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37 3
2009-11-24
http://china.ibtimes.com 2009年11月24日   12:07 来源:国际财经时报                                                   
                                                                                                                                                                                                                                                                              

奥巴马政府准备推行新“新政”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一年前,我们唯一必须担心的是“恐惧”。如今,政府最主要的指导原则似乎已经变成“要害怕,必须非常害怕”。

发生了什么事?确切的说,参议院的“温和派”扯救经济的后腿。然而证据显示,除必须面对政治上的反对力量之外,奥巴马总统与他的核心顾问集团已被华尔街的内幕吓到。

试想想奥巴马顾问群在他宣誓就职前夕的言论,以及奥巴马当前言论之间的对比。2008年12月,当时已经内定出任白宫首席经济顾问的萨默斯呼吁奥巴马采取果断措施。他警告:“许多专家认为,到明年底,美国的失业率可能达到10%。”他又说,面对如此严峻的前景,“做太少的风险大于做太多”。

10个月之后,失业率果然达到10.2%。这意味,即使萨默斯提出预警,奥巴马团队并未以足够的具体措施创造就业机会。你可能曾经预期奥巴马团队决心做更多。

然而奥巴马最近接受福克斯新闻访问时,言谈间流露怯懦及对经济政策的不安。在谈到可能以税负诱因创造就业机会的问题时,他显得模棱两可。他表示:“我们必须承认,如果我们继续举债,即使美国经济已经出现逐渐复苏的迹象,美国人有朝一日可能失去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最后导致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

啊,什么?

我接触过的经济学者一致认为,复苏背后的风险源自政府做得不够:刺激方案的规模太小,明年就会逐渐消失,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又会打击消费者与企业的信心。

以政治层面而言,奥巴马政府难以推出第二次的刺激方案。尽管如此,他仍应全力推动对经济施援的政策。记住,奥巴马握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说服美国人为所应为是他的职责。

奥巴马却把他的声音借给认为我们无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人。Politico.com公布一项报告指出,减少赤字而非创造就业将是他发表首次国情咨文的重点。

为什么?我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答案。然而如果你认为奥巴马直接或间接自华尔街整理出他的观点,一定可理解他表达的忧虑。
大衰退开始时,部分(不是全部)华尔街大型企业的经济分析师即警告,对抗衰退的努力必将产生更严重的经济祸害。他们表示,特别是,从不要在意美国政府眼前以超低利率长期举债的能力。预算赤字有一天必将导致投资人信心崩溃,利率必将飙高。

奥巴马在福克斯新闻的访谈中呼应第二个说法。他是否应该担忧?

长期利率曾经居高不下,1994年是最知名的例子。不过当时的美国经济仍然每个月创造30万个就业机会,美联储循序渐进的提高短期利率。在就业机会继续流失,美联储近期内不打算升息的大环境下,很难断言类似的局面会再次出现。

我认为,1990年代的日本是更好的例子。当时的日本政府持续承担庞大的预算赤字,日本经济则持续低迷不振,长期利率几乎稳定下降。官员很可能因为来自想像的威胁而畏首畏尾。

难道我们不应该想想源头?我认为,现在主张提防利率飙高的分析师就是在大衰退出现后的几个月,坚称经济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通膨的同一批人。

不要忘了,当初并未察觉史上最严重房市泡沫即将出现的华尔街在预测市场行为时,记录并不是更好看。

我们必须承认,针对两位数失业率采取更多具体措施可能影响投资人对股市的信心。当局必须将这项风险与如果未做得更多,劳工与企业信心瓦解,导致全民受苦的必然结局相互权衡。

这是萨默斯首次一语中的:面对大萧条来最严重的经济灾难,不及所可能产生的危害大于太过。遗憾的是,奥巴马政府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4 14:30:31
哦,原来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4 16:41:22
1# zhang135


有道理,继续观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5 11:29:01
经济泥潭,很难走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