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51 3
2009-11-16
 11月15日《北京日报》报道,11月12日8时许广西贺州市杨会村发生爆竹作坊爆炸事件,死伤的13名儿童全部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一个已经延续很多年的社会问题。一场伤亡惨重的爆炸,使他们以“留守童工”的黑色身份,进入了民众的视线。这些“留守童工”最小的7岁,最大也才15岁。两名犯罪嫌疑人为降低成本牟取暴利,雇用本村小学的学生利用上学和放学前后时间非法生产爆竹。有的学生为挣点零花钱,甚至凌晨3时就起床做工。非法黑作坊当然不会去关心安全生产,那些起早摸黑劳作的孩子们,以他们的认知,又怎会预料到非法生产爆竹的危险程度。终于,惨剧发生了。
  “留守儿童”为何沦为“留守童工”?是因为贫困还是因为“守夜人”的玩忽?这些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许因为年迈而疏忽了对孙辈的呵护,可是当地专司安全生产的监管机构、专司劳动保障的职能部门,为何没有尽早发现问题呢?
  惨剧之后,当地有关部门会追责并问责,可是等悲剧慢慢淡忘之后,是不是相关的问题又会“沉渣泛起”?当我们都在关注“富二代”的时候,我们的目光也应关注到“留守儿童”。
  前不久,有一条新闻披露,一个“留守儿童”给常年在外地打工的妈妈发短信:“我和弟弟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你跟爸爸,没人跟我们说话,不知道找谁撒娇,在学校受了委屈也不知道说给谁听……我们哭了你们不知道,笑了你们也不知道,你们总是说你们很忙很忙,只有跟你们说我们死了,才会引起你们的注意。”
  “留守儿童”的现实和未来,绝不应是“留守童工”式黯然的人生和未卜的前途。

【转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16 20:38:39
曾为留守儿童的我对此深有感触,长了22年了,跟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五年,想想,真的很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6 20:45:34
孩子们真可怜啊。市场经济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目前已经看到和还没有看到的很多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6 20:58:59
东欧也是这样,不过那的保障跟这里相差太大。
关键是,赚的还是辛苦钱,中国赚的也是辛苦钱,想想也确实可怜,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太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