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的分税制改革后,中央财政收入大幅增加,随之而来造成地方财政收入锐减。近年来,随着地方财政公共支出的大幅增加,特别是ZF投资欲望的不断膨胀和为了拉动内需而增加的巨额投资,地方财政的黑洞越来越大,从而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官本位思想加大ZF对企业的盘剥,使企业造血功能不断下降,严重透支企业的未来的纳税能力。
    地方官员的升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比率,为此很多官员不惜竭泽而渔来增加财政收入,而很多内陆城市的经济总量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显著增长,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盘剥,从而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从去年开始,各省地市税务稽查部门对国企的稽查力度不断加强,一方面确实堵塞了税收漏洞,但很大程度上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行为。而另一方面,很多不法民营及个体企业通过潜规则规避税收门槛,又造成地方税收的大量流失。而很多守法企业因不堪重税,撤出传统行业,投机金融及地产行业,一旦出现金融泡沫将出现严重后果。
    二、地方ZF为解决赤字财政必将加大土地出售力度,进而形成房地产市场的恶性循环。
   ZF为解决赤字问题为加大土地出售力度,必将力保地产商的利益,而置百姓的利益于不顾,长此以往将使房地产市场长期陷入只升不降的怪圈。
    三、长期赤字财政,将滋生不稳定因素。
    地方ZF的过度盘剥,将使流民增加,民心涣散,激化社会矛盾,增加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面对地方ZF的高额赤字,如何出牌,百姓拭目以待。
    个人观点,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