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88 1
2009-12-03
分析:中国缘何不愿重蹈日本汇率覆辙 英国《金融时报》 艾伦•贝蒂 2009-12-02
自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之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崩溃以来,全球在协同经济方面所做的尝试中,最引人瞩目的一些举措都涉及稳定主要货币汇率。但这些临时举措的结果好坏参半,使得中国等不太情愿的国家有理由不再重新尝试。这意味着,就目前而言,20国集团(G20)哪怕只是试着与其前身五国集团(G5)或七国集团(G7)所扮演的角色相匹敌,也将十分困难。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一些欧洲国家试图以一种“蛇形浮动”(currency snake)机制来管理彼此之间的汇率,这个名字让人浮想联翩。这种机制逐渐强化,形成一种更为正式的固定价值体系,并最终促成了欧元的诞生。
不过,欧元区之外,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则上下波动,有时甚至非常剧烈。比如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及货币动荡,加之反复无常的油价,推动汇率来回波动。
日本是亚洲最早的出口大国之一,其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引发了美国对于货币估值有失公允的担忧。
在1985年的广场协定(Plaza Accord)和1987年的卢浮宫协定(Louvre Accord)中,G5 (后来是G7)成员国政府先是同意让美元贬值,后来又决定稳定美元汇率,希望以此减少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尤其是对日本的赤字。尽管美元的确出现了贬值,但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依然存在。此外,日本国内则指责这种做法助长了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金融及房地产泡沫,因为为了抵消日元不断升值的效应,政府不得不放松货币政策。
20年之后,一些人正力图让上世纪80年代的影片重演,由中国扮演日本的角色,而G7则由G20来取代。“一定的国际协作,将有助于确保汇率在恢复全球经济平衡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首席经济学家杰拉德•莱昂斯(Gerard Lyons)表示。
但是中国似乎不愿从命。11月3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明确表示,欧洲向北京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努力,不会比美国的努力更有效。“在中国有这样一种看法,即上世纪80年代日元的升值,终结了日本的经济奇迹,”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政治经济学专家马克•曼格(Mark Manger)表示。“因此他们非常不愿意重蹈覆辙。”
译者/何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3 14:19:41
文中说“尽管美元的确出现了贬值,但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依然存在。此外,日本国内则指责这种做法助长了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金融及房地产泡沫,因为为了抵消日元不断升值的效应,政府不得不放松货币政策。”

我不太明白,有明白的给解释一下,主要有下面问题:

1. 为什么“为了抵消日元不断升值的效应,政府不得不放松货币政策”?如果说是因为日元升值使日本出口受阻,为什么又说“尽管美元的确出现了贬值,但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依然存在”?

2. 本来让日元升值是为了减少贸易的不平衡,是不是日本政府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日元升值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造成了资产泡沫?

3. 如果日本央行当时不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是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来缓解升值对内需的压力,情况会不会有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