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开石 发表于 2018-3-17 05:18 
有人在说需求曲线和所谓的供给曲线时,往往都忽略了其成立的前提。需求曲线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成立。斜向上 ...
102 楼:“需求曲线如果没有突发事件,一般可认为不变。把一天看成时期。每天的供给量可以改变,这样就形成了很多点。 ”
104 楼:“需求曲线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成立。斜向上的供给曲线是在其它条件变化需求持续增加或减少时会出现。在其它条件不变即需求不变的情况,不会出现斜向上的供给曲线。”
你自相矛盾了吧:讨论需求曲线时,需要供应量不断变化,才能显示出“很多点”,构成需求曲线。
你的所谓供应量变化,就是垂直的供应曲线在移动位置。
但是讨论供应曲线时,你却把需求曲线移动位置视为“其它条件变化”,所以不存在向右上方倾斜的供应曲线。
你的问题是:对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区别对待。
需求曲线是由预期价格与对应的需求量构成的,这无数个预期价格中有一个或几个会成为市场价格。
但是你却否认供应曲线是由预期价格与供应量组成的。
我一直问你需求曲线上的“预期价格”是谁在预期,但一直没有看到你回答。
实际上是消费者在预期。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预期价格越低,消费者购买越多。
供应曲线上的预期价格,则是生产者在预期,显然,预期价格越高,生产者才会生产越多,至少不是越少。
你移动供应曲线,得到需求曲线;你却拒绝移动需求曲线,去得到供应曲线。
我早就看出来了:你最初批判供应曲线时,根本还不知道需求曲线也是可以移动的,所以不理解价增量增,认为不可能出现价增量增的情况,于是否定供应曲线的存在。
后来知道了,难以自圆其说了,于是抓住了吉芬商品这一救命稻草。
后来又发现,吉芬商品也不能解释你的理论,于是就修改吉芬商品的定义,把所有普通商品都变成了吉芬商品。
后来意识到自己的荒谬了,于是又搞出一个不伦不类的“石开石吉芬商品”。
如果你发现了一种新商品,那就直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好了,为什么还要挂一幅“吉芬商品”的旗帜以壮声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