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728 1
2018-04-28
货币基金能否继续使用摊余成本法?
2018年04月28日 15:45 来源于 财新网 | 标签:资管新规
不会“一刀切”要求所有货币基金均使用市值法,大部分货币基金仍然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相关监管部门近期或将对此作出解释说明

    资管新规终于落地,市值化管理是明确的鼓励方向,也允许有条件地使用摊余成本法。但对于近8万亿元货币基金未来是否还可继续使用摊余成本法,文件的表述却并不明确。

  【财新网】(记者 张榆 吴红毓然)资管新规终于落地,市值化管理是明确的鼓励方向,也允许有条件地使用摊余成本法。但对于近8万亿元货币基金未来是否还可继续使用摊余成本法,文件的表述却并不明确。

  对此,有接近监管人士向财新记者表示,虽然货币基金市值化管理是未来监管鼓励的方向,但并不会“一刀切”要求所有货币基金均使用市值法,大部分货币基金仍然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只有很少部分不适合。

  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正式出炉,要求资管产品投资的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

  对货币基金估值方式有影响的,是资管新规对于摊余成本法的使用条件的表述。相较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对可以使用摊余成本的情形做出规定,首先是要求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其次有两个附加条件,一是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二是所投金融资产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或者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也不能采用估值技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

  显然,大多数货币基金并不满足“封闭式产品”的前提,因此对于未来货币基金到底应该如何估值,市场人士疑惑较多。

  有基金公司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未来货币基金如果统一采取市值法,影响太大,预计监管不会一棍子打死;并且新规中并未提及开放式产品的估值要求,因此预计也是给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都预留了口子。

  这一推测与监管部门的考虑相符。据财新记者了解,在制定资管新规的过程中,考虑到证监会对货币基金采用摊余成本法有明确的规定,且仍然有效,因此《指导意见》未再单独规定;证监会近期或将对此作出解释说明,明确未来货币基金仍可以选择使用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

  但资管新规估值方法上作出让步的同时,也留有一定的防范措施,即设定了偏离度指标,当金融机构前期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加权平均价格与资产管理产品实际兑付时金融资产的价值的偏离度达到5%或以上的产品数,超过所发行产品总数的5%,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的资产管理产品。

  事实上,在资管新规前,对于货币基金估值方式的讨论也一直存在。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底流动性持续紧张下,部分货币基金遭遇巨额赎回,出现负偏离,即基金资产组合的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法存在争议的最重要原因是,在极端市场行情下,有加剧踩踏风险的可能性。摊余成本法下,一旦出现连续大额赎回,基金经理将不得不卖出原先可能计划持有到期的债券,并且在市场向下调整时,卖出价格比原先计入资产估值的价值低,卖出操作锁定的亏损将直接体现在当日的基金收益率中,这也意味着后离场的资金将受到更多损失。

  “谁都害怕会成为最后一个跑出来的,也就可能引起踩踏了。”一位基金公司高层向财新记者表示。

  证监会已经采取了一些防范控制风险。2016年2月开始实施的《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当负偏离度绝对值达到0.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使用风险准备金或者固有资金弥补潜在资产损失,将负偏离度绝对值控制在0.5%以内;目前监管要求的负偏离度已缩小至0.25%。

  此外,在去年10月正式实行的《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中也明确,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该基金管理人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 200 倍。

  作为鼓励方向,部分基金公司已率先申报市值法货币基金。根据证监会网站数据,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中融基金均已申请设立市值法货币基金,目前均在第一次反馈流程中。

  但市值法是否完全合理?一位基金公司督察长向财新记者表示,货币基金所披露数据和一般的公募基金不同,每日披露的是万份收益,即投资1万元当日获利的金额,以及7日年化收益率,涨跌体现在所持份额的增加而非净值中;而普通公募基金公布的则是净值,即单位份额的价值,投资人所持份额不变,每份额价值会改变。

  如果货币基金采用市价估值,由于市场经常发生上下波动,将每一日的收益率年化后,投资人往往无法理解。比如在市场行情非常好的时候,T日资产发生0.3%甚至更高的收益,年化后收益率为109.5%,普通投资人容易产生误解。

  此外,货币基金持有的债券资产流动性较高,且持有到期的可能性非常高。即使市场价格不断波动,只要将资产持有到期就不会发生亏损,并且流动性越高的资产,变现时与市场价格差距越小。因此,如果没有发生连续大额赎回导致基金经理提前卖出即将到期资产,实际上市场上资产的价格变动,并不会最终影响到货币基金到期持有收益。

  有基金分析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目前在成熟的海外市场,使用摊余成本法的货币基金仍为大多数,少部分采用市值法。在国内市场中,在确定性和波动性的权衡下,最重要的是能够产生收益,而货币基金的市值波动会增加投资者对收益的不确定性却不会增强收益,因此虽然市值法货币基金也是一种趋势,但在国内的推行也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长期看,缓解货币基金风险还是要靠利率市场化。北京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赵鹞在财新网撰文指出,在市场化利率下,银行存款的利率将恢复到市场均衡水平,货币市场基金的套利空间缩窄,其快速膨胀的势头将减缓,这种影子银行存款对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影响自然就得到了控制。这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和市场机构按照中央确定的“健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双支柱监管框架”总体要求,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金融监管改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4-28 18:21:14
Thanks a lot for your kind 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