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温饱方面获巨大成果 联合国停止对华粮援
www.xawb.com 2006-01-04 09:32:23 西安晚报
本报讯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1月1日开始,联合国不再对华进行粮食援助了。去年底,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正式宣布了停止对华粮食援助的期限,其理由是:中国ZF在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果,不再需要联合国的援助了。
这不仅标志着中国26年的粮食受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而且中国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援助捐赠国。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从2.5亿减至目前的2610万,占世界同期减贫人口的70%;最近5年世界贫困人口增加了3亿,中国“十五”前4年绝对贫困人口却减少了600万。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份额20%以上来自中国,中国粮食年产量从3亿吨增至5亿吨,主要农产品供给也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这些不仅以事实回答了11年前美国农业和环境问题专家莱斯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还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的赞誉,同时让所谓“中国威胁论”变得十分可笑。
近年来,为鼓励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国ZF在稳定粮价、杜绝“打白条”的同时,逐渐减免包括农业税在内的各类税费。为弥补地方财政减收缺口,中央财政进行了大量转移支付。中国还对种粮实施了3种补贴:对粮农直接补贴、对粮食主产区安排良种补贴及农机具购置补贴。此外,中国的农业科技人员功不可没,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目前,杂交水稻在中国年种植面积约为2.3亿亩,每年增产粮食超过200亿公斤。
成绩的确令人欣喜,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一方面,目前中国还有261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另一方面,近5000万刚脱贫人口的后续发展能力与承受力很脆弱。而且,人多地少是中国无法回避的长期矛盾。除生态退耕外,不少地方屡禁不止的私征、乱占土地,导致耕地持续减少,由此引发的失地农民生计问题和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其他诸如频繁的自然灾害、污染问题、贫富差距拉大等现实,也给中国奔小康增添了不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