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219 6
2009-11-18
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里面有道这样的题
假定与货币需求有关的物价水平包括进口产品的价格,而进口产品的价格取决于汇率。这就是说,货币市场可以表述为:M/P=L(r,Y)。这里:P=m*Pd+(1-m)*Pf/e,参数m是物价指数P中过你产品的比例。假设国内产品价格Pd和用外国通货表示的外国通货表示的外国产品价格Pf是固定的。
在这个模型中,在浮动汇率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是什么?

金圣才那本书上面给的答案是这样的:
在这个模型中,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从而汇率上升,收入增加。


我想问的是,如果汇率上升的话应该会引起P的下降啊,这样的话实际货币余额应该会上升才对,这样LM*曲线不是应该右移么?
如果两条曲线都右移的话,汇率最终会怎么变动应该就是不确定的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19 00:37:16
参数m是物价指数P中过你(国内)产品的比例

如图,(见附件pdf文件)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从IS0右移至IS01,此时r上升,y增加,LM0与IS01交点为内部均衡点。
在国际市场则出现盈余,本币升水,BP线从BP0移动BP1。又因为P=m*Pd+(1-m)*Pf/e这是的e是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吧??),此时P下降,货币供给增加使LM线由LM0移至LM1;另一方面本币升水使得净出口减少,IS线从IS01移至IS1。
最终达到新的均衡。

楼主提到的两本书我都没有细看过,以上是按高鸿业三版中的内容分析的,如有疏漏处,万望赐教。
附件列表

islmbp.pdf

大小:90.49 KB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9 20:29:04
从公式上判断,这里的汇率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即不单位外币值多少单位本币,因此公式中外国商品价除此汇率就换成了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了。弄清了这个就明晰,扩张财政使IS右移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汇率升值,公式中表现为e变小(本币升则外国商品更便宜),因此物价是上升的。LM左移。这个解释应该还算严密吧,多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9 20:30:00
从公式上判断,这里的汇率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即不单位外币值多少单位本币,因此公式中外国商品价除此汇率就换成了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了。弄清了这个就明晰,扩张财政使IS右移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汇率升值,公式中表现为e变小(本币升则外国商品更便宜),因此物价是上升的。LM左移。这个解释应该还算严密吧,多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9 20:31:05
从公式上判断,这里的汇率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即不单位外币值多少单位本币,因此公式中外国商品价除此汇率就换成了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了。弄清了这个就明晰,扩张财政使IS右移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汇率升值,公式中表现为e变小(本币升则外国商品更便宜),因此物价是上升的。LM左移。这个解释应该还算严密吧,多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19 23:03:13
3# relovelilac 恩恩, 明白了~谢谢了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