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
仅供学习之用
本帖隐藏的内容
电子元器件行业手机产业链
行业动态
行业近况
四季度业绩预览结果印证我们《金立股份冻结及A 股业绩预览的影响》中的提示,行业盈利预测过高,存在下修风险。MWC 上三星发布的新机令人失望,反映2018 年行业处于5G 到来前的调整期。立讯集团旗下公司收购台湾光宝相机模组业务,一方面反映光学是手机零部件中少数存在结构性增长机会的子板块,另一方面,龙头公司之间的互相渗透,长期会导致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评论
4Q17 旺季不旺,1Q18 净利润增速继续放缓:根据2/28 为止披露的20 家A股手机产业链业绩预告,4Q17 行业总利润同比增长31%,环比持平。同比增速和前三季度的60%/49%/40%相比有明显放缓,反映中国手机客户存货调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展望1Q18,受苹果iPhone X 砍单影响,我们预计行业利润增速1Q18 会继续放缓。
立讯集团收购光宝相机模组业务,留意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2/28台湾光宝(2301.TW)临时董事会通过出售其相机模组业务给立讯集团创办人王氏家族旗下立景创新。光宝相机模组事业部成立15年,有华为等良好的客户基础和技术储备。高峰期2014 年全球排名第三,市占率8.2%,近年受舜宇、欧菲光等影响,市场份额下降至1H17 预计为3.6%,2016 年收入相当于舜宇的66%,盈利处于长期亏损。我们认为立讯的战略是试图利用自身的制造能力和光宝的技术相结合,重复过去两年声学“立讯+美律”成功体验。对舜宇、欧菲光、丘钛、信利等现有厂商,可能会面临竞争加剧风险。
MWC 新机发布亮点乏善可陈,1H18 手机需求很难有较大起色:三星在MWC 上发布S9/S9+,着重提升相机性能,总体看与上一款S8/S8+差异不大。LG 没有发布其G 系列旗舰的新版,Sony 也变化不大,很难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目前关注焦点集中在将要在3/27 发布的华为P20/P20+及小米MIX 2s 等中国品牌旗舰机。除了背壳从金属向玻璃切换外,我们认为中国厂商导入3D 感测等新功能最快要到2H18 才会发生。因此1H18 需求仍然很难有大起色。
估值与建议
短期维持谨慎,长期关注趋势性增长机会:A/H 股手机产业链从2/2 出现一波反弹行情,总市值自此上升13%,市盈率(TTM)27.4x,vs.去年至今平均29.0x。虽然部分公司短期仍存估值修复空间,但新的爆款手机出现前,判断行业缺乏趋势性机会,短期维持谨慎。建议关注四月以后国产新机发布,及苹果2018 年新机型相关信息。
风险
库存修正周期长于预期,2018 年新机创新进度较缓。
2018年2月制造业PMI点评
事件
2018 年2 月,官方制造业PMI 为50.3(上月51.3),非制造业PMI 为54.4(上月55.3),综合PMI 为52.9(上月54.6)。
评论
2 月官方制造业PMI 为50.3,较上月环比下行1 个百分点;综合PMI 产出指数为52.9,较上月下行1.7 个百分点。尽管统计局表示,PMI 受春节假日因素影响,制造业生产增速有所放慢;但PMI 本身是季调后的数据,且本次春节所在月份环比下行的幅度明显大于往年的春节,可见还是剔除季节性因素后生产与新订单等一定程度的走弱导致,尤其是中小企业制造业PMI 的绝对水平较低、回落幅度较大,需关注严监管环境下其融资的可得性和对经济的影响。
PMI 数据显示,近期制造业景气指数延续偏弱,需求、生产、价格均在回落,库存也仍偏弱,边际上关注3 月15 日环保限产逐步结束后对经济活动和经济数据的影响。结合其他数据来看,各省ZF工作报告中大多下调了对2018 年GDP 增速的目标,也弱化了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新增了扶贫、环保、民生等;而年初信贷数据和社融的结构也表明,融资需求或小幅转弱;此外,春运增速转负、房地产销量偏弱(尤其是考虑棚改后);经济开局略偏弱。价格方面,此前市场担忧的2 月CPI 同比,虽因春节错位回升至2.5%附近,作为年内高点也仅2.5%的水平,猪肉、非食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PPI 同比也在回落通道中,降低年内通胀的担忧。对于债市而言,基本面边际好转,不过,近两日债市偏强,或主因前期大幅调整后,货币政策边际转向宽松、流动性好于预期带动。债市短期市场仍有惯性,但中期内需要关注金融严监管对银行负债端的压力、二季度债券供给增加带来的供需矛盾。相对而言,长期限债券的压力比中短期的压力大一些,收益率曲线可能变陡。此外,近期需关注三中全会、两会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后续将陆续落实的资管新规等最终稿。海外市场需要关注美债利率上升以及美元能否反弹从而继续压制风险偏好。
分项数据来看:
1、需求方面,2 月制造业PMI 的回落主因生产和新订单的回落。其中,新订单明显回落,从上月的52.6 降至2 月的51.0,是近17 个月的低点;新出口订单由上月的49.5 回落至49,连续两个月降至50 以下。
2、库存方面,产成品库存由上月的47 下降至46.7,原材料库存从48.8 回升至49.3。一方面,库存仍处于相对低位;另一方面,原材料库存表现强于产成品库存,与中下游企业的冬储有关。不过PMI 中的库存主要是厂商库存,需结合贸易商等社会库存看待。
3、供给方面,本月生产分项指数从1 月的53.5 降至50.7,即便考虑春节月份生产活动偏弱,其回落的幅度也偏大;除去春节生产活动回落的影响,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偏弱也是原因。
4、分企业来看,大中小型企业制造业PMI 均有所回落,分别回落0.4、1.1、3.7 个百分点至52.2、49、44.8,可见无论从回落幅度还是绝对水平,中小型企业回落更为显著。严监管下,边际上关注中小企业融资的顺畅性与可得性。
5、价格方面,本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明显回落,由59.7 降至53.4;出产价格从51.8 降至49.2,回落至50 以下;与中观数据一致,BPI 指数和行业价格显示能源、化工、有色等价格在2 月小幅下行。预计2 月份PPI 环比小幅回落,对应同比降至3.6%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