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5550 1
2018-01-19
德国工业化的特点概述:
时间---
19世纪30年代出现工业革命的迹象,50-60年代发展异常迅速。到1870年德国就迈入发达国家行列。20世纪初基本实现工业化。
政治制度背景---
19世纪10年代德国还是四分五裂;各邦之间关税通行税导致障碍重重;在普鲁士的带领下,通过建立关税同盟在德国统一之前(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就建立了统一市场(1834年元旦全国性的关税同盟建立)乃至经济的统一(币制度和度量衡统一、后有权与他国缔结商约)。德国19世纪的工业化时期的政体是君主制,德国农奴制彻底废除的过程几乎与工业化的初期同步。
资本积累---
在投资方面,到1850年,德意志各邦为铁路建设提供了总投资的一半。
资产阶级容克式经济让德国的工业通过地主积累的农奴赎金以及超经济剥削获得了原始资本积累。
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国人对德国的赔偿。
ZF的作用与政策---
关税同盟时期就采取了保护性关税政策。德国统一后,抓住了新技术革命的机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农业发展---
P151:1807年10月普鲁士首相斯泰因在拿破仑的支持下颁布《十月敕令》,废除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允许农民有支配自己财产、自由选择职业和决定婚事的权力;城乡居民可以自由买卖贵族的土地;无论地主和农民都可以自由从事手工业或经营商业。1811年被新首相改为农民赎买方式解除封建义务。德国其他许多公国也效仿了普鲁士。到1870年代,德国农奴制基本消除。
产业结构及其变迁---
对德国实现赶超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是电力、光学和化学等新兴产业部门。有机化学是德国最大的工业成就,其使用资金和劳力占整个化学工业的一半。1913年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商船拥有国。
德国统一后,抓住了新技术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到了19世纪后25年,德国在钢铁、化学、电气、内燃机等方面领先世界,承担了开拓者角色。
科技革命---
1835年,德国引进英国技术修建第一条铁路,到1839年就制造了自己的第一台铁路机车。1837年德国化学家分析了土壤的化学成分,50年代氮磷钾肥料的生产技术有了很大发展。1885年德国奔驰公司生产第一辆汽车。
企业组织变革---
德国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垄断程度高于英国。P271: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等金融集团通过“参与制”延伸到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
融资制度背景---
P170:1871年德国统一以后,实行了金马克为基础的货币制度。1875年普鲁士银行更名为帝国银行,开始逐步担负起起中央银行的职责。
德国的主银行制度是颇具德国特点的融资机制。
P271:德国的金融寡头主要以大银行垄断资本为中心。一些富有的家族在其中拥有很大的资本和势力。
国际关系的处理---
P152:资产阶级容克式经济保留的封建残余,使得大量雇工生活贫苦、土地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导致国内市场狭窄,从而加紧掠夺海外市场和领土,让德国变成了特别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其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1-19 14:29:45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