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一周年之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10月27日表示,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实施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中央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持续显现,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一年来,4万亿元投资计划项目的陆续实施对拉动全社会投资和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三农”和改善民生夯实了基础。同时,实施的项目推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在中央扩大投资政策带动下,全社会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前9个月全社会投资增长33.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农业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民生工程投资均同比大幅增长42%―72%。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9%,增幅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1个和2.8个百分点。
在安排投资计划时,有关部门加强了农村民生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成了一大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在已经下达的四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截至8月底,已建成1.1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改造农村初中校舍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建成廉租住房27万套、开工建设126万套;解决227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沼气项目247万户、农村公路20万公里、农村电网各类线路10.3万公里。
发展改革委在安排投资时把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同时还支持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城市污水垃圾设施及配套管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建设,并将部分新增投资用于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长远发展增强后劲。
今后,4万亿元投资计划在执行中,将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其中包括支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广泛参与各种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采取三方面措施,推动全社会投资平稳增长,一是不断充实和完善4万亿元投资计划,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二是抓紧出台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措施意见,在扩大市场准入范围、促进结构调整和民间资本合理流动、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服务和引导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三是进一步管好用好中央投资,充分发挥中央投资引导带动作用。中央投资要进一步向民生、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区域协调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决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对新兴产业发展也要加强引导和规范,防止一哄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