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696 79
2018-03-28
有关剩余价值转形,一百年来争论不休,涌现出了很多理论。但是通常很难保证马克思提出的两个相等,即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总价格等于总价值。查看一些资料,有一种利润率不变的解法,是2004年洛朗杰提出的,但资料太简单,只说明解法中利润率设定是个不变量,并说明其劳动价格可以偏离劳动价值,解法中参考了新李嘉图解法和DFL解法,结论是这种解法满足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总价格等于总价值。前一个可以理解,后一个实在没理解上去!求助大家,有研究这个东西的吗?给点意见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3-28 16:30:39
请参阅吴易风文集第四卷《马克思经济学数学模型研究 》,里面有价值转形中两个“相等”的数学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8 17:15:19
有关剩余价值转形,一百年来争论不休,涌现出了很多理论。但是通常很难保证马克思提出的两个相等,即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总价格等于总价值。查看一些资料,有一种利润率不变的解法,是2004年洛朗杰提出的,但资料太简单,只说明解法中利润率设定是个不变量,并说明其劳动价格可以偏离劳动价值,解法中参考了新李嘉图解法和DFL解法,结论是这种解法满足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总价格等于总价值。前一个可以理解,后一个实在没理解上去!求助大家,有研究这个东西的吗?给点意见呗!
1,总价值、总市值(总价格)等等,这分别是全社会的加总。价值不是价格,但,2者一 一 的对应,是等价关系。

2,生产价格,平均利润,这都是全社会的平均。并不是任一企业的,是总劳动的。不是任一资本的,是总资本的。

3,价值转形问题,不成其为问题。二总量的同时相等,完全成立,不证自明。

详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三个等式

“劳动价值论的第一个缺陷”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问题

价值转形问题的一种解答


等价交换和价值规律

1匹布=2只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8 17:20:57
Rousseau 发表于 2018-3-28 16:30
请参阅吴易风文集第四卷《马克思经济学数学模型研究 》,里面有价值转形中两个“相等”的数学证明。


百多年来,对价值转形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讨论和论证,这些,都富有学理,深具功力,
但是,吴老等人们,恐怕是走错了思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证明山岭和山峰的相等,只要证明是同一座山就行,一般不需要详细探讨山岭和山峰在各种形状、数值上的相同。

从这个空间到那个空间,可以使用宇宙飞船搞几百年几千年的航行,也可以走虫洞,瞬间抵达。

对价值转形问题的解答,证明,在于概念的基因里面,这是内部的自然等同,天然性相等,
不在于数值上的计算,这是外部的拼凑的相等。这个繁琐、曲折、间接,也不那么确切、理想。

所谓价值转形,是天然性成立的。
所谓价值转形,等价于个别劳动、个别产品、个别产品市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由于:
个别劳动量=个别产品量,
劳动量计量的个别产品量=个别产品的实物量=价钱量计量的个别产品量
所以:
价值转形是天然性成立,不证自明。
亦即,既然任一个别劳动上成立,则加总后也成立,在总劳动、总价钱上也成立,等等。


再一点:
个体之间搞加总,总体上又搞平均,则总体、部分之间,单位总体和个体之间,存在不一致。
譬如,一个班级里面,有50名学生,则有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腿长,等等。
那么,平均化的标准的学生,它的数值,很难和任一同学的个别数值一致,等等。
亦即,任一学生,他或许有标准体重,但没有标准身高。
亦即,任一学生,他即便有标准体重,也有标准身高,但,很难很难还有标准腿长,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8 17:36: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3-28 17:45:06
clm0600 发表于 2018-3-28 17:27
马克思只是对剩余价值进行重新分配或转移,凑出来利润率相等的结果,
在这个凑的过程中,并未改变价值大小,只是进行了移动而已,
可以说,总价格等于总价值,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都是默认的条件。

马克思只是告诉了大家:看!这个条件下能凑的出利润率相等来!

后人试图证明这个条件,纯属白费力气,浪费时间。



这个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直观。
另外,
百多年来,许多学者们,包括数学水平相当高的学者,都做了长期大量探索,但,一直比较缺乏共识。
另外,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牢固性,有用性,必要性。

必须找出真正的简单、直观。
其实,马克思的价值概念,生产价格概念,等等,都是总量性概念,也都是经过平均化的。
其实,关键,根本,实质,在于个体,在于找出个别劳动量=个别产品量这个等式,就迎刃而解,不了了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