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104 12
2009-11-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也在增长。2010年世博旅游年,你是否想到处走走呢?你的旅游计划是怎样的?是与家人同行,与朋友通往,或者独自闯天涯,或者加入旅游团?快快发表你的看法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0 12:33:49
谈旅游需求前,请先界定什么是旅游,什么是需求,否则谈什么呢?
旅游一定是离开常住地24小时以上不带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吗?商务旅游就是商业目的为主,农家乐就是24小时以内。
需求一定是可以用市场化交换途径实现的个人需要吗?在朋友的推荐下购买原本不想买的商品也是需求?
如果你是相关专业的学者,请认真考虑后再提问。如果只是一般性关注,看看百度也就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0 14:47:36
看来二楼的同志是位专业人士了,旅游的定义都陈述出来了。我是想了解当前大家是不是把旅游列入了生活的一部分。

另外,我想请您这位专业人士告诉我,您认为的旅游需求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1 21:03:34
传统上认识的旅游需求就是旅游消费需求,即随着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加而产生的旅游需要。

如果从中国需求方的角度来看,旅游需求是中国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包括对中国旅游产品的需求和对外国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就是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

如果从我国旅游产业的角度来看,旅游需求就是外国游客对我国旅游产品的需求和中国人对我国旅游产品的需求。因为这两部分需求对应我们的旅游供给。

不过目前有人主张再扩大旅游需求的范围,主要是旅游投资需求,因为旅游经济增长而产生的对旅游 项目的投资需求。

目前中国旅游研究很不成熟,对这些现象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以上回答基于本人的认识,不一定正确。本人也仅仅是旅游小硕。

顺便说一下旅游的定义问题,从学术探讨的角度来说,大部分学者认为旅游的目的具有愉悦性,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这样就排除了商务、公务、探亲、医疗等。但统计部门统计时,往往很难区分这些旅游目的,因此在统计框架下,所有这些都被统计为旅游者。从产业角度来说,接待的人是否划入旅游者不重要,只要能带来经济收益。这样,商务、公务人员就成为很多酒店的客源市场。由于旅游是应用型学科,出于产业研究的需要,大批旅游研究者投身研究产业问题,自然就把公务、商务等划入旅游者了。
根据本人研究的结果,中国目前统计为旅游者的城市居民中,大约只有60%是真正休闲、度假、观光的,其余全部是探亲访友、商务、公务;农村旅游者只有不足20%是休闲、度假观光的,65%是探亲访友的。现有统计严重夸大了旅游业的规模。这是中国旅游业“宏观报喜,微观报忧”的根本原因,表面上看,中国国内旅游已经居全球第一,事实上,50%以上的竟然是走亲戚、串门等。

说的多了,懒得打字了。

漏了一个问题,农家乐问题。如果不过夜,这个应该统计为一日游。不过我的看法是,农家乐一般是围绕城市周边,没有脱离旅游者的惯常环境,也没有去异地,因此不能算旅游。因为一般认为旅游应该是发生在非常住地的概念。我认为农家乐应该划入休闲活动。这个问题就不展开说了。

欢迎非旅游专业人士发表看法,我认为旅游研究的进步必须借鉴行业外的思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3 09:34:03
看来您这位旅游小硕确实做了不少研究啊,把数据都统计出来了。多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3 23:51:19
好像讨论旅游的帖子一般没人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