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47 0
2009-11-22
最近偶尔上网看点新闻,发现国际社会上奇妙的事情接连发生.

今天抽点空随便写点.主要讲经济上面的事.

第一件事,悍马收购案,看到这个新闻,第一联想到的就是当初日本收购美国洛克菲勒中心.看到很多网友的评论之后马上很快又想到了现在的油价问题,欧佩克限量减产,国际上石油战略储备下降,又配合国际环境组织的环境保护运动.不管美国走的是哪条路,这步棋,对于中国来说是稳输! 我们就不说了,说多了都是眼泪.

第二件事,绿BA事件,为了配合中宣部,舆论导向政策,也就不评论.评论多了都是血泪.

第三件事(重点开始),中国崛起论,

什么是中国崛起论?就是最近美国经常鼓吹中国的经济的崛起,和中国相处也非常低调,做事情总是让着中国,然后搞的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都觉得中国真的崛起了,去中国投资有前途啊...等等.

其实这个也挺好理解,还记得上个世纪末的日本吗?当初.美国有能力联合其他国家控制日本政治经济.迫使日本签定广场协议.强迫日圆升值

但是中国,美国没这么大本事控制,怎么办?就像现在这样,舆论导向,煽动中国崛起论,索罗斯等大牌炒家争相做秀,使国际投资资金流向中国,一切事情都让着中国,避免中国在这个阶段出现大问题.使国际热钱继续往中国流,使RMB继续升值,

RMB继续升值的的结果是什么?

国际热钱继续增多,金融泡沫继续被吹大,等待着什么时候被一针戳破,

而汇率上升那?

大家中知道汇率上升将打击外向的实体企业,使出口经济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该倒闭的倒闭,该裁员的裁员,

实体经济继续萎缩,失业人数继续上升,然后等待恶性通货膨胀的泡沫被戳破.

看看网上很多愤青,基本上都还在洋洋自得那,都觉的中国总算扬眉吐气了,哼哼,看看吧,20年前的日本就是中国的榜样.


那么戳破这个泡沫的针是什么那?

说实话,戳破泡沫的方式有很多种,这个问题我们等下谈,我们先说说,

中国,难道就只会钻别人下好的套子吗?

当然不是,扩大内需!使中国的外项型企业转型成内向,

多好的政策啊,如果能很好的执行起来,中国即不会因为汇率上升而对实体经济造成大的影响,还能享受到RMB升值带来的好处.....

但是,这仅仅在于这个政策被很好的执行的情况下..................................

首先大家一定会想到执行这个政策的工具是什么..是啊,空喊口号不行,得有实际方案,以及执行方案的工具.

是什么啊?没错,不就是那谈烂掉了的4万亿吗?

那么这个4万亿怎么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的啊?很多朋友都知道,就是将货币通过各种方式投放到市场上(注资银行也好,搞项目搞工程也好),制造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物价上升,人们挣相消费,企业赢利回暖,经济自然就又上去了.而且还不需要依靠出口就可以上去.

可是,这个资金的投放方式却也有两种,或者说是投放的方向有两个.....并且所造成的后果完全不一样.............................

前面讲到,4万亿如果利用的好,不但可以破除国际银行家的阴谋,还可以帮助国家经济迅速复苏.

这利用的好与不好的差别就是这4万亿主要是从哪个方向投入市场的.................而选择错误的方向,不但不能刺激经济,反而把这个泡沫给戳破,而泡沫的戳破者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不是说中国4万亿下来了吗?为什么感觉不到?"很多人会问.甚至在一些中小城市大街上走走,到处是大甩卖,超市商店也在搞副业稳定收入.,一派萧条的通缩景象.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还没有通货膨胀,!!

我曾经说过,在纸币时代,真正意义上的通货紧缩是不存在的.

印钞票(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造成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有两个方向.



1.从基层开始,把钱投资给给小企业和老百姓.从人民根本上改变民生.使刺激经济的钱落实到没个人民头上,使每个人民成为刺激经济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份子...

2.从上面开始,把钱给大企业.给"大"项目,"大"工程........................

两个方向的投放,其结果是如何产生不同的后果的?

结果其实都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货膨胀.

但真正不同的是这个结果结束的方式,也就是后果.....

一个是良性刺激经济,经济回暖并迅猛增长.

一个是恶性通胀,经济严重衰退.

#

怎么回事?
很简单!!!

如果那4万亿主要注资给国企,给那些"红顶"企业,分发给政府部门,而政府部门又拿来搞像"绿坝"之类大项目大工程.或者帮XX企业收购一下X马汽车.

那么这些造成通货膨胀刺激经济的钱的确实实在在到了市场,但是却是躺在少数人的帐户里.因为短期内,他们不会把大量钱投入市场流通中,所以人们感觉不到货币的贬值,感觉不到通货膨胀.

然后等着,稍微有点可以使这些资本垄断者进行大的投资的迹象或者机会,他们就会猛的把这些资金注入市场.(比如说稍微有点物价上升,有点通货膨胀的前兆,这些大企业啊,老总们,为了避免资金缩水,就紧跟着把钱咂向实体经济市场.)

现在这种情况,就像为了使一盆水增多要往盆子里加冰块一样.本来应该一个一个加的,但是却一盆一下子丢了进来,其结果可想而知.

那个时候的通帐啊.知道恶性通涨是啥意思吧.就是使人们对法定纸币失去信心,不用此法定纸币了,使用其他纸币甚至物物交换来交易.那时候还说啥刺激经济,本来是百万富翁的人手里却拿着废纸,连生存都成问题................................


相反,如果这些钱从另一个方向下来,比如,增加医保,农业补贴,或者住房补贴.那就可以徐徐渐进,把物价缓缓的推动上去.人们为了避免资产缩水,都争先恐后的消费,购买实物避险,经济自然慢慢的刺激上去了.

像很早以前有发消费券的方式,就是一个典型的从底层刺激经济的方案虽然不甚科学,但也是注重民生.然而仅仅是昙花一现,做秀的成分太大.

附言:

我讲这些只是说明一种一个社会结构问题.以及以易懂的方式分析出来,给部分可能想了解更深的朋友做参考.
我们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是很高明的.温家宝总理不是也发布了农机补贴的政策吗?但是上头如果没有指定项目和投资方式,下面就开始"乱"用了.
所以归根揭底不是政策问题,是执行问题.政策的理念没有有效传达到执行层面.主要还是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监管机制.这是上层建筑问题.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至于怎么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对待事件的方式,我只是把这个情况从一定的角度分析出来,以便帮助部分朋友释疑.

希望大家学会怎样独立的思考,并看透事物的本质,习惯于接受所谓专家施舍"解决方案"的人一般很容易被时代的波涛所湮灭.

#

第四,IPO重启?
IPO重启将又一次打压本身就无力上升的中国股市,到底是一群傻瓜想借着这次大回调的最后一波再套点股民的钱?还是妄图帮助某些拿不到贷款的"红顶企业"起死回生?

或者根本就是.........................哎~~不说了,说多了都麻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