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8-3-12 09:34:57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12 09:07
再次提醒,不要偷换概念!
你讲的供给量就是售出量,在没有售出之前,只存在提供量,而不存在你的供给量 ...
供给量到底是什么意义?
为了了解供给量的意义,应知道供给的意义,笔者查阅经济学有关教科书大致有三种说法: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供应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一是要有愿望,二是要有能力(行动)。
供给可能是英文supply的翻译,supply也有翻译为提供的。
综合上述供给的意义,可知:
供给量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或供应或提供)该商品的数量。
有人将供给量理解为在某价格已提供并计划出售的商品量(但不一定能售出的商品量)。
这样理解背离了供给的汉语本意。
供的意义是提供,给的意义是交付,供给连在一起是提供并交付的意思。只提供不交付那只是供。
严格地说,将供给量理解为在某价格已提供并计划出售的商品量并不违背供给量的定义,只是背离了供给的汉语本意。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供给量的定义存在问题。
我们重新定义一下供给量。
供给量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售出的商品量。
我们定义一下提供量。
提供量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到市场准备(或计划)出售的商品量——这里并没有一定价格的前提约束。提供量仅仅是提供到市场上的商品量,未必实现销售或能够售出。
有以下公式成立。
提供量=本期产量+上期末库存量。
假设在提供量中,生产者选择一定价格售出了若干量,那么这个售出量就是供给量——提供并交付的商品量。
此时有以下公式成立:
提供量=供给量+本期末库存量
供给量=售出量=购买量=需求量=成交量。
特别地,供给方选择市场出清时,有:
提供量=供给量=售出量=购买量=需求量=成交量
在一定价格供给量与需求量总是相等,供给只能按需求供给——不同价格的供给量总是等于同一价格的需求量。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只是需求曲线的一部分)。
将供给量理解为提供并交付的商品量,提供量理解为只提供未必交付的商品量,符合汉语本意要求。
supply,是应该翻译为提供还是供给呢?欢迎英语水平高的读者发表意见。笔者认为翻译为提供较贴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09:36:2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2 09:34
供给量到底是什么意义?
为了了解供给量的意义,应知道供给的意义,笔者查阅经济学有关教科书大致有三种 ...
我们重新定义一下供给量。
供给量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售出的商品量。
我们定义一下提供量。
提供量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到市场准备(或计划)出售的商品量——这里并没有一定价格的前提约束。提供量仅仅是提供到市场上的商品量,未必实现销售或能够售出。

W先生,请记住以上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10:11:0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2 09:36
我们重新定义一下供给量。
供给量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售出的商品量。
我们 ...
“能够售出”与“售出了”是一回事吗?

其次,凡是提供量都是提供出售的量,而提供出售要变成能够售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合适的价格与相应的需要量。如果价格太高,需要量太少,甚至完全没有需要量,提供出售根本就不会变成能够售出。因此,你把供给量定义为能够售出的量,其条件就是要有合适的价格与相应的需要量。
因此,按照你的定义,绝对不是先有供给量、后有价格,而是先有价格和需求量,然后才有(能够售出的)供给量。

至于你把供给量又定义为“售出了”的售出量,更是你混淆概念、逻辑混乱的表现。好比,在今天比赛之前,刘翔跑进13秒的条件都已具备,我们可以断定刘翔“能够跑进”13秒。但在比赛结束之前,刘翔跑进13秒的事实尚未发生,我们就不能说刘翔“跑进了”13秒。
所以,你把“能够售出”与“售出了”混为一谈,就是缺乏逻辑能力的表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10:26:12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12 10:11
“能够售出”与“售出了”是一回事吗?

