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偶发现,人民币升值问题仍然引起了一系列的困惑。实则是基础掌握之不扎实所致。。特发此文。文章太长,转载。支持的兄弟们请顶一下。
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看分外汇储备的戏剧性
刘纪鹏
听到张维迎教授要分外汇储备“藏富于民”的主张,以为是在开玩笑。但两位与会者说:“这回真的不是开玩笑,不仅有定性还有定量,即1万亿外汇储备折合人民币7万亿,加上40%的国有股,折合人民币6万亿,合计13万亿,13亿人每人一万元。其中农村人两份,城里人一份。”据说,就这一方案,张维迎教授还和高西庆教授争论的很激烈。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分”的主张,得到了近80%网民支持。
其实,讨论这一问题的关键,不是外汇储备该不该分,而是能不能分?
2万亿外汇储备是当今国人心中一道隐隐的痛。从某种意义上讲,面对美国持续恶化的金融危机,中国最大的风险就在与此。而面对这一风险,大多数人对其资产属性、构成和风险并不太清楚。这两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实在太快了,眼睛一闭一睁,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日本、俄罗斯、台湾、香港、韩国、印度的总和,并成了拥有美国外债1/3的第一大债权人。显然,热议外汇储备,既有现实性又有必要性。
其实弄清外汇储备能不能分的前提,先要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分析起。在市场经济下,不管是央行还是财政部,也不管是企业还是有住房按揭和信用卡的个人,其实都存在着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是资产(Assets)占用,是由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右边则是资金来源,是由负债(Liabilities)和自有资本(Equity)构成,其中负债形成的是债务性资产,自有资本则是权益性资产,二者构成了总资产。换句话说,资产等于负债加自有资本。而自有资本又叫做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或净资产,而负债则是他人权益(资本)。以商业银行为例,我国商业性银行的总资产高达60万亿,但法律上规定它的资本充足率,也就是权益性资产,只需要达到8%,也就是4.8万亿就能开张了,而其他的55万亿,则都属于债务性资产,主要来源是储蓄者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