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消费增长的真相
尽管三四线城市的人口没有回流,但三四线城市的总消费增速却远高于一线城市,甚至在近两年超过二线。2012年以来,一线城市的消费增速出现明显下滑,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12%持续下降到2017年的7.3%。相比之下,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增速下降幅度较小,2016年和2017两年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速还出现了反弹。

不同城市之间消费的差异实际上与房价高低相关,而非人口变化。房价对消费存在财富效应和挤出效应,在房价处于较低水平的时候,房价上涨会增加居民的总资产,并促进消费;而在房价处于较高水平时,房价上涨往往会增加居民的债务负担和居住开支,从而挤出消费。
目前来看,房价上涨对三四线城市的财富效应更明显,而对一二线城市的挤出效应更明显,这或许能够部分解释不同城市消费差异的现象。根据我们对包含一二三线的45个城市201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房价收入比较高的城市,房价上涨1%只会带来消费增速上涨0.2%;而对房价收入比较低的城市,其房价上涨1%会带来7.9%的消费增速。

同时,前面提到城镇化的推进为三四线城市带来了大量新的城镇居民。201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为11000元,而城镇居民的消费24000元,城乡消费支出的差别一方面来自收入的差别,另一方面也与生活环境相关。农村居民入城之后,随着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规模会扩大,这也是当前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长较快的另一因素。
因此,在三四线城市并没有出现明显人口回流的情况下,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和农村居民入城才是三四线城市消费强劲增长的真正原因!

那么消费增长的故事是否还会延续?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提升还有一定空间。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仅为58%,相比与发达国家还有很高的上升空间,而未来城镇化的提升很大一块将依赖于本地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因此,未来农村居民入城的趋势不会改变。
但是本轮房价上涨对三四线城市消费的挤出效应在未来将逐步强化。经过2016-2017年的上涨,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已经超过不少一二线城市。同时,本轮房价上涨周期中,三四线城市居民也出现加杠杆买房的现象,导致居民负债规模扩大。一线城市的消费增速下滑部分原因就在于住房相关支出对其他消费的挤出,而随着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未来高房价对消费的抑制情况也终将在三四线城市上演。

4、地产投资承压,消费增速下滑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三四线城市并没有出现人口回流,而城镇化的推进一定程度增加了购房和消费需求。未来人口流出三四线城市的趋势不会改变,而城镇化仍会推进。但是近几年销售增长透支了住房需求,在没有人口长期流入的基础上,未来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不可持续。而本轮房价上涨过程中,三四线城市居民也存在加杠杆的情况,尽管城镇化和收入提升将促进三四线消费增长,但不断上涨的房价将对消费产生抑制作用,未来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长会有一定程度放缓。
针对三四线城市的分析之所以重要,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城市的消费和投资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都接近或者超过50%,并且近几年贡献了大量涨幅。尽管一二线城市更加受人关注,但是三四线城市未来的变化对经济总量的影响更大。
未来,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回落将对我国房地产投资产生较大的向下压力。一旦房价不再上涨,目前透支的购房需求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导致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供需失衡,压制房地产销售。由于房地产销售领先于房地产投资,未来三四线城市的地产投资将出现回落,带动我国房地产总投资下降。

未来,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增长放缓将拖累我国消费增速。近年来,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消费占全国消费的比重稳定在60%左右,这意味着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速下滑1个百分点将拖累全国消费增速下降0.6个百分点。目前,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正从促进转变为挤出,未来高房价对我国消费的挤出效应将更为明显。

尽管房价上涨会抑制消费总量,但消费升级并没有结束。消费升级意味着消费质量的提升,对不同城市的居民有不同的含义。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居民来说,消费升级的意义在于对高端创新消费的追求;而对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居民来说,消费升级的意义更多在于品牌消费的扩容。

2017年汽车行业整体增速几乎为零,但是SUV型汽车的增速依然接近20%,而新能源汽车的增速接近50%。汽车销售的结构性变化,反映出居民对高品质消费的追求。而今年的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地区存在山寨食品傍名牌的现象,这一现象又反映出部分居民在追求品牌消费的同时,对品牌的认知度不够。未来,一二线城市将成为创新消费的主阵营,而三四线城市将成为知名消费品牌扩展市场的蓝海。

主要观点:
人口流动的真相。人口仍然流向一二线,三四线人口回流证据不足。根据常住人口增速来看,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人口增速一直处于0.3%左右,低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速0.5%,也远低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人口增速。当前,一线人口流入放缓主要与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直接相关,而优惠政策和经济迅猛发展是二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入的主因。目前少数三四线城市出现人口流入,一部分是因为一二线城市的溢出效应使得周边三四线城市人口也出现流入,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务工人员返乡养老。但是这一块占比有限,三四线的人口增速整体依然低于全国平均增速,意味着整体来看人口在流出。当然,三四线城市的城镇人口占比在逐年提升,这一结构性的变化不容忽视。
展望未来,三四线城市人口仍将流出,二线城市将成为人口流入的主要目的地。受到人口红线的约束,一线城市人口流入将持续放缓。二线城市相比于三四线拥有更好的生活资源和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一趋势中期不会发生改变,未来年轻人仍然会选择加入二线城市而不是回到家乡。此外,未来溢出效应仍会持续,一二线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和其他三四线城市也将出现分化。
房价上涨的真相。房价短期上涨与棚改货币化相关。尽管三四线城市人口回流非常有限,但是三四线的房价全面上涨是事实。人口流动与房价上涨的矛盾其实在于人口对房价的影响属于长期变量,而房价短期的大幅增长与棚改货币化密不可分。资金从央行流出,经过国开行和地方ZF最终为拆迁居民提供资金购买本地住房,这一做法在短时间内增加了大量需求,会推动房价上涨。未来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不可持续。考虑到房价与人口长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三四线城市人口流出的趋势使其不具备房价长期上涨的基础。当然,三四线城市中大量农村进城人口确实也带来了本地新增需求,但近几年的房地产销售实际上透支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购房需求。
消费增长的真相。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和农村居民入城推动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长。近年来,三四线城市的总消费表现优于一二线,主要原因在于房价上涨对三四线城市的财富效应更明显,而对一二线城市的挤出效应更明显。此外,三四线城市大量农村居民入城之后,随着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规模也会扩大。三四线城市消费增长会有一定程度放缓。随着城镇化推进,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提升还有一定空间。但是本轮房价上涨过后,部分城市房价收入比偏高,同时居民债务扩大,房价上涨对三四线城市消费的挤出效应在未来将逐步强化。
地产投资承压,消费增速下滑。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和投资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都接近或者超过50%。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回落将对我国房地产投资产生较大的向下压力。一旦房价不再上涨,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供需失衡将压制销售,最终导致房地产投资回落。同时,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增长放缓将拖累我国消费增速。目前,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对消费的影响正从促进转变为挤出,高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将逐渐明显。尽管房价上涨会抑制消费总量,但消费升级并没有结束。未来,一二线城市将成为创新消费的主阵营,而三四线城市将成为知名消费品牌扩展市场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