其次,凡是提供量都是提供出售的量,而提供出售要变成能够售出 ...
能够售出就是供给量了,已经售出就更是供给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11:04:4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2 10:26
能够售出就是供给量了,已经售出就更是供给量了。
“能够售出”不是“售出了”,因此,“能够售出”的量不是“售出量”,“售出了”的量才是“售出量”。你把供给量定义为“能够售出”,那它就不是售出量;你把供给量定义为售出量,那它一定是售出了。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能够售出”还是“售出了”都必须有合适的价格为条件,因此都是价格在前,“能够售出”或“售出了”在后。因此,你把“能够售出”或“售出了”看作是价格形成的原因,就是因果颠倒,也掴了你供给量定义的嘴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11:33:42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12 11:04
“能够售出”不是“售出了”,因此,“能够售出”的量不是“售出量”,“售出了”的量才是“售出量”。你 ...
供给方与需求方是交换关系。
在需求方不同的价格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量确定时,意味着需求曲线不变。
在讨论需求量与价格关系时,认为是价格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问题来了,是什么引起了价格的变动?
您认为是什么引起了价格的变动?
供给方如何能影响价格?那就是供给量。供给量就是在一定价格愿意并且能够售出的量。
供给方从提供量中拿出一定供给量,与需求方谈交换货币的多少,货币多少定,价格定。这样售出量或成交量定。从而也显现了这个价格的需求量。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11:36:27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12 11:04
“能够售出”不是“售出了”,因此,“能够售出”的量不是“售出量”,“售出了”的量才是“售出量”。你 ...
生产量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提供量是将生产量向市场提供出售的产品数量,售出量是提供量中实现销售的产品数量。
如果生产量全部向市场提供出售,有以下关系存在:
期初余额+本期生产量=本期提供量
本期提供量-本期售出量=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本期生产量-本期售出量=期末余额。
如果生产量保留一部分库存不向市场提供出售,有以下关系存在:
期初余额+本期生产量-保留库存=本期提供量
本期提供量-本期售出量=供售期末余额
期末未售出量=保留库存+供售期末余额
生产量主要受制于产能。提供量受制于生产量。售出量受制于需求方与供给方的某些因素。影响售出量的主要因素是价格、产品性能持续时间、资金需求等。价格过低供给方可能不愿意售出,产品性能持续时间较短供给方可能不得不售出,资金需求强烈可能使供给方不得不售出。
生产量、提供量、售出量有时都被理解为供给量。价格高增加供给量,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价格高增加生产量,也可以理解为价格高增加提供量,也可以理解为价格高增加售出量。
与供给曲线对应供给量是指哪一个意思呢?严格意义上是指提供量,但在说供给曲线的时候,经济学家们经常不加区分,一会儿说是生产量,一会儿说是售出量,一会儿说是提供量。这样真能把一些人弄糊涂了。
如何才能不糊涂?
生产量受价格的影响有滞后性,决定生产量的是产能。所以说生产量受价格影响的时候,要先讲产能。价格高要扩产能才能增加产量,之后才能增加提供量,进而增加售出量。
弄清楚它们之间的时间先后关系就不糊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12:40:5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2 11:33
供给方与需求方是交换关系。
在需求方不同的价格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量确定时,意味着需求曲线不变。
...
假设按照你所说的,在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供给方拿出了500斤鸡蛋跟需求方说要按每斤4元的价格卖给需求方,但需求方坚持每斤4元的需求量只有400斤,如果要500斤的需求量,那必须降价到每斤3.6元。这样,供给方每斤4元的500斤鸡蛋就根本不能售出,从而根本就不是你说的“能够售出”的供给量。
如果供给方拿出的是每斤4元的400斤鸡蛋,而需求方在4元的价格上恰好有400斤的需求量,那么这每斤4元的400斤鸡蛋就恰好能够售出,那才是你说的供给量。

比较上面两种情况可知,只有在具备了合适的价格和相应的需求量的条件下,提供量中的一定部分才是“能够售出”的,才是你的供给量。没有合适的价格和相应的需求量的这两个条件,任何提供量都不可能是“能够售出”的,因而都不是你的供给量。

所以,你所谓的“供给方从提供量中拿出一定供给量,与需求方谈交换货币的多少”,不是你的臆想,就是掴了你供给量定义的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13:03:27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12 12:40
假设按照你所说的,在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供给方拿出了500斤鸡蛋跟需求方说要按每斤4元的价格卖给需求 ...
交换可以是这样的:
供给方拿出500斤鸡蛋,需求方说我只能付给您1800元,这样价格定在3.6元/斤,同时确定了在价格3.6元/斤,需求量是500斤。
交换也可以是这样的:
供给方经过市场调查,大致确定3.6元/斤需求量是500斤,而供给方有鸡蛋500斤,决定全部供给,售出。

