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逻辑的研究表明,命题逻辑比谓词逻辑更基本,但从马先生对辩证思维基本规律对立统一思维律和辩证联言命题形式的论述中,我们看不出辩证逻辑有没有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两个层次。
马先生说过:“如果局限于普通逻辑的规律,辩证逻辑的规律却是讲不通的。”(《马佩文集》第533页)“如果局限于普通逻辑的'眼界’,就会认为辩证逻辑的一切概念、命题、推理也都是荒谬的。”(《马佩文集》第534页)笔者上面指出了马先生一些不按逻辑的“游戏规则”建构辩证逻辑的例子。也许,马先生可以这样为自己辩解:不能以“普通逻辑”、初等逻辑的“眼界”来看待作为高等逻辑的辩证逻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讨论就缺少了共同语言,那将是“道不同不相与谋”了。可是笔者记得,马先生也还说过这样的话:“凡是违背普通逻辑的,也一定违背辩证逻辑,凡是符合辩证逻辑的,也一定符合普通逻辑。”(《马佩文集》第533页)这义做何解释呢?
不按“游戏规则”讲逻辑是难以让人折服的。我们看到,马先生在讲传统逻辑时,已不断违反“游戏规则’:。比如他要“修正”三段论规则,但他给出的欧拉图解,却是残缺不全的(《马佩文集》代序部分第16页,第59-70页;1962年-2003年)。比如他说全称肯定命题的谓项可以周延(《马佩文集》代序部分第15页,第71—75页;1963-2003年)。比如他“否定了把演绎推论和必然性推论等同起来的观点”,混淆“必然地推出”与“必然判断的结论”,即混淆“必然地推理”与“必然性结论”的原则区别,从根本上模糊了演绎推理的本质《<马佩文集》“代序”部分第16页,第59~70页,第81~82页:1962年~2003年)。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主流思想为形式逻辑平反后,依据苏怜的提法,把形式逻辑的作用限制于思维(或初级思维、普通思维), 并画下了一条底线:如果把形式逻辑规律说成事物规律,就是形而上学。此后,中国许多逻辑学家把同一律等局限为思维规律,而讳言在传统逻辑里思维规律也是事物规律,讳言事物的同一决定了思维的同一,思维的同一反映了事物的同一。进一步,不少人煞费苦心地原创出一个'客观基础”论来,说同一律等是有客观基础的,以免陷入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的两难境地。至于什么是形式逻辑的客观基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真是天下本无事,何必自扰之啊!当时,周谷城先生意识到了中国主流思想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陷阱:客观世界是辩证的,思维(或初级思维、普通思维却是形式逻辑的:而服从形式逻辑的思维可以正确反映辩证的客观世界)。笔者估计马佩先生至今也不愿承认同一律等思维规律也是事物规律,这就是他为什么要把传统逻辑同一律的公式“A是A”“修正”为'A(思想)是A(思想)”的内在原因。今天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申明:逻辑规律是事物规律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说,逻辑规律也是事物规律。如果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应该承认逻辑规律首先是事物规律,然后才是思维规律。当然,这里所谓“思维规律”,是指推理形式的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与Barbara一样,都是关于推理形式的规律。至于'充足理由律”,笔者认为是一句伟大的废话。因为它没用,故不为现代逻辑所取。
在本文结束之际,笔者想赘言几句的是:本文对金顺福先生主编的《辩证逻辑》同样提出了批评,明眼人一看便知。马先生不断挑战逻辑的'游戏规则”,金先生则极力回避逻辑的“游戏规则”。马先生的辩证逻辑、金先生的辩证逻辑,走的是不同的路,但殊途同归,归于那些在笔者看来根本有问题的、似是而非的'道”。
诸葛殷同:中国逻辑学会理事、全国形式逻辑研究会秘书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