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8-3-29 08:26:09
转形中,利润率=剩余价值率,且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都保持不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08:54: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08:57: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09:13: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0:02:20
clm0600 发表于 2018-3-29 08:37
真不嫌丢人,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怎么可能相等?两者分子相等,分母差了一大块!
谁告诉你分母差了一大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0:11:37
Rousseau 发表于 2018-3-28 16:30
请参阅吴易风文集第四卷《马克思经济学数学模型研究 》,里面有价值转形中两个“相等”的数学证明。
你认为此书中第七章真的是证明了“两个总和相等”问题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0:44:11
clm0600 发表于 2018-3-29 10:35
马克思。
马克思告诉你“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相等时,分母不相等”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2:50:20
clm0600 发表于 2018-3-29 12:09
马克思告诉你“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相等时,分母不相等”了吗?
------
马克思说的是,“利润率和剩余价 ...
马克思说的是,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不是一个范畴,没说两者一定不相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3:08:23
龚民 发表于 2018-3-29 08:54
哈哈,你自然派大师兄gxg在胡编。
幼儿园小师娘教出来的龚民就是这样幼稚可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3:54: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3:58:27
clm0600 发表于 2018-3-29 13:35
你很无知啊,根据二者的定义就能知道两者不相等了!
剩余价值率=M/V,
利润率=M/(C+V),
你在这玩吧,我逃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5:12: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6:40:43
龚民 发表于 2018-3-29 15:12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不同的概念。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同全 ...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总劳动

利润率=利润额/总成本

严格来说,一个是劳动量,另一个是货币量,互相不等同。

但是,
总劳动=划分给补偿的部分+划分给劳动者的部分+划分给利润的部分=以往劳动+当前劳动
总收入=划分给补偿的部分+划分给劳动者的部分+划分给利润的部分=成本*(1+利润率)
以上,总是一一对应的,也是分别一一对应的,亦即,总是有等价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6:52:17
龚民 发表于 2018-3-29 13:54
创造那么多剩余价值,并不等于通过市场就能兑现那么多剩余价值,如是这样自然那就不会有什么危机。
...
在价值转形问题当中,不需要考虑货物出售了与否,不需要考虑货物出清,一般均衡。
不是说,禁止去考虑上述,而是说,不需要考虑,没必要考虑,可以不去考虑。
先考虑二总量是否同时相等,完了之后,再去考虑是否出售、能否出售,再去考虑一般均衡,
这样一来,各帐各算,就事论事,分头进行,省事省力。

从产值上来看,产品有已经出售的,有尚未出售的。这种情况,不影响对产值、产品的核算。
从价值上来看,劳动有已经出售的,有尚未出售的。这种情况,不影响对价值、产品的核算。
另外,或许说,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咋核算?此时引入财会实务、统计实务等,处理好即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7:08:08
1993110 发表于 2018-3-29 16:40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总劳动

利润率=利润额/总成本
再一点,

马克思说的价值,是无差别的社会劳动,即均质的全社会总劳动,即,这不是任一的个别劳动、行业劳动。

而社会必要劳动,是无差别的行业劳动。即,这不是无差别的社会劳动。

严格来说,1单位的无差别社会劳动,不等同于1单位的无差别行业劳动,即1单位的社会必要劳动。

但是,1单位的社会必要劳动,等价于1单位的无差别社会劳动,即,等价于1单位的价值。

总之,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是用来核算价值的,并不等同于价值。

所以,核算的时候,为了便利,可以用1单位的社会必要劳动,当做1单位的价值,即1单位的无差别社会劳动。
亦即,在各个行业内部,各按自己的社会必要劳动,进行行业劳动的核算,完了之后,就得出全社会总价值了。
亦即,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社会必要劳动之和=全社会的无差别的总劳动=总价值。
亦即,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总量的价值,这是在总量上的相等,内部并不等同。
如同,容量和度数不同的100瓶酒=均匀混合的1大桶酒。总的酒液量、酒精量上,两边是相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7:24:13
龚民 发表于 2018-3-29 13:54
胡言乱语。假定市场有两大类商品生活资料甲和生产资料乙,价值等于价格都是100,现在甲类商品生产年成好产量增加,供过于求卖不上价,价值是100,价格却是95,乙类商品价值、价格仍100,那么,甲类商品价值又是如何跑到乙类商品去?乙类商品价值成了105不成?