无论如何,最终价格决定权在供给方,用供给量决定价格。我说过,垄断,才能通过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调控价格。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价格上升。
价格的变化的取决于需求和供给量,不是取决于需求量与供给量(或提供量)的对比。在某一价格提供量大于需求量(供大于求)价格不一定下降,供给方可以按需求量供给,这样价格不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14:47:3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2 13:03
交换可以是这样的:
供给方拿出500斤鸡蛋,需求方说我只能付给您1800元,这样价格定在3.6元/斤,同时确定 ...
你所说的交换完全都是你的臆想。
按照你的逻辑,供给方如果只拿出1斤鸡蛋,需求方也会说我只能付给你1800元,这样价格就定在1800元/斤?这就是你说的“最终价格决定权在供给方,用供给量决定价格”?
你这不是胡说八道又是什么?

至于供给方经过市场调查,大致确定3.6元/斤需求量是500斤,那实际上是合适的价格与相应的需求量已经存在了,然后那3.6元/斤的500斤鸡蛋才“能够售出”,才会成为你的供给量。

因为你的供给量是“能够售出”量,或者是“售出量”,而要能够售出或实际售出了,没有合适的价格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是合适的价格在先、你的供给量在后。

并且,你在讲了供给方的提供量和供给量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必卖量。因此,如果某一价格提供量大于需求量,但必卖量等于需求量,那么价格当然不会下降。但是,在成交价格形成之前的,那是你的必卖量,而不是你的供给量,因为没有价格,就不存在“能够售出”的数量,更不存在“售出了”的数量。所以,在成交价格形成之前,你的供给量根本就不存在,它怎么能够成为决定价格的原因呢?难道是在你的幻想中决定的吗?

其次,你不是说提供量都是为了卖吗?那么在具备什么条件的时候,提供量可以不是必须卖的呢?
你可要想好了再回答,不要又出尔反尔,一说就错,自掴嘴巴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15:08:15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12 14:47
你所说的交换完全都是你的臆想。
按照你的逻辑,供给方如果只拿出1斤鸡蛋,需求方也会说我只能付给你180 ...
供给方应该如何供给?
根据价格需求弹性,供给方有两种供给策略可供选择:如果商品价格需求弹性较小(绝对值小于1),应采取“高价掠取(高价少销)”策略;如果商品价格需求弹性较大(绝对值大于1),应采取“薄利多销(低价多销)”策略。当然,前提是不能违反法律。价格的高低数量的少多要适当。
根据商品的品质,如果商品品质可以长时期不变(或变好),可以留有适当库存;如果商品品质短时期容易变坏,则尽量市场出清。
根据对现金流的需要,如果对现金流需要强烈,尽量市场出清,如果对现金流需要不强烈,可以留有一部分库存。
至于根据对未来的价格预期,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无论如何供给,都不能违反需求定律,不要幻想价高多销(更不能量少销低价)。要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需求曲线可能的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19:47:5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2 15:08
供给方应该如何供给?
根据价格需求弹性,供给方有两种供给策略可供选择:如果商品价格需求弹性较小(绝 ...
你解释了半天那都不是供给量,而是必卖量。

现在你有两个基本概念必须解释清楚,即你把供给量与提供量区别开,把供给量定义为“能够售出”的数量。那么请问,提供量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售出”,才能够成为供给量?
如果不需要具备任何条件,或者你根本回答不出所需要的条件,那么你的提供量与供给量事实上就是一回事,毫无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2 20:48:53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12 19:47
你解释了半天那都不是供给量,而是必卖量。

