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苦行者 发表于 2018-3-10 09:46 
黄教授!你好!感谢你来到我的帖子,并提出了你的观点。
人类社会更复杂,人还有私心。气体分 ...
“如果每一个生产者的产出大于他的消费”
生产者的产出等于其消费,这当然是最理想的,但问题是有些生产者的产出极大,例如比尔盖茨,远远超过他自己的消费能力,又不能强制他消费,不能没收他的财产,也不能强迫他投资。
而且生产者自己的消费与他的产品之间距离非常远,两者在数量上的协调非常困难,应该是不可能的。
生产者只生产一种产品,例如杯子,但是要消费无数种商品:粮食,衣服,住房,糖,水果,旅行,汽车,汽油,道路,网络,手机,电脑,……
要达到两端的平衡,恐怕只有靠斯密讲的“无形的手”。
这就是我讲的竞争的作用。
竞争的确能够刺激生产者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但也能够逼迫那些过度生产的生产者停止生产 —— 因为无利可图。
实际上很难用行政命令去阻止人们进入一个行业,或退出一个行业。
即使这个行业已经饱和了,但有的人会想:“我进去后一定会干得比其他人都好,把生意吸引过来。”
而且有很多人也的确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就是社会不断创新、进步的原因。
另一方面,那些失败者也不一定立即退出市场,他们可能想:“我可以改进管理,我继续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我引进新技术,我换一个总经理,也许是现在市场需求不足,熬过这一阵就好了。”
而且退出一个行业之后,投资者不能让钱闲着,那么去干什么行业呢?新行业很陌生,那么还是在比较熟悉的现有行业里面再坚持几年吧。
所以,产需之间必然会有滞后,新领域的产品会供不应求,旧领域的产品会供大于求。
这就是我悲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