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6985 6
2009-11-26
在宏观经济学教材中为什么没有涉及储蓄乘数的计算和推导
而且一直在讨论税收乘数的推导
根据s=-a+(1-b)y可以得出储蓄乘数为1/(1-b),进一步在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进行推导结果竟然一致,让人不可相信?
我认为储蓄和税收同为宏观经济循环中的漏出,为什么二者的乘数计算竟然差别很大?

希望高手给予指点啊!!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6 14:26:27
已知y=c+i+g,假设t是总税收扣除转移支付后的净税收,由于t的催在,消费不再是收入的函数,而是可支配收入yd=y-t的函数,所以y=c(yd)+i+g,假定i和g为常数,dy=bdy-bdt(全微分),所以得到,dy/dt=kt=-b/(1-b)。
如果这样想,税收增加导致收入减少,是因为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了,从而消费会相对减少的缘故,而其中又有一个消费倾向的系数b在作用,所以税收增加带来的收入减少就不那么直接了,中间隔着一个消费,作用就被削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6 21:09:11
为什么计算是出储蓄乘数为1/(1-b),前面没有负号,既然是漏出,那么正如“节约悖论”一样,储蓄增多时对应的国民收入减少才对,应该是反向关系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7 00:17:26
短期内,储蓄增加,收入是降低的,IS曲线左移delta s乘以乘数。长期应该不存在节约悖论,储蓄通过资本市场到厂商部门,再通过投资注入经济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7 20:28:47
凯恩斯理论体系是针对短期经济而言的,而乘数则是指经济经过若干时期后才能发挥作用,那么乘数理论究竟是短期理论还是长期理论啊,他来源于凯恩斯体系应该是短期的理论,但它发挥作用需要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是长期还是短期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9 22:29:48
乘数理论是短期理论,发挥作用的这段时间同样应该理解为短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