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15154 1
2018-03-24
00.为什么要学管理_180322_V0.01版_页面_1.jpg 00.为什么要学管理_180322_V0.01版_页面_2.jpg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的是:管理无处不在。


我们不能把和管人有关的统筹才叫做管理。小到时间的安排—时间管理,大到个人的成长与未来—职业生涯管理。这其间,处处都需要你掌握良好的管理学知识。



从字面上讲,管是一种形状,用来约束、规范和最小限度地减少阻力与摩擦。而理是即时对现状进行整理或处理。所以,我们应该跳出传统对管理的误解,正确看待管理。



首先,管理应该有一定之规,即标准,或者规范。我们看看水管里流动的水,如果没有水管,水就无法被运送有指定的地方。标准或规范是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而提升效率。


其次,管理的需要即时反馈。我们不能只管不理。我们为了管理衣服,定制了衣橱,但如果缺少对衣服的分类、保存、清洗和维护的技能,衣服即便放在衣橱里,也很难快速找出自己想要的来。因为缺少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衣服的寿命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在公司里,我们不能想当然地制定一个制度,因噎废食。不能因为绝大多数人死在床上我们就不用床。管是需要条件的,后续的课程中我们会逐步讲解。而理,是体现出你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




再次,管理本就是一个接一个的PDCA循环。为了提升效率或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制定了规则,这是“管”。在执行这个规则的过程中,我们随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对规则进行纠偏,这是“理”。只有两者持续循环改善,我们的管理才能形成一个飞轮效应。反之,这个管理没有驱动,不循环,动不起来,管理就死掉了。



00.为什么要学管理_180322_V0.01版_页面_4.jpg

管理是一门需要不断修炼和持续改善的学科。我的课程只能告诉你一些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之道,没办法手把手教你处理任何问题。况且,你公司的决策者如果没有听过我的课程,他们很可能根本就不愿意接受你的要求。



独学者无友。很多时候,我们的知识和想法无法得到别人认可,是因为对方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在的视角与你不同。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和你的领导、同事一起来参加我们这个课程,一起探讨遇到的问题。



管理是一种资源整合的学科,需要的不是单打独斗,也不是你一个人的快速成长,而是你和你周边的人一起达到相似的高度。木桶定律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那块长木板有多长,而取决于那块短木板有多短。


00.为什么要学管理_180322_V0.01版_页面_5.jpg

管理其实是件苦差使,学习更是。虽然这样不好,但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心态。



在公司里,你若成为管理者,就意味着你得为人师表,你很懒,想让下属勤劳,这不现实嘛。懒是没有发现其中的动因,没找到驱动点,没有从中获得乐趣。学习也一样。当你把我们讲的内容和你的工作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了一些问题,你便能从中获得乐趣。学习到的知识能立即得到应用,学习的动力也才强劲。



前面讲到:管理不仅仅需要管,还需要理。这个理的过程就是需要你勤奋的过程。在理的过程中,你要让自己心平气和,并发现小小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样才能助你走下去。



我们不赞成你遇到问题才去学习,这样虽然能短时间获得成就感,但无形中就扼杀了你的学习力,更限制了你的视野和想象力。



在学习这个课程的过程中,你可以把你遇到的实际问题在群里分享出来,让大家给你支支招。也可以私下发给我们,我们将其解析为案例。



管理你也学得会,用得好_180321_V0.01版_页面_2.jpg

我们学了那么多管理知识,了解了那么多管理技能,熟悉了那么多管理工具,为什么我们还是做不好管理工作?



我们所有人的基因至少99%是完全相同的,但这个世界上的人为什么会千差万别,成就各不相同?



同样的感冒药,对有些人非常有效,但对有些人,越吃越严重。



管理其实也是这样。



这门课程将引导你走出常规的管理误区,将我20年里在几百人至几万人的公司里的各种经历和磨砺,以及为其他公司做咨询的获得的心得告诉你,让你和你的组织、你的公司在管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管理你也学得会,用得好_180321_V0.01版_页面_3.jpg

第一期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课》去年的52节课如期顺利完成更新。当我告诉朋友计划推出第二期的课程和收费标准时,朋友说:“别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况且你根本从这里挣不到钱”。




他说的或许很对。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些自己的初衷和期望做成的事情。我也一样。



如果不是因为第一期课程收了钱,我根本不会把课程更新完。虽然我这些年也断断续续写了不少这样的课程,但如此系统、既有理论又有实战,还有案例和工具的综合性课程,我之前也写过,写了十篇就写不下去了。而这次能完成52节课的课程,都因为我不能辜负那些交费的人。



人在年轻时,向这个社会努力汲取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到一定年龄,得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心得回馈这个社会。正所谓: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而管理学的初衷,就是让知识和方法能得到有效传承。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给公司的同事们更多地是教他们怎么用工具,这是授人以鱼。后来,才渐渐明白,授人以渔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我开设了这门课程。



管理你也学得会,用得好_180321_V0.01版_页面_4.jpg

人这一生,会收获很多很多东西,有些是我们自己努力想要的,有些则不是。



我们很多时候,读一本书,如果能从中吸取到一、两句有价值的话,并且在工作或生活中应用好,那不非常超值了。而你之所以需要学习这门课程,所得的内容绝非一、两句话那么少,而是让你在管理之路上少走至少一、两年的弯路的收获。



这门课程中的一些心得和经验,是我经历20年才得到的。这20年里,如果能在我工作头五年或头十年里参透,我会获得比今天多得多的成就。



人生和职场本就如此,一方面我们努力想获得某些方面的导师,另一方面,我们也想有一两个值得言传身教的徒弟。我不算好的导师,但你绝对能从我这门课程中有所感悟,得到你职业道路上千分之一的收获。



管理你也学得会,用得好_180321_V0.01版_页面_5.jpg

本课程共计60课。从2018年4月1日起,周一至周五持续更新(法定节假日除外)。每节课分为5~10分钟的音频课程和3~10页的PPT文件。通过微信群方式更新。

课程会从为什么需要学习管理学、管理学发展史、管理工具与方法的应用解析、管理模式的解析以及管理学习应用之道进行讲解。

课程会重点讲解我们在学习某些管理工具或方法时为什么没效果的原因,和你一起透析其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和痒点。让你在今后的工作中知道怎么引入一种管理工具或方法,从而提升你在公司中的地位和工作效率。

为了提升你的学习和应用效果,我们建议你将你工作中和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详细描述下来发给我们,我们在课程中为你解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5-5 08:37:09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