现在你有两个基本概念必须解释清楚,即你把供给量与提供量 ...
需求、需求量、价格及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需求是指每一价格买方或需求方愿意并可能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是有购买能力的需要,需求的量纲是货币。
提到需求要想到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它们表示的都是不同价格情况下的需求量。需求的可能性是无数的。需求表可以认为有真实存在的可能,需求曲线则完全是理论的曲线,现实中仅仅可能存在一些点而已。需求曲线表示的意义是需求量与价格是反向变化的:价格低需求量高,价格高需求量低(前提是其它条件不变,只考虑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数学意义是价格需求弹性为负值。
需求量是指某一确定价格买方或需求方愿意并可能购买的商品数量,一个价格只能对应一个需求量。
价格是单位商品货币的多少,一般只有在交易成功后才能确定,在交易前交易双方可以有自己的意愿价。
卖方或供给方有时对商品进行标价。卖方或供给方有时会对某种商品进行拍卖定价。买方或需求方有时会进行招标定价。有时买卖双方可以讨价还价。
供给量是指卖方或供给方在某一确定价格愿意并能够售出的商品数量。供给量在数量Q价格P坐标系(按习惯Q横坐标P纵坐标)可以看作是垂直的线,称为供给量线。
每一次的商品成交,都意味着需求(需求曲线)、需求量、价格及供给量(供给量线)的确定。
需求、需求量、价格及供给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如下:
m=PQ
或:dm/m=dP/P+dQ/Q
m表示需求,P表示价格,Q表示需求量或供给量。
以上关系称为商品交换公理或经济学牛顿三公理之二。
在商品成交时有以下关系存在:
需求金额=购买金额=售出金额=供给金额=成交金额
需求价格=购买价格=售出价格=供给价格=成交价格
需求量=购买量=售出量=供给量=成交量
以上关系称为经济学牛顿三公理之三。
在需求曲线确定时,可以将价格P看成是自变量,需求m、需求量Q看成是因变量。这里的意思是价格变动可以引起需求m和需求量Q的变动。
变动关系一般用价格需求弹性u来表示。价格需求弹性u=(dQ/Q)/(dP/P)
当u=-1时称为单一价格需求弹性,当u大于-1小于0时称为价格需求弹性较小,当u小于-1时称为价格需求弹性较大。
假设价格需求弹性u不变,我们可以求出需求曲线方程为:
Q=CPu
可以推出:m=CPu+1
这种情况的需求曲线方程是幂函数方程,一般的需求曲线方程可以视为不同段的不同需求曲线方程的曲线连接。
在经济学研究中一般直接给出需求曲线,很少给出需求曲线方程或者只给出线性需求直线方程:Q=b-aP(注本方程是假设dQ/dP=-a得出的)。
在需求曲线不变,分析价格为什么会变动时,可以认为是供给量的变动引起了价格的变动(注:供给量如果不变,价格不会变动,其它条件不变不能包括供给量也不变)。
供给量减少,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
1.    dP/P=dm/m-dQ/Q大于0,供给量减少,价格上升。
2.    dP/P=dm/m-dQ/Q小于0,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
需求曲线是可以变化的。
在需求曲线变化时,我们将需求m看成是自变量,价格P和需求量Q看成是因变量。
需求曲线的变化将引起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
假设dm/m大于0,会有以下5种可能:
1.dP/P大于0,dQ/Q大于0(价升量增);
2.dP/P大于0,dQ/Q等于0(价升量平);
3.dP/P大于0,dQ/Q小于0(价升量减);
4.dP/P等于0,dQ/Q大于0(价平量增);
5.dP/P小于0,dQ/Q大于0(价降量增)。
假设dm/m小于0,会有以下5种可能:
1.dP/P小于0,dQ/Q小于0(价降量减);
2.dP/P小于0,dQ/Q等于0(价降量平);
3.dP/P小于0,dQ/Q大于0(价降量增);
4.dP/P等于0,dQ/Q小于0(价平量减);
5.dP/P大于0,dQ/Q小于0(价升量减)。
我们讨论价格是如何变化时,可以假设供给量线不变需求曲线变化、供给量线变化需求曲线不变及供给量线变化需求曲线也变化。
共有以下8种组合情况:
1.供给量线不变,需求曲线上移(相当于需求增加)
此时市场价格会上涨。dP/P=dm/m>0
2.供给量线不变,需求曲线下移(相当于需求减少)
此时市场价格会下跌。dP/P=dm/m<0
3.需求曲线不变,供给量线右移(相当于供给量增加)
此时市场价格会下跌。dP/P=-dQ/Q<0
4.需求曲线不变,供给量线左移(相当于供给量减少)
此时市场价格会上涨。dP/P=-dQ/Q>0
5.需求曲线上移(相当于需求增加),供给量线左移(相当于供给量减少)
此时市场价格会上涨。dP/P=dm/m-dQ/Q>0
6.需求曲线下移(相当于需求减少),供给量线右移(相当于供给量增加)
此时市场价格会下跌。dP/P=dm/m-dQ/Q<0
7.需求曲线下移(相当于需求减少),供给量线左移(相当于供给量减少)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上涨;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不变;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下跌。
8.需求曲线上移(相当于需求增加),供给量线右移(相当于供给量增加)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上涨;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不变;
当dP/P=dm/m-dQ/Q<0时,市场价格下跌。
我们常说价格高需求量低价格低需求量高,这是一种定性且模糊的说法,何谓价格高?何谓价格低?如何判断价格高低?
此时我们需要引进价格成本定理:P=KC
P价格;K系数,称为价格比成本或成本价格比;C成本,指单位成本费用之和。
当K=1时,企业利润为0;当K小于1时,企业亏损;当K大于1时,企业盈利。
显然,K值越大价格越高,K值越小价格越低。
可以认为:
当K小于或等于0时,价格偏低;当K大于0小于或等于1.5时;价格适中,当K大于1.5时,价格偏高。
成本本身并不能决定价格高低,成本只是用来判断价格高低,成本严格来说和供给量(生产量或销售量)关系较大。当价格低于成本时可能引起供给量(生产量或销售量)减少,当价格高于成本时可能引起供给量(生产量或销售量)增加。
有人说价格上涨供给量(生产量或销售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生产量或销售量)减少,这是错误的。应该是:价格较高供给量(生产量或销售量)增加,价格较低供给量(生产量或销售量)减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05:10:45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12 19:47
你解释了半天那都不是供给量,而是必卖量。

