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个词炒作的很厉害,“蚁族”“蜗居”。“蚁族”主要描写城市大学生低收入群体,“蜗居”是描述买不起房的人住在很小的居所里。两个词都是通过两本小说《蚁族》《蜗居》被人关注的,《蜗居》还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蚁族也引起一些学者的专门研究。 一些御用文人高唱中国多么和谐,没有贫民窟,“蚁族”“蜗居”狠狠煽了他们一巴掌,给予他们有利的反击。中国不仅不是没有贫民窟,而且是高等教育群体贫民窟,而国外贫民窟住的是文化层次低的贫民。
自己曾经从学校进入“蚁族”,而又从“蚁族”回到学校,毕业后是否会又会进入“蚁族”?是否将来会成为“蜗居”?答案是有相当大的可能。身边工作的同学和朋友除了家里关系比较硬的都正处于“蜗居”“蚁族”状态,心里充满无限的惆怅,想起杜甫的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难道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吗?难道是我们大学没有奋斗吗?难道这就是因为我们80后是堕落的一代、毁掉的一代,这是我们的报应和归宿吗?
如果少部分人处于“蚁族”“蜗居”状态,大部分人过的很好,可以认为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不够奋斗,但多数人这样这就是国家体制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当我们毕业的时候面对的就是不能维持生活的工资甚至失业,我们能够怎么办?
为了减少更多的大学生进入“蚁族”“蜗居”状态,相关部门应该减少大学生的招生,改变大学教育结构,对大学教育内容进行改革,使得大学生能够学到实用的东西。然而当前相关部门饮鸩止渴,为了减少大学生失业,对研究生扩招,等硕士和博士毕业以后怎么办他们没有考虑,那是下一届领导的事。
我们房子在哪里?也许是个梦。但无论这样,抱怨和感慨过后,我们仍然需要奋斗。无论我们最后能不能实现梦想,只要奋斗了就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