如前面所说,价值和价格并不等同,但是,二者等价。

价值,是用社会必要劳动核算的,是产品它们的劳动量,
价格,是用行情、货币来核算的,是产品它们的价钱量,
二者并不等同,
但是,产品劳动量的市值=产品货币量的市值,二者是等价。
亦即,劳动量表达的产品之市值=货币量表达的产品之市值。

以上,不考虑物物交换的情况。物物交换中,没有货币,但,有一般等价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7:31:36
1993110 发表于 2018-3-28 18:14
你说的可能是这本书吧,

《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探》
请教剩余价值转形中,利润率不变的解法【资本论吧】_百度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56223035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7:59:01
楚青 发表于 2018-3-28 23:28
剩余价值被重视,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之后,人们发现了鲍利凯维茨的转形算法,这个算法意义非常重大,后期几乎 ...
利用DFL法的自含条件,我们很容易确认总剩余价值等于总价值。
上述是笔误吧,应该是,我们很容易确认总剩余价值等于总利润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8:27:40
楚青 发表于 2018-3-28 23:28
剩余价值被重视,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之后,人们发现了鲍利凯维茨的转形算法,这个算法意义非常重大,后期几乎 ...
21世纪资本论中,有个结论,就是100年来,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率一直都小于资本利润率。这说明总利润和总剩余价值,总价格和总价值,不仅是在数学上我们无法证明是相等的,现实中我们也没有办法证明相等。
1,总资本的利润率,高于全社会的经济增长率,这很平常,很正常。

由于,全社会的产出增长率=总资本的产出增长率+总劳动的产出增长率,
由于,全社会的收入增长率=总资本的收入增长率+总劳动的收入增长率,
那么,总劳动必然拖后腿,导致全社会增长率,低于总资本的增长率。
因为,总资本的产出、收入当中,那是包含着成本加成率,即利润率。

譬如,设美国经济增长率是2%,销售定价时候执行的平均利润率是7%,收支核算时候的盈余的平均利润率是3%,
上述执行利润率,就是定价的时候,执行的利润额/总成本。例如,成本是100元,加成10%,定价110元,拿出去卖。
上述盈余利润率,就是销售的过后,实现的利润额/总成本。
这些都是很平常,很正常的。

而由于总资本的增殖率,平均利润率,总是高于总劳动,总是高于经济增长率,
结果导致了,两极分化,贫富悬殊,
结果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天然背离市场出清,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效率最大化和福利最大化。

上述,都是很平常很正常的,是资本的内在逻辑,自身逻辑,必然逻辑,天然逻辑。


经济波动及周期的唯一因素


2,价值是产品们的价值,价格是产品们的价格。
换言之,产品销售了出去,是产品,产品尚未出售,也还是产品。
换言之,产品无论已经出售还是尚未出售,照旧有价值,有市值。
换言之,核算价值,核算价格,如前所说,不要考虑是否出售、能否出售。
再说了,不能一般均衡,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常态,必然状态。


3,产物不是全部的货物,市场上还有其他的货物,例如,地皮,劳动力,等等。
那么,劳动价值论,价值转形,需要考虑这些,需要从产物扩展到货物。
那么,这一点也不成问题。
那么,只要二总量同时相等,只要价值转形不成问题,则上述扩展也简单容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19:08:40
在一个竞争激烈的薄利多销的行业里,
那么,各家企业的产品,质量相同或相近,单价也相同或相近,
那么,各家企业的个别利润率,与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是否就相同呢?这个很容易有差异。

平均利润率规律,是成立的,正确的。但是,这个是存在的正确的趋势,仅仅是内在趋势。
推而广之,
放眼全社会的各行各业,也有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和各行各业、各企业各单位的个别利润率,
那么,个别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之间,个别利润率互相之间,差异更多更大。

所以,
要把差异,看成现象现实,看成常态。
要在差异当中,变化当中,来看待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趋势。
要在差异当中,变化当中,来看待和解答价值转形问题,即二总量同时相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20:22:48
发不了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21:36:46
NOTHINGWMM 发表于 2018-3-29 08:11
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
要牢牢记住:利润绝不会超出总资本。所以,总利润总是等于0.即:总利润=0。利润来自于亏损的-利润。再说的明白点:+利润+-利润=0。

而剩余价值却是由劳动力在剩余的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价值。在马克思的经济学里,所有劳动力在剩余的劳动时间都会产生价值的。所以,总劳动力可产生总剩余价值。即:总劳动力=总剩余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21:37:07
1993110 发表于 2018-3-29 18:27
1,总资本的利润率,高于全社会的经济增长率,这很平常,很正常。

由于,全社会的产出增长率=总资本 ...
由于,全社会的产出增长率=总资本的产出增长率+总劳动的产出增长率,
由于,全社会的收入增长率=总资本的收入增长率+总劳动的收入增长率,
上述有低级错误,稍加修改就行了。这里就不修改了。总之,意思就是,全社会的增长=资本增长+劳动增长,细算即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21:41:05
1993110 发表于 2018-3-29 18:27
1,总资本的利润率,高于全社会的经济增长率,这很平常,很正常。

