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57 3
2009-12-01
2009年12月01日 12: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1日电 台湾《旺报》1日刊文说,大陆多地的大蒜价格翻涨。调查发现,这背后有游资炒作。就大蒜疯涨问题看,及时理顺农产品市场无疑很有必要,但如果一再回避日渐庞大的社会游资,不能为其创造更广泛自由的投资空间,难免不会出现下一个大蒜式炮灰,也难免不会出现抗甲流类似勾人眼球的离奇噱头。

  文章摘编如下:
  从今年春节到现在,10个月不到,大蒜价格翻了几十倍。有记者调查发现,大蒜价格的上涨不仅因种植面积减少和甲流疫情蔓延,更在于背后有游资炒作。有消息称,目前有5000万元温州游资进入到了北方大蒜市场,同时山西煤老板的资金也不断涌入。有新闻更称,“装卸工炒成了百万富翁”。个中到底有多少噱头意味姑且不问,但可肯定的是,最应受益的蒜农实则收获不多。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无疑是最叫人揪心之处。
  蒜价暴涨非因甲流
  许多新闻均提及,此轮蒜价暴涨,是因为美国媒体和卫生部门向民众推荐的防甲流增强免疫力食品中包括大蒜。就此问题,包括钟南山在内的许多专家均出面辟谣,“吃大蒜防甲流证据不足”。不过,“证据不足”既非对大蒜抗甲流功效的肯定也非否认。在甲流感肆虐之际,公众心态是宁可信其有。况且,在甲流感来袭前,各类书籍对食用大蒜的益处多有提及。
  有趣的是,在德国的“吃走甲流”柜台,不仅大蒜名列其中,还包括绿茶、柠檬、醋、洋葱、酸奶等。虽然商家也拿抗甲流作为促销噱头,大蒜价格爆炒的烽火却只在产蒜大国的中国大陆燃起。
  实际上,今年前九个月的统计资料显示,大蒜出口量增长仅1%左右,出口量不算大增,反而是出口单价和出口金额增长了20几个百分点。国际需求并未明显增加,大陆固然到处充斥大蒜价格暴涨的消息,倒很少见到有消费者疯抢大蒜的新闻。这么看来,此轮大蒜价格疯涨,与前些年爆炒普洱茶有着惊人的类似。普洱茶当初也曾被赋予这样或那样的概念噱头,结果短时间内价格上涨之后,便是狂跌与混乱,既导致一批炒作者血本无归,更令茶农神伤。
  近年来房价、煤矿等受到市场爆炒,而温州游资和山西老板屡屡被舆论有意无意地塑造为凶神恶煞,很少有人着眼市场发展远景去思考游资问题。当一种商品价格迅速爬升后,我们总是习惯从炒作噱头中寻找原因,借行政力量之手严加管控。所谓的纾解之道常常是市场炒什么就发展什么,结果赶跑了游资,但也打破了市场的供需平衡,埋下后患。
  疏导游资乃是关键
  就大蒜疯涨问题来看,及时理顺农产品市场无疑很有必要,但如果一再回避日渐庞大的社会游资,不能为其创造更广泛自由的投资空间,难免不会出现下一个大蒜式炮灰,也难免不会出现抗甲流类似勾人眼球的离奇噱头。最终受伤的也不仅仅是炒作者自身,还会有更多的“蒜农”。(禾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1 12:44:25
建议刑法恢复“投机倒把”罪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1 13:05:05
最后一句才是关键 如何引导游资。或者说民间(浙商温州人)有这些钱却花不出去。也是国进民退的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 20:17:58
这些游资到处兴风作浪是因为我国的投资环境太差了,做实体经济太辛苦,吃拿卡要太严重,让你累的喘不过来气还赚不到钱,只能到处炒了。
幸亏大蒜、辣椒太贵我可以不吃,要是小麦、大米太贵我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