现在你有两个基本概念必须解释清楚,即你把供给量与提供量 ...
售出按需求曲线就能够售出。例如需求曲线上两点:价格100,需求量500,价格80,需求量600。今天供给量600,价格必是80元,明日供给量500,价格必是100。您说明日价格上涨了,是为什么呀?不是因为供给量减少了,是因为什么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0:30:16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3 05:10
售出按需求曲线就能够售出。例如需求曲线上两点:价格100,需求量500,价格80,需求量600。今天供给量600,价格 ...
请你明确回答,你的提供量要成为“能够售出”的条件、从而成为你的提供量的条件到底是什么?是不是需求曲线上的点——有价格并有需求量的点?请回答“是”,或“不是”!

如果是,那么有价格、有需求量就是你的供给量形成和存在的条件,即一定是先有合适的价格和相应的需求量,然后才有你的供给量。因此,按照前因后果的因果关系,说“价格上涨的原因一定是供给量的减少”就是掴了你自己的嘴巴。

如果是,那么你的供给曲线上的每一个量都是有相应价格与相应需求量的量,因此,你供给曲线上的每一个量也都是能够售出的量,因而也都是你的供给量。因此,你的供给曲线上有多少个量就有多少个供给量,从而也就有多少成交价格与成交数量,也就有多少供给量线,你不就掴了你自己供求理论的嘴巴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0:34:24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13 10:30
请你明确回答,你的提供量要成为“能够售出”的条件、从而成为你的提供量的条件到底是什么?是不是需求曲 ...
是现实中有了供给量后,才把隐含的需求量显现。没有现实的供给量,需求量真是一个意愿的量。在成交时,需求量才变成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0:38: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3 05:10
售出按需求曲线就能够售出。例如需求曲线上两点:价格100,需求量500,价格80,需求量600。今天供给量600,价格 ...
再说一遍,你不要偷换你的概念!

