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王志成2010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决定生产某种产品时,首先要参考这种产品已有的型号和价格。
    如果生产的是相同的产品,计算出的“生产价格”不大于市场价格,去掉税费还有利润可赚,且有足够多的需求量,那才有可能去生产。
    如果生产的是新产品,那首先要考虑需求量的问题。需求强劲,不论所谓的“生产价格”高低与否都会有人愿意出高价去购买。例如,在鼠标刚发明时,一只要1万美元——那还供不应求。
    因此说,生产和需求是时时刻刻都分不开的。作为研究价格的决定问题,当然也离不开这两方面的主要因素。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4598&page=11
1 很赞成王兄是从企业(而不是个别人)的角度来考虑价格的形成。
2 很赞成王兄认为企业在正常情况下是参考既定的市场价格来确定产品价格。
3 很赞成王兄认为只要新产品需求强劲,“都会有人愿意出高价去购买”。——对此我有两个补充意见。
第一个意见是:新产品通常有很多前期投入,诸如科研设计,工艺改进,以及设备更新等等,从而事实上加大了新产品的劳动投入。所以在一定期限内,新产品的货币价格可以大大超出实际的生产价格。
第二个意见是:当供需关系发生显著改变时,产品的货币价格也会显著偏离产品的生产价格。但与新产品的情况有所不同,这种偏差不是因为加大了产品的“前期”投入,而是因为加大了产品的“后期”投入。
结论:1 产品的生产价格是由其中的(个体)劳动时间确定的。——所以劳动论应该是价格的基础。
1 供需关系的变动会导致产品的货币价格围绕其生产价格上下浮动。——所以效用论也有一定道理。
希望王兄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