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492 52
2018-01-03

一种生产A产品的方式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无生产设备,下同),一种生产A产品的方式是资本密集型生产(无人工厂,下同)。

假设两种生产方式生产的A产品质量完全相同,所用原材料等中间投入完全相同,产值也相同。

假设中间投入为100,产值为300。

假设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劳动者报酬为100,折旧为0。

假设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劳动者报酬为0,折旧为100。

假设两种生产方式的生产税净额都是40。

可以算出:

劳动密集型生产A产品创造的增加值为:300-100=200

资本密集型生产A产品创造的增加值为:300-100=200

其中劳动密集型生产A产品的增加值200构成为:

劳动者报酬100+生产税净额40+营业盈余60+折旧0

其中资本密集型生产A产品的增加值200构成为:

劳动者报酬0+生产税净额40+营业盈余60+折旧100

两种生产的结果都是创造了200的增加值,只不过构成或归属不同。

请问:资本密集型生产A产品的折旧100是重复计算吗?

请问:折旧100是不是新增价值?

答案显然是:

折旧100不是重复计算,折旧100是新增价值。

有些人为了证明折旧是重复计算,把中间投入变为固定资产,还别说,真蒙蔽了很多人,但是那是用的障眼法,只能蒙蔽那些不懂增加值核算原理的人。

有些人说折旧不是新增价值,这就是对事实无法认知了。这是自蒙双眼,看不到事实,那是自然。

对于自蒙双眼的人,可能是心里明白;对于被蒙蔽的人,可能是心里糊涂。

不管以前是糊涂还是明白,希望看了本文之后,能明白。

《三种不同环节生产A产品的故事》中,将中间投入变为固定资产是胡乱假设,自欺欺人,结果只能是自相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1-3 08:57:3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3 08:53
一种生产A产品的方式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无生产设备,下同),一种生产A产品的方式是资本密集型生产(无人工 ...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 09:42:35
附:《三个环节生产A产品的故事》
为了生产A产品,有三个企业。其中某企业生产原材料算是生产的第一环节,其中某企业生产工具算是生产的第二环节,其中某企业生产产品A算是生产的第三环节。第一环节第二环节的生产物都被第三环节使用。
假设第一环节第二环节使用的是自然资源(价值为0),假设三个环节劳动创造的价值(增加值)均为100(单位可以是万元等)。
第一环节第二环节第三环节增加值均构成如下:
劳动者报酬50+生产税净额20+营业盈余30+折旧0
可以算出:
第一环节的原材料产值为100
第二环节的工具的产值为100
第三环节的A产品产值为100+100+100=300
三个环节的总产值为100+100+300=500
第一环节第二环节的原材料或工具对于第三环节产品A都是中间投入,A视为最终产品。
根据投入产出平衡原理有:
增加值(300)=最终产品价值(300)
总产值(500)=中间投入(200)+增加值(300)
以上数据没有什么问题。
这时来了一个人。说:第二环节的工具不应算是中间投入应该算固定资产,它的使用寿命为2年,价值也超过了固定资产的规定。按这个再算算账。
这样假设就变成了这样:
第一环节还是中间投入100,第二环节变为固定资产100(注:只有第二环节假设改变),第三环节增加值还为100还是最终产品。
可以算出:
第一环节的原材料(中间投入)产值为100
第二环节的工具(固定资产)的产值为100
第三环节的A产品产值为100+0+100=200
三个环节的总产值为100+100+200=400
第一环节原材料是中间投入,第二环节工具不是中间投入是最终产品,A还视为最终产品。
根据投入产出平衡原理有:
增加值(300)=最终产品价值(100+200=300)
总产值(400)=中间投入(100)+增加值(300)
将第二环节中间投入100改为固定资产100后,计算的结果如上。增加值不变,总产出减少了100。
这时又来一个人,说,第二环节中间投入改为固定资产了,第三环节总产值300保持不变可以吧?当然可以,那就按这个数据再算算账。

第一环节的原材料(中间投入)产值为100不变
第二环节的工具(固定资产)的产值为100不变
第三环节的A产品产值为300(不是算出来的是规定出来的)。
三个环节的总产值为100+100+300=500。
第一环节原材料是中间投入,第二环节工具不是中间投入是最终产品,A还视为最终产品。
根据投入产出平衡原理有:
总产值(500)=中间投入(100)+增加值(100+300=400)
最终产品价值(100+300=400)=增加值(100+100+200)
这样第三环节的增加值由100变成了200。
为什么呢?总产值不变中间投入减少增加值自然就多了嘛。
因为中间投入与固定资产的划分对于增加值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不能随便把中间投入变成固定资产,也不能把固定资产变成中间投入。
那两个人说的将中间投入变成固定资产无效(原来就是中间投入符合中间投入的条件,不可能又符合固定资产的条件)。
故事到此结束。
如果能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中间投入、增加值、最终产品价值、总产值等之间的关系,就算是有所收获了。
总产值=中投入+增加值
增加值=最终产品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 10:02:21

固定资产.jpg

按照楼主的上述说法,随着会计规定的变化,同样价值的生产用具,去年是固定资产,今年就可能变为中间投入。因此,同样价值的生产用具,到底属于固定资产还是中间投入,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因此,楼主所说的“有些人……把中间投入变为固定资产,还别说,真蒙蔽了很多人,但是那是用的障眼法,只能蒙蔽那些不懂增加值核算原理的人。”就是在自掴耳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 10:08:05

劳动创造.jpg
劳动创造1.jpg

楼主上面的发言表明,他所说的新增加值就是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他举的无人工厂中根本就没有人劳动,当然根本就不存在他所说的新增价值。
现在他把无人工厂的折旧说成是(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又是在掴自己的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3 10:08:33
clm0600 发表于 2018-1-3 09:55
两种生产的结果都是创造了200的增加值,只不过构成或归属不同。
请问:资本密集型生产A产品的折旧100是重复 ...
通常,“创造价值”指的是一种行为使价值较低的原材料变成了价值较高的产品,创造了一份新增价值。

这是hj58先生说的,这您不会忘了吧?
您认为他说的新增价值与我说的新增价值有区别吗?

一种行为一般指的是生产行为,通过对原材料等中间投入进行加工生产出新产品,新产品的价值与原材料等中间投入的差额那就是创造的新增价值。
倒不是抄他,是与他不谋而合。以前未见过,昨日方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