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彻底消除生产过剩的制度,欢迎朋友们来探讨!
我们的工业生产体系是一个多层级链条形结构,先将自然界中的矿物生产成铜、铁、铝等等中间物品,然后再由中间物品生产成配件,然后再生产成最终物品。基本可以简化成下图1所示的结构。
在图1中,经济体系中所有生产者收入来自于所有生产者卖出,而所有生产者卖出又靠所有生产者的收入来购买。这就像一个周而复始的转轮一样。那么一旦有人将部分收入储蓄起来,就必定有人的产出难以销售出去,这个转轮的旋转就会变慢,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凯恩斯将这部分储蓄起来的收入称之为“需求渗漏”,马克思将难以出清的产出称之为“生产过剩”。
如果我们建立一种锚定多种生产中间物品组合的商品本位货币制度,那么将彻底解决“生产过剩”这个问题。如下图2所示:
在图2中,以生产链条中间产出的物品组合为锚,建立一种商品本位货币制度。那么整经济体系将始终平稳的运行,绝不会因为过剩而出现经济危机。我们可以作如下三种具体分析:
A、当所有生产者用于消费的支出小于卖出收入时,说明储蓄增加了,最终商品必然无法全部出清。由于在这种商品本位货币制度下,第一、二生产层级的利润是恒定不变且始终为正的,所以第三和最终商品生产层级的利润必定下降。于是:处于第三和最终商品生产层级的生产者必定会向第一、二生产层级流动→减少最终商品的产出,增加锚的产出→仓库收到的锚增加,仓库发行出的纸币增加 →最终产品的价格回升,直到第三和最终商品生产层级的利润等于第一、二生产层级为止→此时,生产者储蓄了多少纸币,仓库中就存储了多少锚。所以生产者的储蓄减少了消费,但ZF仓库对生产中间物品的存储也同样减少了最终产品的产出,那么最终商品的产出将与消费支出始终处于完全出清的状态。在整个过程中,国民的生产不受到任何影响,只不过生产侧重与第一、二生产层级。具体过程如下图3所示:
B、当所有生产者用于消费的支出等于卖出收入时,说明储蓄不变,最终商品必然刚刚全部出清。如下图4所示:
在图4中,产出与消费恰恰出清,所以消费者没有储蓄,而ZF仓库中也没有锚的增加,整个生产体系的产出都用于了消费。
C、当所有生产者用于消费的支出大于卖出收入时,说明储蓄减少了,最终商品的价格必然会上涨。由于在这种商品本位货币制度下,第一、二生产层级的利润是恒定不变且始终为正的,所以在第三和最终商品生产层级的利润必定上升。于是:处于第一、二生产层级的生产者必定会向第三和最终商品生产层级流动→减少锚的产出,增加最终商品的产出→第一、二生产层级的产出将不够第三和最终商品生产层级的产出消耗,于是生产者将用纸币从仓库兑换出锚,用于生产最终商品→仓库内的锚减少,仓库收回纸币,市场中的纸币减少 →最终产品因为产出的增加,价格必定下降,直到第三和最终商品生产层级的利润等于第一、二生产层级为止→此时,生产者储蓄减少了多少纸币,仓库就向市场中释放出了多少锚。
所以生产者减少储蓄增加了消费,但ZF仓库对生产中间物品的释放也同样增加了中间物品的供应,那么最终商品的产出将与消费始终处于完全出清的状态。在整个过程中,国民的生产仍然不受到任何影响,只不过生产活动侧重与第三和最终商品生产层级而已。具体过程如下图5所示: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建立一种商品本位货币制度,以各种生产中间物品的组合作为纸币的锚,那么生产者的储蓄活动,将无法影响到生产体系的运转。如果生产者储蓄纸币,那么仓库中就会存储与之对应的锚,从而使最终商品的产出减少;反过来,如果生产者将之前的纸币储蓄释放出来消费,那么仓库又会释放与之对应的锚到市场中来,从而使最终商品的产出增加。
所以,生产者无论将其收入是用于消费还是储蓄,都无法影响到生产体系的运行。
欲知具体的原理和证明,请进入我的空间中的日志,内有专门的文章对本帖进行证明和推理:
商品本位货币制度 之千重锚本位 ——生产体系的新运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