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5639 144
2009-11-28
主讲“中国当代文学生活”,主张和气化解代沟

  王蒙劝韩寒们体谅“老爷爷”

  昨日,王蒙在中国主题馆主讲“中国当代文学生活”,大批读者的到来使得这场讲座成了开幕以来最水泄不通的现场。有关中国文学当下的水平与代沟问题,王蒙都做了回答。

  王蒙首先对近年来批评“中国文学太差”的言论做了回应。他称“其实我们写得不错”,只是人们把作家当做精神支柱或救世主的时代过去了。而新中国成立60年来,作家与读者逐渐成熟起来,“作家需要习惯与读者在精神上的平等”。

  现场一位自称“60后”、生活在德国的中国读者问王蒙,是否对中国新一代被“Superstar(超级巨星)”引领的发展趋向感到失望。王蒙回应:“我不着急。”他举例说,去年汶川地震后,许多“80后”、“90后”已体现出了公民的责任感。自称“不主张代沟”的王蒙,引用了老舍的一句话———“年轻的时候牙很多,但没花生豆;老了的时候花生豆很多,可是没牙了”,劝诫像“满嘴牙”的韩寒那样的后辈作家,也许应该体谅牙快掉光了的“老爷爷”、“老奶奶”,“把花生豆煮烂一点,大家一起和和气气地吃,多好。”

  有位外国老读者提问,复杂的汉字有没有向拉丁化发展的趋势,王蒙称,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绝对不能改,改了中国就亡国了”。他称自己从1991年已经解决了“用计算机处理汉字的问题”,因而“汉字已是不可战胜”。http://book.people.com.cn/GB/69360/10212742.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28 01:22:10
我想问一个问题:
如果中国快亡国了,能不能通过改汉字起死回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8 07:59:44
国家、民族承载的是历史。回顾历史,蒙古人来了,宋朝忘了。满族入关,大明忘了。结果:蒙古族、满族都成了中华名族。这是文化的力量。全中国有很多方言,不一定每个人都懂,而且使用习惯变化很快。文字变化相对慢得多。至少100年前的东西对你没问题。文字习惯如果向语言变化那么快历史也就无法考证,文化也无从传承。要国家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8 09:14:16
汉字,中华民族的精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8 09:25:05
或许二十年后,
我们的问候是:
Nice to meet yo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28 09:30:41
financialscott 发表于 2009-11-28 01:22
我想问一个问题:
如果中国快亡国了,能不能通过改汉字起死回生?
没有这样逆向思维的。就如你不吃饭会死,如果你快死了,吃饭能不能会活一样的无意义。中国之所以是中国的根本,是因为中国拥有中国自己的文字“汉文”,如果汉字改了,那当然就不存在所谓的中国,理所当然亡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