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057 6
2018-03-05
私人的收益或成本就是参与任何社会经济交易的个人的利得或亏损。社会成本或收益为影响整个社会的成本或收益。


私人和社会的收益或成本之间的不一致是指某个第三方不经他们同意会获得某些收益或付出某些成本。


每当所有权未予确定限制或没有付诸实践时便会出现这种不一致。如果私人成本超过了私人收益,个人通常不会愿意去从事活动,虽然对社会来说可能有利。(positive external effect)


第一个例子,海洋运输和国际贸易。坐标知识尤为重要。精准确定轮船位置给社会带来的收益,按减少了轮船的损失和降低了贸易成本来衡量是巨大的。而坐标知识的突破究竟获得的多早,在于有没有所有权来保证发明者收入因节省了轮船和时间而增加。(当然也要包括研究的高成本和发现这一项成果的不确定性。


第二个例子,关于实施所有权的方法。海盗的威胁提高了贸易成本,并缩小了贸易的范围。英国采用“行贿”防止了北非海盗在地中海的劫掠。另一些国家采用护航的方法保护运输,如海上巡逻队。


最后一个例子,关于制定不完善所有权。取自近代西班牙的土地政策。随着人口增加,土地日益匮乏,增进农业效率的社会收益率提高了,但私人收益并没有提高。因为国王已授予羊主团以其惯用的方式在西班牙放牧他们羊群的专权。


那历史上所有权为什么不曾演进到使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等的地步?诺斯在其著《西方世界的崛起》中谈到两个原因:(1)可能缺乏技术阻止“搭便车”或强迫第三方承担他对交易成本的份额;(2)对任何团体和个人来说,创造和实施所有权的费用可能超过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3-5 10:53:54
所以,西方的捐赠行为不同于我国的捐赠行为。西方世界的兴起这本书值得一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5 16:00:48
这个问题的实质可不可以理解为为什么存在外部性呢?如果不存在外部性的话,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是可以一致的。外部性的存在是市场失灵的表现,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唯一能做的是采取诸如收取庇古税、外部效应内部化、引入产权制度等加以减弱。由于产权制度的作用发挥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所以很难取得完全满意的效果。正如科斯定理所说的那样,需要满足参与谈判的人数较少,谈判交易费用较低,产权能够很好地得到界定等条件,此时产权制度消除外部性,进而使得个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这个效果实现。由于所有权属于产权的一个方面,其演进有利益引导型和外部强制推动型这两种,但不论哪一种要想真正发挥作用,都必须付出相当的交易费用和制度变迁成本。从这个角度说,相当大的交易费用和制度变迁成本的存在可能导致个人收益无法和社会收益实现一致。正如诺斯指出的,技术能力的不足也是一个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5 16:01:25
谢谢分享,已经回复,不过要等待审核通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5 18:51:09
多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5 21:18:11
钱学森64 发表于 2018-3-5 16:00
这个问题的实质可不可以理解为为什么存在外部性呢?如果不存在外部性的话,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是可以一致的 ...
最近的风险管控与科技创新是否与这有关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