由于,全社会的产出增长率=总资本 ...
2,价值是产品们的价值,价格是产品们的价格。
换言之,产品销售了出去,是产品,产品尚未出售,也还是产品。
换言之,产品无论已经出售还是尚未出售,照旧有价值,有市值。
换言之,核算价值,核算价格,如前所说,不要考虑是否出售、能否出售。
再说了,不能一般均衡,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常态,必然状态。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一般均衡。当期尚未销售出去的产品,会在下期继续销售。那么,当期尚未出售的产品,不等于废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9 21:47:32
qi509 发表于 2018-3-29 21:36
要牢牢记住:利润绝不会超出总资本。所以,总利润总是等于0.即:总利润=0。利润来自于亏损的-利润。再说 ...
要牢牢记住:利润绝不会超出总资本。所以,总利润总是等于0.即:总利润=0。利润来自于亏损的-利润。再说的明白点:+利润减+-利润=0。

而剩余价值却是由劳动力在剩余的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价值。在马克思的经济学里,所有劳动力在剩余的劳动时间都会产生价值的。所以,总劳动力可产生总剩余价值。即:总劳动力=总剩余价值。
小琪琪,他的学历,文化,智商,知识,见识,太太低级。都是痴人说梦,梦中呓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0 01:41:4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0 09:59:26
gxg 发表于 2018-3-29 10:11
你认为此书中第七章真的是证明了“两个总和相等”问题了吗?
“两个相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是用文字形式阐明的,西方后来的马克思研究者认为其阐述只是猜想不够充分,但其实都是在没有理解马克思为什么和依据什么提出“两个相等”的情况下从错误的出发点出发进行推演,当然是失败的。吴易风的推导我从我的理解上,没有找出其漏洞。于是加以推荐。但我不是说他的那部著作在别的方面没有问题。我之所以不主动在别的场合推荐他的那部著作是因为我没有对他的那部著作在一切方面都表示认同。但是在价值转形上,我觉得没有问题。当然,如果觉得他的推导是错的,应该提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0 10:41:27
Rousseau 发表于 2018-3-30 09:59
“两个相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是用文字形式阐明的,西方后来的马克思研究者认为其阐述只是猜想不够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0 11:11:49
楚青 发表于 2018-3-28 20:04
国外经济学新探是2007年的,我是在一本劳动创新论的发展与研究上看到的,2010年版,提出的利润率不变的算法 ...
马克思的数学手稿读过吗?
其实,他来不及用当时最新的数学工具了。
直到马歇尔,他都不认为那些数学工具真的能起到基础作用,只是用另外一个形式补充说明而已。
到目前为止,经济学中的数学推演只在诸如产品性价比上可以有一个客观的边际算法,其余都是主观判断的说明,马克思会用一种主观判断的说明方法解释价值论吗?他一开始就是要把价值论建立在完全客观实在的基础之上的人。
马克思之后有些人自以为是,比如庞巴维克,弄一个什么对偶法,其实马克思早就知道对偶法,对偶法又不是庞巴维克发明的,人家最早在理论上阐述对偶的是杜尔阁,而杜尔阁恰恰是马克思当初精读研究过的书。
很多东西,诸如后来的瓦格纳定律之类,其实最早是马克思阐述的……
所以,如果你要敢说马克思不精通什么?那你千万先证明你自己比他在那方面精通,否则,你只会显出自己的愚笨和无知,就象我年青的时候那样。

我自己曾经罗列了马克思所有阐述上我以为不甚恰当甚至是矛盾的地方,但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其它方面研究的展开,都被破解了,还有少数,我发现即便罗列也形不成系统和逻辑链环,所以我就不公开说。

回到节点上,其实从你的表述上,就发现你其实没有透彻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利润率不变算法,只有利润率平均化的规律。很多研究者都是很机械地理解马克思,把利润率平均化简单表述成了利润率不变。然后又从这种有偏差的理解出发去推演……。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在做数学演绎的应用前,先把定义做好,做透彻,而且做到每一个表述都严密到无可修改、没有办法再动一个字了,然后再去寻求数学工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30 11:17:23
Rousseau 发表于 2018-3-30 11:11
马克思的数学手稿读过吗?
其实,他来不及用当时最新的数学工具了。
直到马歇尔,他都不认为那些数学工 ...
还有少数,我发现即便罗列也形不成系统和逻辑链环,所以我就不公开说。
还有少数,我发现即便罗列也形不成系统和逻辑链环,所以我就不公开说。
大哥方便的话,可以疑惑的谦恭的,把这些疑问罗列一下,便于大家和学术的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