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P管理-管人、管事、管业绩
-People, Process, Performance-
程晓华
2009-10-10 发表于e-works
http://articles.e-works.net.cn/manager/Article72192.htm
做manager-经理的人经常需要问自己的问题就是,我做为一个经理,我到底应该管些什么?我关注的焦点focus是什么?
很多的经理人陷入日常事务而不能自拔,有的则是太strategic - 只关注“战略”而被认为是不务实 … 到底应该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经理人呢?
笔者本人做manager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总体感觉是,做为一个经理人,无论您职位高低(管一个人也是manager=管人的人),都应该紧紧抓住三个P不放,用英语来讲就是 People – 人,Process-流程,然后就是 Performance – 业绩, 其中人和流程是输入=input, 输出=output 就是业绩。
我们分别来谈谈这三个P。
第一是人 – People。
当我们说这个“人”的时候,其实不仅仅是指人本身,它首先是指一个组织结构,也就是英语里面说的organization以及组织里面的 roles & responsibility - 角色与责任,最后才是具体的人也就是 individual, 当然提到个人就不得不提士气-morale和纪律 discipline。
任何一个经理人,当他做到那个经理的位置上的时候,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组织结构?”。每当谈到组织结构的时候,总会让人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谈到的第二个P – process 流程。
那么,到底是先有流程呢还是先有组织结构呢?
有人说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有道理也没道理。
通常情况下,我们知道,一个组织为什么会产生呢? 譬如说,你为什么要成立一个生产工厂、咨询公司或者贸易公司呢?您总不会还不知道要干什么“事儿”,您的公司就已经成立了吧? 所以我们说,应该是先有流程,也就是先有“事儿”再有组织结构。这里我们之所以把“人”放在第一个来谈,主要是想说明,人是第一位的,因为其实无论是您要干什么事儿,还是怎样干这个事,最终都是有人来决定的。军事管理学上有句话叫“编制是静态的战术,战术是动态的编制”,说的就是组织与流程之间的关系 - 您的组织结构体现了您要实现的组织目的,您的组织目的最终是通过组织结构来实现。
有了组织结构之后,您就需要明确具体的角色与责任。譬如说你设立了一个“物料管理部”,接下来就要考虑,在这个物料管理部门里面,都应该设置一些什么角色呢?他们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干什么?我们要通过这些角色、职责来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这其实又牵扯到我们要谈的第三个P – performance,也就是业绩的问题,或者是如何衡量业绩的问题。
我们还是以这个“物料管理部”为例吧。
首先要明确,我们为什么要设置物料管理部?或者说物料管理部为什么要存在?- why are we existing?
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物料管理部的职责是:
- 保证供应
- 降低库存
- 减少呆滞
这三个东西是相互矛盾的,既要保证供应,又要降低库存,这本身就是“矛盾”,也就是“对立、统一”的,也就是说,正是因为这个矛盾的存在,物料管理部才有存在的理由。这就是因“事儿”=“矛盾”而设置组织结构。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就必须设置一些角色,那就是计划员、采购员、工程师等角色了。最后到了individual level, 也就是个体这个层次,我们就要考虑“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了,这就是一个选人与用人的问题了。
做为一个经理人来讲,没有什么比选人、用人更重要了。因为组织结构一旦设定,就是相对稳定的;角色与职责也不可能天天去改, 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选好人、用好人了,这是每一个经理人每天必做的功课。譬如说,跟大家分享一点我个人的做法 - 每天来到办公室,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打开我的组织结构图-Organization chart, 对那些直接向我汇报的经理们(direct reports)、以及他们手下的leaders (主管、关键员工等)进行一遍过滤,或许是几分钟,或许是几个小时,考虑一下,他们有什么问题,他们目前的情绪,他们是否有什么想法,他们可能需要什么帮助等等,以决定是否需要找哪个人谈谈,了解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以尽可能地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我们做为经理人需要时刻记住的是,人的士气 - morale、纪律- discipline永远是个大问题,这一点我们必须向我们的党和军队学习 -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