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2150 5
2018-05-02
这本书用其价值理论的数学模型完整的推导出了边际价值和价格的数学关系,最终用数学得出一件商品的价格是可以任意的这一结论。
       此书的理论能完美解释房价为何这么高,水为何可以这么廉价;同时也能用此书宏观理论中的理想货币模型解释美联储加息和美元贬值的联动性,这本书以人所处的“环境整体”作为价值判定的依据,由此衍生出边际价值等概念(此概念最终导致边际价值和价格具有了严格的数学上的逻辑关系),通过对交易和欠条的研究使得一个人的经济学得以过渡到多个人的经济学,并着重论述了交易成本。这些相互独立又具备承接性的观点总体上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如果需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微观经济学,那么微观经济学就是从“经济体自身的角度”看待价值、提升价值的经济学;此书的宏观经济学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以观察欠条为观察对象,强调的是观察者对赋予经济体的一些概念在把经济体总体作为整体看待时需确保某些概念的量在整体上能够具备守恒、相互关系上能够维持平衡这样的理念,其理论实质就是一套用此宏观理念构造的分析方法,并在此理念下着重讨论了货币和银行,在宏观的角度对“利息”做出了严格的定义。就整体而言本书以其构造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尽可能在整体框架上反映出“应该如何看待和分析经济”
      豆瓣: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622137/?qq-pf-to=pcqq.c2c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5-3 11:24:48
谢谢推荐,回头学习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3 17:59:50
这本书特别适合对经济学有研究又要写论文的朋友,因为很多观点比较新颖,在论证价值和边际价值的一致性,以及边际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时主要采用了集合代数,并相应讨论了基本的数学理念和科学哲学。在思维模式上比较适合物理理解能力好的人(当然不要求物理知识多么好,思维方式上对于物理学一类的理解能力好就行,科学哲学的很多东西其实就是对物体的道理的理解方式)。
       此书的分析核心是欠条,欠条不仅仅是货币,所有的商品都是欠条,因为作为交换的商品其价值的认可来源于另一方的认可性。微观经济学就是价值的经济学;而宏观经济学采用整体平衡的分析方式,基本出发点就是类似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力定理的思维方式,作为欠条必然是成对出现的,欠条失去提供者和接收者的任何一方都使得欠条失去意义。由此思维方式扩展到对货币和银行的讨论,整个宏观经济学就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对观察欠条进行整体均衡分析和状态描述的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5 23:08:06
前言

