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到成品仓看看
在成品仓看到产品包装好,摆放在卡板上整齐划一排列好了准备入成品仓,我此时竟有沙场秋点兵的感觉。
到了成品仓,看到包装组的人用叉车拖着成品送来了,卡板上还有日期、生产产品的生产线号、成品的工单编号和入库数量。
这个时候我对工单有了新的认识:工单就如一个池子,往里面注入的是三个管子: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生产成本-直接人工,不管是上月有没有余额,都是投入,而这个投入是分别月份来核算的,这应该可以理解为历史成本,上月每一个工时要承担的人工是14元,本月每一个工时的人工成本是13元,那总投入就是上月工单剩余的工时×14+本月的投入工时×13了。
我的思考: 怎么分摊人工和制造费用,这个原则还有待会财务部进一步了解,等成本核算时候再详细问问。工单入库,如果全部完工入库,所有投入的成本由完工数量承担便是,可如果是部分完工,应该采用什么方式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划分?
分录还是不会有问题,先记下来: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在成品仓,看到了一些客退品,我问仓库主管:客退品是不是我们的库存?
王主管:如果客户是不要这个产品了,我们会入实体工厂,如果是拉回来维修后再交还给客户,这个是不入我们实体工厂。
我追问:不入实体工厂是什么概念?
王主管:我们系统里面设置了一个虚拟工厂,专门管理客户的退货、补货这一块业务。因为是没有售价和成本的信息,不影响往来,说白了就是只管理了数量和客户信息。
我明白了:如果是有值的退货,做出货时候的红字分录或者借贷反过来的蓝字分录就可以了。
冲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应付账款
冲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如果款已经收到要退还: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无值的退货,没有分录产生。但是会有维修费用的产生,带着疑问去销售部再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