“今天供给量600,价格必是80元,明日供给量500,价格必是100”,这里你就偷换了概念!
因为你的供给量就是售出量,在没有售出之前,只有提供量或必卖量,根本就没有供给量。
因此,按照你的定义只能是“今天提供量(或必卖量)600,价格必是80,所以,今天的售出量(供给量)才是价格80的600。”“明日提供量(或必卖量)500,价格必是100,所以,明天的售出量(供给量)才是价格100的500。”

所以,你用你的供给量(售出量)来代替你自己的提供量(或必卖量)就是在掴你自己供给量定义的嘴巴,就是不要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1:02:3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3 10:34
是现实中有了供给量后,才把隐含的需求量显现。没有现实的供给量,需求量真是一个意愿的量。在成交时,需 ...
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太差!连有无需求量与需求量是否得到满足都分不开。
你不是把需求量看做是货币吗?货币实际代表的是需求的支付能力,人们的需求只要通过现实的货币来表示,需求量就得到了显现。不然你说你拿钱去商店买面包,这个货币量显现的不是你对面包的需求量,那显现的是什么?

按照你的定义,只要有了现实的提供量,需求量才能得到满足,否则,需求量只能是货币量所显现的意愿。所以,需求量是否显现与是否得到满足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你连这两者都分不清,怎么还敢创立你的供求理论?

再次,需求量要得到满足的前提是要有你说的提供量,而不是你的供给量。因为你的供给量就是售出量,如果没有需求量,任何提供量都不可能成为你的供给量;因为有了需求量,提供量才能售出,才能成为供给量。
也就是说,需求量是提供量成为供给量的前提,提供量是需求量满足的前提,需求量的满足与提供量成为供给量是互为条件的。

你既分不清需求量显现与需求量满足的区别,又再三再四地偷换自己的供给量概念,再一次地表现了你除了模仿三段论以外毫无逻辑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1:27:20
你不是把需求量看做是货币吗?货币实际代表的是需求的支付能力,人们的需求只要通过现实的货币来表示,需求量就得到了显现。不然你说你拿钱去商店买面包,这个货币量显现的不是你对面包的需求量,那显现的是什么?

需求是货币m,需求量是数量Q。分不清需求、需求量,我已说过无数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2:48:4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2 13:03
交换可以是这样的:
供给方拿出500斤鸡蛋,需求方说我只能付给您1800元,这样价格定在3.6元/斤,同时确定 ...
今日蛋价回落,局地跌破3元。与我们前期预测一致,随着天气逐渐晴朗,蛋鸡生产能力提升,市场供应量也随之增多,但下游需求短时难有明显起色,蛋价重回跌势,预计后期蛋价仍偏弱调整,接下来请看小编整理的全国鸡蛋价格行情。

这是某网关于鸡蛋价格的分析。记住:鸡蛋价格下跌是因为供应量的增多。这里的供应量可以理解为供给量。因为鸡蛋的生产量提供出售量售出量接近相等。
本事实也是对供给曲线的证伪。价格降低生产量提供销售量售出量均在增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2:53:5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3 12:48
今日蛋价回落,局地跌破3元。与我们前期预测一致,随着天气逐渐晴朗,蛋鸡生产能力提升,市场供应量也随之 ...
石哥!供给曲线肯定是左低右高的,兄弟觉得你在这个方面的论述应该是没有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2:58:59
冥想苦行者 发表于 2018-3-13 12:53
石哥!供给曲线肯定是左低右高的,兄弟觉得你在这个方面的论述应该是没有正确的。
那您解释一下,为什么鸡蛋价格下降了,供应量反而增加了,这是左低右高吗?这是左高右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3:06:52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13 10:30
请你明确回答,你的提供量要成为“能够售出”的条件、从而成为你的提供量的条件到底是什么?是不是需求曲 ...
 鲁中网-鲁中晨报3月12日讯(记者 王兴华) 受天气影响,超市里的草莓身价大跌,从一周前的每斤10元左右降到了现在的最低每斤4元左右,降幅超过了三成。
  今天中午,记者来到张店南京路上的金石晶城小区,小区门口一家小型连锁超市正在通过大喇叭广播搞推销:“草莓七块九毛九一斤,便宜了……”相比一周前的每斤10元左右的价格,草莓确实便宜了很多,而且这里的草莓果实个大匀称有光泽,卖相相当不错。
  记者随后来到淄博高新区世纪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这里的草莓价格比上述小超市还要便宜,已经到了每斤3.99元。一名售货员告诉记者,这些草莓都是本地产的,随着天气的转暖,大棚草莓产量迅速增加,价格下降非常快,而且还会进一步下降,到五六月份室外种植的草莓上市后,价格就降到底了。
草莓属于生产量、提供出售量、售出量大致相等的商品。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明白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3:07:0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3 11:27
你不是把需求量看做是货币吗?货币实际代表的是需求的支付能力,人们的需求只要通过现实的货币来表示,需求 ...
m就是一个量,如果不是量,你怎么可以用“=”表示与价格和数量的关系?如果不是量,那么你这里的货币又是什么?

