

消费支出=消费品销售额

且:投资=投资品销售额=国民收入-消费支出=储蓄

故:如果我们用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则I=S

首先,上述应该改写为:国民收入=预期消费品销售额+预期投资品销售额=实现部分+过剩部分。


其次,国民收入=预期消费品销售额+预期投资品销售额=消费投资规模=消费部分+储蓄部分,

那么,这是同义反复,是规定出来的,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来看同一个事情,则自身相等,

那么,上述中的储蓄,意思是储备、积聚,相当于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积累,储蓄=投资=积累。

马克思经济学中,积累是说,投入生产再生产的那部分实物或资金,总价值=总消费+总积累,

西方的经济学中,储蓄是说,总的预期收入=总的预期支出=总消费+总投资=总消费+总储蓄。

亦即,两者是一回事,顶多在具体核算的具体细节上面,有所差异,进行协调、调整、衔接即可。


宏观经济学中的储蓄,意思其实是储备、积聚,是集中财富,积攒资源,搞生产经营(换一个说法、名称,另外来看,也叫做投资)的意思。在汉语中,应该翻译为储备,蓄积,积聚,等等。

宏观经济学中的储蓄,其实是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积累。在汉语中,应该翻译为积累。

现在翻译为储蓄,这和通常所说的储蓄,就雷同了,容易造成误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