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0483 74
2017-12-27
转帖:

Y=C+I+G+NX,y是国民收入,C是消费,I是投资,G是ZF支出,封闭经济中NX=0。
所以,I=Y-C-G。
国民收入中除去消费和ZF收入,剩下的就是国民储蓄。所以储蓄等于投资


转帖:

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前者计算一段特定时期本地进行的生产,而后者则计算本地居民的总体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总产值(简写成GNP),指一个国家所有有该国国籍的公民(在国内或国外)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又叫部门法。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2-27 19:43:56
上述的收入,有特定含义,是投入产出当中的那个产出,类似于收获、收成、收纳、收效、收利、收得、收货。

这个特定含义的收入,与投入产出的投入一词相对。先有投入,就得到了产出、收获、收入,是这个意思上的收入。

这个特定含义的收入,往往用货币来核算,即产品的价钱、市值,即产值。
这个产值,不一定销售出去了,可能已经售出了一些,可能库存,可能积压,可能过剩,可能报废。
这个产值,是潜在的货币收入,是可能的货币收入。

而在汉语中,所谓收入,通常是指销售收入、实现收入、货币收入,这是约定俗成的。



所以,上述收入,应该翻译为产出。好像是应该如此。

这个产出,在实物形式上是一些产品,在货币形式上是一些产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27 19:53:29
上述的投资,储蓄,投资=储蓄

好像应该翻译为:投入,储聚,投入=储聚

因为,在汉语当中,投资和储蓄,有通常的约定俗成的含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27 20:13:37
做了以上的改译之后,

当大家看到国民收入,就知道,那可不是货币收入、实现收入,与交换出售是无关的,那不过是国民产出,

当大家看到投资=储蓄,就知道,那可不是投钱、存钱,与支票现金是无关的,那不过是投入=储聚。



对专业的学生来说,避免了麻烦。

对非专业的人们来说,避免了误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27 20:16:51
宏观经济学当中的收入、投资、储蓄,当时这么翻译,

或许是恰当的,
假若不恰当,不知道是出于深思熟虑,字斟句酌,还是约定俗成,或萧规曹随,还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还是什么专业考虑,什么其他考虑,等等。再或者,是由于英语当中就是那种意思,而不方便给改动?或不方便意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2-27 20:23:4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