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本科,海外研究专业均为金融,工作4年与金融相关度低,在职通过考试并取得持证人资格。
Level I:大部分的知识点均为大学和
研究生时涉及过的,所以对于有一定金融基础的人来说并不难。加上考试本身也是选择题型,所以就算真的不会,用排除法等等的方式也可以有很高的得分几率。Notes就够用,不需要看教材。
Level II: level II 对我来说是一个坎,因为我本人一直学习金融,对于基本的财务和会计知识仅限于大学学过的会计学基础。 而Level II 在financial reporting & financial analysis 的比重却非常大,这对于我这种不喜欢死记硬背的人来说,压力很大。另外,level II对于fixed income 的比重和难度也比level I有很大的提高,对于没有实务的学生或者我这种没有金融工作经验的人来说,都有很大挑战。 因为我对自己的弱点很清楚,所以在备考的期间会有策略的去复习,在自己弱但是又比重高的科目上,花更多的时间。有基础的人,notes本身也就够用了,可以把教材作为一个辅助的课外答疑书。由于notes本身是个精简的版本,里面对于一些定义或者基本原理都说得很简单,没有金融基础的人看起来可能会觉得晦涩,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关键字去教材里面看更多的背景介绍。课后题的话,我没有做过level II的,毕竟从题型上看,还是有懵对的概率的。
Level III: 上午的题型,一定要自己去分析。把最近10年的上午题放在一些,你会发现是由规律的。每个科目里面的知识点,用10年的真题串起来,都是有限的。这样大的知识点基本就都能cover了,即便上午没有考,下午也会去考。所以从题型上来说,下午没有什么可以专门准备的,但是上午一定要自己去分析趋势和总结。Notes依然是主要的资料,教材作为辅助,和考level II的时候一样,当成参考书。但是需要比Level II的时候更加注重,比如一个知识点,在notes看会了,先自己想一想除了notes的角度外,是否还有其它会考的角度,这个时候需要结合教材对于该知识点的描述和教材课后题。没错,这里要划重点,level III教材的课后题。要灵活的运用教材后面的课后题,不要简单的在看它的题型,很多题型是在实际考试中不会有的。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出题的思路和考的知识点。我在看完Notes后去看教材的课后题,会发现很多的题不会,或者它问得知识点都是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记得,所以这个是很可怕的。一定要看教材的课后题,它会告诉你协会是如何看重点的。Notes是培训机构出的,而我们真正要对付的是协会的思路。另一个重点,上午的题型, 必须动手写,道理不用多说,这个大家应该都懂。
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思路,可以联系我 (wechat: LXC3322),我在工作之余可以进行有偿的单独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