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80 5
2009-11-30
据说岭南蕉农们已经把香蕉卖到两毛一斤了,如此贱卖,简直是暴殄天物。可蕉农们还振振有词,什么孩子要读书、全家要吃饭都成了他们贱卖的借口,没准下次他们还整出个夜生活太单调的理由来。我看蕉农们脑子都集体进水了,看问题太肤浅,理论联系不上实际,难怪日夜操劳种出的香蕉卖不出去,只能喂猪喂鱼。
  
  问题很简单,事实很清楚。不管岭南蕉农种的香蕉是加长型还是巨无霸型,都要运到外地才能卖个好价钱吧?本地姜不辣,本地蕉也不香。香蕉不能空运,只听过发改尾打飞机,没听过香蕉坐飞机,折腾不起。铁路运输,周期太长。曾经有北方女孩初次来南方,好奇的问我:你们这里的香蕉怎么都是黄色的?她见过的全是黑色的。香蕉不好保鲜,往往从起梅花点到烂掉只需要两天时间,所以遥远的北方女孩能见到黑色的岭南香蕉,也算是一种前世修来的缘分了。
  
  目前香蕉最有效的运输方式,应该是汽车长途运输。自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后,岭南蕉农们的日子的确好过了一些,蕉贩们日夜兼程,将香蕉送到千里之外的爱蕉之人口中。异地人们也习惯了物美价廉的岭南香蕉,早早期待着香蕉上市的季节,只等香蕉运到,齐齐大快朵颐。这种周瑜打黄盖的买卖,滋生了一个新兴的香蕉消费市场,既拉动内需,又使各方面内分泌平衡,皆大欢喜。
  
  可是,这种异地吃香蕉的欲望却被无情剥夺了。首先国内油价疯狂上涨,公路运输费用大增。脆弱的香蕉经济遭遇了金融危机,异地的香蕉爱好者们纷纷变成了卡奴、车奴、房奴,练摊的练摊,挖宝的挖宝,纷纷缩减了吃香蕉的运算,从一日数蕉锐变为数日一蕉。香蕉比不得夏威夷木瓜可炖燕窝鱼翅,达官贵人们看不上这点玩意,更比不得“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荔枝,可以作为贡品赠送友邦。所以,香蕉尴尬的外形决定了它尴尬的地位,虽然得到屁民热烈追捧,却是不得长久的。
  
  关于香蕉的话题总是让人兴奋。伟大善良的岭南蕉农们,让某些部门轻而易举找到了我国没有通胀的证据,这是典型的舍小家为国家。从香蕉的身上,某些部门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只要农产品不上涨,房价、油价、原材料上涨都不是通胀,泡沫是不存在的,“杯具”更不可能上演,只要坚持一贯正确的思想,多吃蕉,勤吃蕉,就能保持鸡的屁高速稳腚增长,实现大国撅起的梦想。如果有来生,请不要生在这里,如果不幸生在这里,请不要做蕉农。
  
  岭南蕉农们的香蕉没了,以后,该轮到谁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1-30 22:56:36
市场意识还是需要提高,环节利润太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23:02:18
说得太好了,经典
2毛钱的香蕉成了结构性通膨的证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23:04:58
没办法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23:07:04
很有意思,也反映了一些问题。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30 23:21:49
国内商品流通环节太多,本来可以一步到位的事硬要分给几个人干,没办法,要解决就业和税收问题,交易成本也就不断上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