从你的公式m=PQ可得Q=m/P,其中Q(需求量)不就是等于以P为分母的货币吗?这个以P为分母的货币不就显现着在这个价格上的需求量吗?
假设m为1000,P为10,Q(需求量)就是100,1000/10(以P为分母的货币)所显现的如果不是需求量,那又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3:07:4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3 12:58
那您解释一下,为什么鸡蛋价格下降了,供应量反而增加了,这是左低右高吗?这是左高右低。
石哥啊,你要先弄清楚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然后才能来分析和论证它们是否正确。任何一个理论它都只能在它的研究对象范围内进行研究,这个是最基本的道理,我相信石哥肯定是懂的。请问石哥你能告诉我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吗?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我相信你不会再用你现在用的证据来证明左低右高的供给曲线是错误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3:11:50
wzwswswz 发表于 2018-3-13 13:07
m就是一个量,如果不是量,你怎么可以用“=”表示与价格和数量的关系?如果不是量,那么你这里的货币又是 ...
m货币,量纲元,Q数量,量纲可以是件Kg等,P价格。量纲元/件Kg等。明白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3:13:56
冥想苦行者 发表于 2018-3-13 13:07
石哥啊,你要先弄清楚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然后才能来分析和论证它们是否正确。任何一个 ...
供给是在不同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提供销售的商品量,您认为价格低不会供给量多吗?但事实为什么是这样呢?您如何解释价格低供给量多的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3:22:3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3 12:48
今日蛋价回落,局地跌破3元。与我们前期预测一致,随着天气逐渐晴朗,蛋鸡生产能力提升,市场供应量也随之 ...
你为什么总是出尔反尔、自掴嘴巴?你还要不要脸?

按照你的定义,你应当把某网站的表述改成这样——
今日蛋价回落,局地跌破3元。与我们前期预测一致,随着天气逐渐晴朗,蛋鸡生产能力提升,市场供应量也随之增多(石开石注:应该是提供量增多,不是供应量增多,因为供应量即供给量就是售出量,在售出之前,市场上只有提供量,根本不存在供应量或供给量),但下游需求短时难有明显起色,蛋价重回跌势,预计后期蛋价仍偏弱调整,接下来请看小编整理的全国鸡蛋价格行情。
你如果不改成这样,你就是掴你自己的嘴巴!

其次,某网站的分析讲得一清二楚,其逻辑是——
“天气逐渐晴朗”→“蛋鸡生产能力提升”→“市场供应量随之增多”+“需求短时难有明显起色”→“蛋价重回跌势”。
而你竟然把它理解为——
“价格降低”→“生产量提供量增加”。
你的逻辑能力,真怎一个弱字了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3:25:5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3 13:13
供给是在不同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提供销售的商品量,您认为价格低不会供给量多吗?但事实为什么是这样呢?您 ...
       我就先不给你具体解释了。前几天我本来打算写供求规律的证明,但是最近比较忙,就没有写。另外,有时候,旁人给你指引方向,然后自己思考往往比他人直接告诉你更好。
       我看到你在论坛中说,你看过张五常教授的《经济解释》,他在文中有一个“意图”之量,请问石哥你对这个意图之量是怎么理解的呢?如果你没有理解,建议你看看下面这个帖子。深度剖析马歇尔供求理论——研究对象。我相信你从来没有在其它地方看到过这些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13 13:36:5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3 13:13
供给是在不同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提供销售的商品量,您认为价格低不会供给量多吗?但事实为什么是这样呢?您 ...
供求规律研究的对象是交易者内心安排意图之量的规律,所以这是一个内心意识中权衡利益得失的过程。而你用现实中的价格、数量等来证明,那么你无论证明上天,证明入地,都绝对不可能正确,因为你的证明方式已经错了,那么你怎么可能得到正确的证明结果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