       我时常好奇,这个世界涌现了那么多天才的物理学家,却鲜有能够把经济学真正理论化的经济学家;我也始终觉得,如果这些天才的物理学家能够把兴趣转移到经济学上,经济学也不会是今天这个面貌。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以往的经济学理论最大的成就是在问题处理上引进了“边际分析”的方法,在理念上提出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但是就整体而言传统的经济学更像是多种观点的汇集而不是一门系统化的理论,并且常常是微观、宏观混为一谈,以至于到底能否在理论上区分这二者都成了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区分那又何必提出两种理念的经济学呢?
      相比较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经济学之所以如此混乱或者失败,其最大的原因是作为人,自身既是经济的参与者又是经济的观察者,身在其中而往往被自身的“经验感受”所迷惑。我们的概念与概念体系之所以能够得到承认,其唯一理由在于它们代表的是我们经验的复合,但是这种经验未必是可以作为直接的假设(理论基础设定),特别是当一个理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其假设和直观的经验看起来显得极为风马牛不相及时,经验本身反而会使我们自己更为迷惑。比如时间的概念,你一旦想深入挖掘就会非常困惑,经济学如此,物理学亦然如此。就算不讨论时间本身,讨论和时间相关的一些概念就会发现纵然是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或者模型都会因为忽视时间而变得自身矛盾或者做一些毫无必要的设定。前段时间,在我研究经济学宏观问题时,突然间意识到物理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模型,其概念设定是错误的,至少是在误导力学分析本身,这个模型就是我们熟知的“刚体(Rigid body)”。《大学物理手册》对刚体的定义是:“物体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在外力作用下始终保持不变,从而使其大小与形状都保持不变的物体。”这样的描述从经验感受角度定义了物体的一种理想模型,强调了刚体“绝对的硬”,但这个刚体定义并不能清晰的在逻辑上展示出其想表达的理论意义,因为此理想模型的这些假定并不能直接说明或导出在力学分析中刚体的本质力学特性是“瞬时传力构件”这一结论。在静力学分析中现实的一个已经受力变形的物体本身已经不可能变形了,这一状态本身就是理想刚体,但受力不变形并不能得出“能够传导力”这样的结论,而“瞬时传力”的特性必然导致物体“绝对的硬”。人们在力学分析中往往会无意识的由经验引入了某些假定,由于这些假定没有被明确的意识到,对他们来说这些假定不是边际的;但对于理论本身和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研究者来说明确刚体“瞬时传力”这一特性却是必要的,且这些“假定的特性”成了边际本身,这些“边际特性”才真正定义了所谓的“刚体”,体现了刚体力学性质真正的理论含义。这些本质含义主要由两个假设组成:其一是这个物体具备特定的空间形态,这一空间确定了力能够作用的空间范围,并且力能在此空间范围内按力学的几何法则传导、分解和合成力;其二是这个物体(这个空间内)对力的传导、分解和合成是瞬时的,即力的传导速度无限大,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假设;如果需要在运动学中考虑刚体的质量问题,那么就需要假定刚体内部质量的空间分布相对其几何外形是固定不变的,而这一条可以依据前面两条通过附加额外的力的形式来达到相同的力学效果。这才是刚体模型应该具有的物理性质设定,而不是从“硬”这种经验感受反过来定义刚体,并且对于这二个假定的性质是无法做出进一步解释的,“日常经验的直观感受”和“时间概念”在此迷惑了人们。这里应用到了“边际”的概念,“边际”的意义不是本“序”应该讨论的内容,对于熟悉经济学的人自然是熟悉这个概念的。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边际”的概念同样适合自然科学的研究,因为如果不是边际的话我们就需要进一步讨论空间的相对性(时间在这里被瞬时概念绝对化了)和其它可能的一些隐含的假设问题,那样就没完没了了;相对应的,自然科学中很多科学哲学的思维方式也依然是适合经济学的研究,并且是理论化经济学的重要思想源泉,他们是相通的。
       经济学体系自身的混乱对于学习经济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创造者来说却未必是件坏事,因为混乱在某种程度意味着有更多创新或突破的机会,这种机会都在此书新颖的观点中得以体现。这本书融合了我十多年来研究经济学的绝大部分成果,从开始被迫对“价值”进行探索时,我就逐渐意识到这本书要有价值就必须对整个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进行全面的重新构造,否则作为理论基础的价值概念本身也将沦为零星的一种观点,不能体现其应有的学术潜力,并且在吸收原有的经济学成果时亦采纳了大量物理学理论的思维和方法,即科学哲学的思想,强调的是理论化的经济学,而非传统概念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理论,因而从新创造一整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成了创作本书的目的。这本书以人所处的“环境整体”作为价值判定的依据,由此衍生出边际价值等概念(此概念最终导致边际价值和价格具有了严格的数学上的逻辑关系),通过对交易和欠条的研究使得一个人的经济学得以过渡到多个人的经济学,并着重论述了交易成本。这些相互独立又具备承接性的观点总体上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如果需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微观经济学,那么微观经济学就是从“经济体自身的角度”看待价值、提升价值的经济学;本书的宏观经济学是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观察者对赋予经济体的一些概念在把经济体总体作为整体看待时需确保某些概念的量在整体上能够具备守恒、相互关系上能够维持平衡这样的理念,其理论实质就是一套用此宏观理念构造的分析方法,并在此理念下着重讨论了货币和银行,在宏观的角度对“利息”做出了严格的定义。就整体而言本书以其构造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尽可能在整体框架上反映出“应该如何看待和分析经济”。至于“经济应该怎样”不是本书的侧重点,这一命题在微观层面就是经济体需要如何提升自己所处的环境价值,无论是个体间的博弈还是科学技术的提升等等都是为了提升经济体自身的环境价值,在宏观层面本书如要深入这个话题似乎需要从类似“效率”“均衡”这种角度入手。
       本书的经济学作为一种理论化的经济学,应该尽可能的体现“纯经济”的东西,并需面对各种各样已经存在的现实世界(包含已经存在的政治形态),需尽可能的避免价值观的倾向性,否则命名为“政治经济学”或其他“具体化的名字”或许更为妥当。当然,本质上经济关系是政治的一种体现或者表达,比如“市场经济”与“垄断经济”,现实的世界是市场无处不在,垄断亦无处不在,本质是买卖双方的政治均衡能否维持、是否维持、如何维持的问题,如果将科斯(Ronald Harry Coase)理念进行扩展理解,这些政治状态的现实形式就类同于产权的初始分配。
经济学家天天讲“泡沫”,而当代经济学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泡沫”,对 “泡沫”的不满促成了我对经济学的研究。写这本书完全是基于一种使命感或兴趣使然,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报废的成型文字总量和这本书现在确定采用的文字总量基本对等,期间夹杂着各种观点的斗争,也夹杂着概念的混淆,而其中最容易使人迷惑的是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和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经常交织在一起。目前看来能够成就此书实属偶然,其中的一些观点能够形成也确实靠着相当的运气,但愿这些运气能够成为经济学界的运气,从而也可促使我继续对经济学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5-10 10:31:00
《物理学视域下的经济学思考》之价值、边际价值和价格
附件列表

物理学视域下的经济学思考.pdf

大小:23.19 MB

只需: 2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6-7 09:12:59
关于经济学研究思想方法、方式的论述,要求读者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科学哲学素养。
附件列表

绪论.rar

大小:2.97 MB

只需: 1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关于经济学研究思想方法、方式的论述

本附件包括:

  • 绪论.pd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