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81 0
2009-12-02
对于chalihe关于《中国经济正在措施死而复生的良机》一文,我很佩服他的分析,里面运用了很多经济学的知识来分析当前的房价问题以及经济发展问题。可是真的是GDP主导的一切吗?不然,真正原因还是要归到《政治经济学》上的物质资料所有权与我国经济体制的问题。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我们政府在发展中不断提出的话,这是就证明我们的体制存在问题。改革开放30年的确让我们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是改革开放中实行的一些政策、方法在今天看来却是片面的、狭隘的,例子就不再举了。今天,我们80后的确买不起房子了,靠现在的工资估计40年后才能买得起现在的卖的房子。
         房地产市场推动的GDP的提高,政府追求GDP也引起了房价上涨。开发商是唯利是图,房地产是有很高的利润空间、存在泡沫,老百姓是买不起房子,我们的地方政府难道不知道吗?知道,他们比谁都知道,因为统计局的分析数据会第一时间送到他们的办公桌上。但为什么房价还是不断上涨?
         我们要认清中国有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土地政策,土地国有,说得直白些也就是政府拥有—政府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地主”。大家可以上网看一看,北京和上海以及各市各地的新“地王”毛价是一平米多少钱,开发商花多少钱拍下地的?大家也可以看看拍下地的是哪家企业?结果是不是很吃惊,北京“地王”的毛地高达3万多/平方米,试问,盖起楼来会卖到多少钱?成本高了,房价自然上涨,试问谁推动成本升高的?大家可以看到,拍下好地段的是不是大多是国企?中粮、中远、中石化、中建筑等等做实体经济的大国企也来分羹房地产的暴利,连万科都惊叹自己几乎拍不到地了。如国企加入,房地产的开发商们也竞争惨烈啊,但是国企很有钱,也能从银行借贷那些民企可望不可及的资本还可将还贷时间往后延推,不怕房子盖不上档次、盖不高级、不稀罕小户型、就瞄准有钱人。国企加入不但没让房价下跌,而且房价依然以比芝麻开花还猛的劲头不断上窜。(话说国企开发副业以至于国企更可以跻身进入世界500强了)。
        政府对房价上涨“纵容”或“助长”原因,为追求短期的GDP是其中一个。但是卖地、地价的抬升可以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可以为地方的发展规划筹集经费。有了钱能从更多老百姓手里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卖更贵的地,再赚更多的钱(你住平房、四合院太浪费地,我给你盖楼,建筑面积可以更大,可以卖更多房子,使地价成倍的翻)。地方政府有了钱,可以盖更漂亮的校舍、可以修建漂亮的广场、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可以提高市地公务员、事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可以提高本地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水平,可以发展文化品牌和旅游业,进一步带动本地的商业繁荣。(当然也有可能把自己的办公大楼改成山寨白宫,为本单位买更好的车,提高接待费等。)一方面推动了地方的城市化发展,同时可以扶持本地经济实现GDP的长远增长,也能增加地方税收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当地的就业。
         这就是我国政府对地方政府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默认的发展模式,地方政府也是这么做的,也遵循着市场的主体原则。但是再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腐败问题或者不可控的因素,使得理想很美好,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举例不可控的因素:地方官员的变动,可能这任官员规划好了,但是在任期内只是实现了1/3的计划。下一任官员来了,又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改变计划和发展方向,于是上任所花费的经费便打水漂,计划也变成烂尾工程了。)
         所以房价上涨的真正推手是政府,推动GDP的政绩只是一个原因,更多的原因是取代地方政府伸手要钱的模式以便最大化增加的收入,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实现地方就业问题等,而且还能养活包括官员自己及亲友在内的一大堆吃公家饭的活人。
         房价上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买方市场巨大的需求力量推动的。大家要注意一个问题,到底是谁买不起房子?政府比我们更清楚,大多是那些成年的80后及即将成年的90后,还可以算上那些在大城市混的70后(当然还有小部分是城市低保或低收入家庭在原来小面积住房被征回的情况下的确买不上大面积的楼房)。开发商很明白,这些高学历的70、80、90后未来的路还很长,了解并习惯西方的贷款融资模式,为了留在大城市生存,为了结婚娶老婆,家里有点钱的不得不向老子伸手要钱,靠两代甚至三代人的打拼买“未来”的房子。所以房价再高你也会想方设法买。而在大中城市的已婚农民工在农村是有房子的,他们在15、6岁时便得到村里分配的宅基地,成年时只要花上几万块就能盖上大房子娶媳妇结婚;但是现在在农村靠种地无以为生,当地县城、小城市的制造业发展有限,只能到大中城市打工维生,他们也有在大城市生活买房子的理想。试问买方需求力量那么大,供给远远<需求,房价可能降吗?符合市场供需原理吗?何况即使没有房子的我们并没有露宿街头,只是没有中国人传统观念上的宽敞明亮属于自己的大房子,而我们却拥有强大的购买欲望,即使不是现在的购买者也是潜在的购买者,所以开发商和政府不怕你现在在大中城市里买不买得起自己的房子,而在乎你买不买房子。
          中国的房地产作为调节中国经济的杠杆之一,是我国所特有的现象,原因在于真正的“地主”是政府。房价上涨对老百姓来说确实没什么直接利益,但是政府目前并不希望房价下行。chalihe也提到了,我国现在内需不足,是供>需。一味扩大制造业或实体经济没有任何作用,所以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制造业的技术、质量升级,而不是制造企业越多越好。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发展第三产业,靠商业、服务业的繁荣来吸收劳动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大中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导致买方压力空前上涨。而小城市的发展又趋于缓慢,急需完善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进行广泛的招商引资并吸引人才,带动当地的发展和就业。于是政府为获得高额财政收入高价卖地;买方市场巨大,让唯利是图的开发商们高抬房价。  
         房价上涨,GDP是惹了祸,可并不全是GDP的错。房价上涨导致实体企业减少缺乏依据,因为房地产市场不是一般的实体企业能投资起的。实体企业减少的大多数原因是产业结构的问题,是市场供大于需的问题,是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低下的问题。关键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企业扭转增长方式和方法。而现在解决失业问题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减少大城市的竞争压力和高负荷运转。
          郎教授说过,美国政府救市为什么把钱给华尔街,不给别克、不给克莱斯勒的实体制造业,却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破产?因为金融具有杠杆作用,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融放资等手段带动多个行业的发展,而汽车制造业在美国已经饱和了,即使今天救了他们,明天依旧是死。
         我也抱怨房价上涨,我也是买不起房子的愤青。我只是想说,政府现在是不会抑制房价的,因为他们也是房价上涨的推手和受益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